分享

何以中国 穿越中华文明之星汉灿烂

作者:执行策划/陈昊晴
健康生活 2022-12-09 10:15:41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让我们跟随探源工程的脚步,探访都邑性遗址浙江良渚、山西陶寺、河南二里头,感悟中华文明之江河奔涌浩荡。

 

捕获.PNG

莫角山宫殿区(摄影/盛淑彦)

走进良渚,探5000年前华夏文明之开端

推荐人/李寒雨

我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位鼻梁上架着厚厚镜片的考古学家,未料梦想也随血脉“传承”到儿子身上,他对考古和历史的兴趣分外浓厚,时常会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比如“五千年前的我们是什么样子”,我难以回答,却知道有一个地方能帮我回答,那便是良渚。

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凤都路,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良渚文化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良渚的池中寺粮仓,因其别出心裁的设计而成为网红打卡地,巨大的稻草垛整齐叠放,儿子爬上去打滚,沾了一身的穗,兴奋地撒欢儿。旁边是大片稻田,成熟了的稻穗在晨曦的阳光中沐浴,金浪涌动,儿子穿梭在稻田间似轻灵的雀鸟,我对儿子说:“这片稻田我们种了五千年。”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代表,因此,来良渚不可不看玉坊遗址。从一个个原始朴素的坑地遗址中,我们很难想象,千年前的祖先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工具,一点点将粗糙的玉石打磨成各色精致的器具,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雕琢之精,让人叹为观止。

捕获.PNG

朝圣之路

穿过长长的朝圣之路,便是著名的莫角山宫殿遗址,徒步而上,为这段访古之旅更添几分虔诚与神秘。莫角山宫殿区不远处,是良渚最高等级的王族墓地“反山遗址”,这里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土山,山顶建墓,规格极高,出土过无数玉、石、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象征着极高神权与王权的“玉琮王”与“玉钺王”都在其中。

捕获.PNG

反山王陵(摄影/盛淑彦)

第二天,为了加深儿子的认知,我们又驱车前往良渚博物院,带他亲眼看一看五千年前的物质文明。第一展厅展示了良渚发达的农业与手工业,儿子认真地看完先民们如何种植水稻、养殖栽培,转头对我说,妈妈,原来你没有逗我,我们从五千年前就开始耕种。我欣慰一笑,耳旁似有先民的足音回响。

第二展厅的微缩模型,让我们更具象地看到千年前良渚先民的生产生活,看到他们如何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在水乡泽国之上建立起一支傍水而生的古老文明,并在千年后成为印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圣地。

第三展厅玉魄国魂则陈列了大量玉器,一件件看过去,让我对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有了更深的认知,儿子尤其喜欢双孔玉钺,赞叹它的颜色好漂亮。

我试图向儿子解释“农业”与“玉器”的特殊含义,可时间太过久远,道理太过抽象,从儿子似懂非懂的眼神中,我看出他的困惑,可我深知无需着急,正如那金黄色的稻谷一样,从千年前就埋进骨血的文明基因正在他小小的身体中酝酿,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他俯身触摸这片土地时,流淌千年的华夏精魄会骤然觉醒,五千年的记忆与景致将穿越时空跨越山海,在那一刻与他重逢。


走近陶寺,寻找4000多年前的那道光

推荐人/李梦娇

 

捕获.PNG

礼乐

去山西临汾出差,出于好奇,和朋友一起打卡了世界最古老的天文台——位于临汾襄汾的陶寺古天文台。古天文台遗址和我想象中的有些差别,一片光秃秃的沙地里,伫立着十三根夯土柱子,呈半圆形有序排列,柱子之间有着宽窄不一的缝隙,据说上古时期的先祖就是靠从缝隙中观察太阳的变化,来确定季节、节气和农耕的。

我们去的那天正好是个大晴天,走进天文台,细碎的太阳光线从缝隙中穿过,我伸出手上下挥舞着,想象着古人是否也在此做过类似的动作,那一刻好像离尧舜时代更近了。

我们讨论起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古时的农耕文明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牛是什么时候被人类驯养的,用石头磨成的刀能不能砍断动物的骨头。旁边的一位大哥听我们讨论得热烈,打断了我们,他说:“如果你们想要了解陶寺文化的话,可以去临汾博物馆看陶寺展,里面有很多出土的历史文物和相关介绍”,我和朋友便又抽了一天时间去参观临汾博物馆的陶寺展。

陶寺展展出的文物约一百余件,那些不起眼的、灰扑扑的,裹挟着泥土的残片或缺损的物件将遥远的传说实体化,它们沉默、灰暗,却彰显着四千多年前先祖们的生产力与创造力。我隔着玻璃注视着它们,试图在大脑中勾勒出一幅像《清明上河图》那样的生活场景的画作。

捕获.PNG

陶寺彩绘双耳陶罐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展品是“口衔琴”,和我小时候吹的口琴外形非常相似,是当时用来娱乐的乐器,“礼乐文化”也是夏商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在四千多年前人们的娱乐活动已经如此丰富多彩。

参观完展览,对于陶寺文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陶寺遗址博物馆已经在建了,到时候会有更加详细、全面和精美的展品呈现给大家。我不禁更加期待起来,希望陶寺博物馆建成以后,陶寺遗址可以和良渚遗址一样,拂开历史的灰尘,成为中华文化历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部分。

 

捕获.PNG

陶寺水井


行走洛城,感悟3500年前的中国

推荐人/李亚丹

《史记》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疑似华夏王朝文明肇始期的大型都邑遗址。于是,华夏民族的一段辉煌历史从这里被徐徐揭开。

历史离我们很远,但也离我们很近。生活在洛阳,怎能错过这样一个“触摸”历史的机会?一个周末,我们带着孩子一起来到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同探索距今约3500年前先民们的生活遗迹。

从市区开车一路往东,跟着导航大约半小时就到了博物馆。芦苇荡密密层层,在阳光下闪现着一片片银光,营造出一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意境。博物馆就在这芦苇的环绕之中,仿佛处于“水之中央”,犹如一条盘旋的巨龙,低声诉说着被封印的往事。

捕获.PNG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外景


整座场馆的设计堪称一绝,“铜为顶,土为墙”,很好契合了“夏都”古韵。一进来,我就被博物馆的恢弘气势所折服。“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大厅中形似“大喇叭”造型的电梯井,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明亮又坚毅。

1.PNG

乳钉纹铜爵

2.PNG

网格纹铜鼎

在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大量青铜、玉、绿松石、陶、石等器物,这些器物分列在不同的展厅,共同讲述了夏王朝的文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在“第一王朝”“赫赫夏都”“世纪探索”等部分都展出了大量的文物或考古资料。

第一展厅讲述了禹数十年的治水历程,栉风沐雨,亲操耒耜,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带领子民疏河浚川,平定水患,而后凝聚民心,一个广域王权国家开始形成。”孩子听着专业的讲解逐渐兴奋起来,“‘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写在我们的课本上!”

在第二展厅正中,放置着一件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绿松石龙形器。这件文物是带着泥土整体提取后保护起来的,由2000多片打磨精密严丝合缝的绿松石片组成。据介绍,这些绿松石片最小的仅有0.2厘米大小,厚度仅不到1厘米,甚至吹动一下就可能使得绿松石片移位,再也无法复原。“这些文物好精美啊!”孩子不由自主地感叹道,“那时候的人们也是很爱美的!”这些文物象征着二里头文化中王权、礼制的萌生,证明在远古时期我们祖先的青铜铸造和绿松石镶嵌等技艺已经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原来这些绿松石饰品出土于一些等级较高的墓葬中,是一种彰显权力、地位的奢侈品。”孩子似懂非懂地复述着讲解词,或许已经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等待发芽的“种子”。

3.PNG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乘坐直梯直达博物馆三层的观光回廊。远望田野,秋日风光尽收眼底。向北眺望,可以看到还有一大片尚未发掘的遗址保护区。在博物馆外,迎合着光影可以拍出许多好看的照片,正因这种古代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座博物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打卡”。

二里头遗址不仅有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中国最早的“大十字路口”、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等,还发掘出了中国最早使用双轮车的证据,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爵、青铜鼎、青铜兵器……直到今天,这里仍有大量的国宝、故事还未被发掘,等着考古学家们带它们重见天日,重新走进几千年后我们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