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家庭教育“加”什么?
“双减”最新的一条热议是很多家长担心以后买不到教辅教材而进行囤货。为此教育部召开通气会,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相关负责人给予了解释。这条热议背后反映出父母对“双减”后如何开展家庭教育的迷茫。在校外培训和学校作业做减法甚至清零的情况下,家庭教育要做哪些加法,才能达到社会和父母期待的育人目标?
以双减为契机,培养孩子从内到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加一段快乐时光
文/沈奕斐
沈奕斐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新学期到了,我相信有很多家长像我一样高兴:因为这个学期开始,我不需要在作业上签字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一样,家庭教育是要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人格培养的,家是孩子的港湾。孩子是希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给自己提供充分支持的。如果这个时候,父母突然间也变成了老师,去追求效率,对孩子来讲,他就会觉得你就不像我爸爸妈妈了,产生很大的抵触心理。
很多家长的确觉得,自己做的都是正确的、是遵守规律的。可什么叫教育规律?哪个规律才真正是科学的?这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容易陷入的误区。我是一直鼓励家长们,你不要完全按照你认为正确的做,因为教育规律不是你认为的规律,而是你孩子能接受的一种成长的规律。不同的孩子的接受度还不一样,有的孩子很早就开始有自觉的意识了,有的孩子可能很晚才有。所以我一直鼓励家长们,能不能蹲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他此时此刻处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他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怎么做才是更和谐的,这样一定能找到他舒服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是大家都鸡飞狗跳、很不舒服的时候,那一定是违背规律的,至少是违背了你家孩子的发展规律。
我作为家长的经验,就是要给孩子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那样他就会对生活和学习很有热情。因为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家长的情感支持起的作用越好,孩子的学习动力其实越强。不是说你关注孩子的学业程度,他就能够学习成绩好,但是如果你对他有很好的情感支持,他也很爱你,他走到青春期这个阶段反倒是更有动力往前走。
然后是要有一个愉快的家庭时光,因为快乐会非常有助于触动孩子的学习动力,可以让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有能量去解决问题。我们家的家庭时光就是一起玩游戏,每周我们都会抽出几个晚上一起玩桌游,既能玩得很开心,也能实现好的陪伴。不要以为你花了很多钱,报了很多培训班,就是一个尽职的父母,家长首先要花心思,要用正确的目标去引导孩子,关注孩子的人格发展和情感支持教育的体系。我觉得这是“双减”政策后家长要去努力的一个方向。
加一把精神之火
文/潘兰
潘兰 武汉市融智家庭社区指导中心主任
教育,父母不会比老师更专业,但是却更能从精神方面影响和撼动孩子。中国父母几乎都望子成龙,说教少了怕没有教育好孩子,说教多了又怕孩子烦。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也就是形成孩子从内到外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了内在的精气神,产生自我动力。这种内生动力,比多少劝诫都有效,因为它推动了自我认同。
家庭教育奠定了一个人的精神底色。所以父母要着手激发孩子的理想,这才是在孩子的心中装入了永动机,他为了理想的实现会克服一切阻力。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选择一个好的人生榜样。这个榜样的“引进”也不简单,要对孩子有清晰合理的认知,了解他的特质和需求,找到真正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向,然后再从这个领域选一个优质偶像,陪着孩子去“追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树立伟大、美好而无私的理想,让他真正能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才能活出人生的价值。
在家庭教育的观念里,给予孩子精神力量最有效的做法是父母做孩子的“榜样”。父母应该是孩子高尚情操的榜样,崇高人格的榜样,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父母以身作则,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友好善良地处理社会关系,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会让孩子不断向父母靠近,这是一种内在力量的驱动,比讲道理、监督更有效。
引路人的“双加”
文/周奇
周奇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书记、副教授,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细观今天的家庭教育,大多是重学习, 轻生活;重记忆, 轻思维;重智育,轻其他各育。未来的教育更加注重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特别是独立和创新的思维能力等等。所以,有些教育内容不仅不能减,还得“加”上去。
《365体育足彩,: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中强调的内容之一就是学生放学回家后,要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阅读和文艺活动。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双减”后,客观上亲子时间365体育足彩,,父母的责任更大,要从根本上守住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底线。
加生命教育和情感体验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教孩子学会做人。要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平时要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摸、多走、多想,多接触世界,扩大视野,使孩子在自然与社会这部百科全书中汲取丰富的感性知识,储备丰富的表象。
“双减”不只是让孩子多一些休息和玩耍的时间,更本质的是让儿童获得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营养,包括智力的、品德的、艺术的和身体的营养,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把孩子们从作业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也有时间俯下身子去嗅一嗅花草的芳香,让他们多到户外运动场、大自然中去强健体魄和感受世界,让他们有时间奇思妙想……
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也就是让学生拥有“生命美好”的心境。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德行的涵养,品格的培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梦想、有爱心、负责任、懂幸福、会创新的孩子。
加品德培育和人格养成
“双减”之后,亲子时间多了,需要彼此陪伴,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如何有效陪伴孩子?以下几点可供参考:拒绝无效的隐性失陪;形成固定的亲子时间;专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真实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情感;引导孩子的独立成长。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懂得陪伴的重要性,但有时候还是会陷入“隐性失陪”的状态。隐性失陪指虽然家长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但因为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给孩子造成的精神失陪。
父母与孩子可以创造共同感兴趣的事情与机会:
有内容。可以做手工,可以做家务,可以看电视,可以一起散步,可以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可以讲讲国内外时事政治与社会热点话题,比如说说百年党史,讲讲革命先烈感人的故事,聊聊奥运会运动健儿的拼搏精神,说说抗疫先进人物、英雄航天员和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
有感情。父母与孩子在亲子共处时,会发现孩子喜欢什么,反感什么,享受什么,害怕什么,要有同理心,体会孩子的喜怒哀惧,增进亲子情感。
有思考。通过亲子讨论,父母学会反思自己的失误和不足,进行自我检视和自我修正。同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反思自己,彼此体谅,父母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让家长角色重塑,不断学习,成为孩子成长的示范者、帮助者、倾听者,成为孩子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