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南平市妇联全面推进“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

来源:福建省南平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3-11-09 13:41:28

365体育足彩,: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工作,强调要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机制,把365体育足彩,注意力放在最普通的妇女特别是困难妇女身上,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让她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今年来,南平市妇联聚焦因夫妻离异、丈夫过世或失去劳动力等原因成为家庭主要精神支柱与经济来源的“顶梁柱母亲”群体,在省妇联的指导和市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突出妇联主导、突出专业支撑、突出就业创业,在10个县(市、区)全面开展“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帮助150位“顶梁柱母亲”撑起家中“一片天”。首批入库的150位“顶梁柱母亲”,占全省首批帮扶数的33.6%。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多次对南平市“顶梁柱母亲帮扶行动”作专题报道。10月30日—31日,全省促进女性就业创业暨巾帼家政进社区推进活动在南平松溪召开。

一、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服务专业化、深度化

一是模式创新,创新探索“妇联主导+社工组织推进+专业评估督导”帮扶新模式,争取市慈善总会善款100万元实施购买服务项目,破解妇联组织人手少、专业力量不足的困境,为“顶梁柱母亲”提供精细化、专业化、深度化服务。二是专业介入,着力发挥社工机构在帮扶困难群众中的专业优势,建立“10+10+2”专业服务模式,即10个县(市、区)确定10家当地社工组织,作为“顶梁柱母亲”帮扶项目执行机构,市本级委托2家社工机构分别承担督导和评估职责,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督导—结果评估”的闭环式管理机制。

三是督评赋能,采取“线下集中督导+线上个别督导”形式,全过程督促项目进展情况,定时举办社工组织服务力提升培训班。截至目前,已邀请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善才公益慈善研究院、天津市潮汐公益服务中心等单位专家,为我市社工组织授课培训24场次。规范评估标准,量化评估指标,以“中期评估+末期评估+财务审计”对社工机构及社工服务进行打分,并将评估审计结果作为拨付资金的必要条件,倒逼社工组织提高服务质量。

二、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帮扶精准化、个性化

一是一户一档“画像式”精准识别,市县乡村妇联四级联动,通过线上发布宣传、线下走访入户调研,深入了解困难母亲的家庭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与社工组织联合评估筛选,确定150位“顶梁柱母亲”帮扶对象,建立信息库,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二是一户一策“定制式”贴心服务,聚焦“顶梁柱母亲”“缺什么”与我们“有什么”、能“扶什么”精准对接,开设“个案管理服务”。从她们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就业赋能、家庭教育、心理咨询、人文关怀、改善生活等5个方面,为“顶梁柱母亲”提供个性化定制方案。

      三是一户众帮“陪跑式”造血帮扶,发挥“联”的作用,探索推行“1+3+1”帮扶模式,汇聚慈善总会、民政等机关单位、爱心企业,以及妇联执委、巾帼科特派、家教讲师团、巾帼法律志愿者力量,和“顶梁柱母亲”结对子,由1名妇联干部、3名志愿者、1位“顶梁柱母亲”组成一个小组,提供多对一“陪跑式”帮扶,定期联系帮助解决问题。

三、拓展关爱广度,实现发展全面化、持续化

一是创业优先,为“顶梁柱母亲”链接各方资源,提供组织实用技术、电商、家政等技能培训和各项支持,累计培训123人次,帮扶就业57人。发挥职能部门和巾帼示范基地、巾帼企业和遍布城乡的330个妇女“家门口”灵活就业点作用促进就业。政和县妇联在校门口设立“移动车间”,帮助“顶梁柱母亲”家门口就业的做法在人民日报APP刊登。中国妇女报、学习强国等以《福建南平:多举措赋能提升,护航“顶梁柱母亲”就业创业》为题予以报道。

二是心理关爱,探索去标签化帮扶路径,引导“顶梁柱母亲”参加巾帼志愿服务,在“被别人帮助”到“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提升个人价值感。通过“妇工+社工+义工”队伍常态化、陪伴式跟踪服务,联合心理专家为压力大、情感焦虑的“顶梁柱母亲”提供咨询服务和心理治疗 117人次,帮助她们提升自信心。松溪县通过“顶梁柱母亲”吃茶话事、社群活动等形式,多渠道开展心理关爱,助其重建信心等做法在中国妇女报刊登。

      三是扩展帮扶,有效整合资源,将帮扶扩展到“顶梁柱母亲”家中“一老一小”,已为76位“顶梁柱母亲”提供早教、暑期托管、学业辅导、高考志愿填报等服务。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专家为“顶梁柱母亲”开展讲座,改善“顶梁柱母亲”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亲子沟通互动关系,促进家庭成员的关系协调,“顶梁柱母亲”的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顶梁柱母亲”实现从“被动救助”变为“主动发展”,从“一次性救助”变为“长期关怀”,内生动力得到激发,经济收入得到提高,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从全市问卷调查来看,九成以上的“顶梁柱母亲”对帮扶有感;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在接受相关帮扶服务后,个人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得到改善。项目还推动了妇联组织深化改革,建立了“妇联组织+社会组织”工作新模式,把社会组织吸引过来为我所用,参与妇联工作,妇联组织和社会组织良性融合和双向赋能,接长了妇联手臂、延长了服务链条,使工作资源越来越富集,工作效能越来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