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 守护未来 与安童行——未成年人保护课堂进校园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9-16 16:17:37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进一步加强流动和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由省妇联、省妇儿工委办、西宁市妇联、大通县妇联联合县第四完全小学、青海启善社会发展中心主办的“未成年人保护课堂进校园”活动,在大通四小顺利开展。活动以六年级120余名学生为对象,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学习”模式,紧扣青少年认知特点,将法治教育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通过趣味化、场景化设计,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思考、体验中成长,打造了一堂“有温度、有实效”的成长保护课。

图片

活动以充满活力的“身体拍拍操”拉开帷幕,志愿者与孩子们通过欢快的肢体互动迅速拉近距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随后,“青青草原安全小卫士”情境互动游戏将活动推向高潮。志愿者通过“巧手搭安全桥”“智闯安全关”等互动环节,引导孩子们学习应对陌生人引诱、防范校园欺凌、处理家庭监护缺失求助、网络安全防护等场景下的正确应对方法。游戏尾声,孩子们将安全知识与感悟写在便利贴上,郑重挂在“成长树”上,以可视化方式记录下这堂“会动的保护课”的收获。

图片

游戏环节结束后,活动延续互动式教学模式,针对六年级两个班级,分别开展“小小守护者——学法、懂安、会自护,快乐成长‘零’伤害!”“守护未来·与安童行——未成年人保护进学校”主题课程。课程采用贴合小学生认知的语言与生活化案例,系统普及基础法律常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推动《条例》内容从文本转化为生活场景;同时结合《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具体条款,围绕小学生成长特点,深入讲解校园安全、家庭保护等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法治意识与防护能力。

图片

此次活动创新运用体验、互动模式,将抽象的未成年人保护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活技能,切实提升了学生法治意识与防护能力。下一步,大通县将持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通过“流动课堂进乡村”“家长微课堂”“线上安全小视频”等多元形式扩大覆盖,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护苗机制落地,为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防护网”,助力每颗“成长种子”在安全温暖的土壤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