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莆田市妇联:隐秘战线上的巾帼光辉 红色电波中的革命传承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10-08 13:48:22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卓越非凡的才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深刻内涵,在共和国的辉煌篇章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闽姐姐微信公众号推出“共和国印记·巾帼颂”专栏,通过一件件珍贵见证物,一段段动人故事,共同颂扬在共和国历史洪流中熠熠生辉的八闽巾帼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近由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妇联推荐的“共和国印记·巾帼颂”见证物,一部红色电台、一副箩筐。

见证物名片

在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闽中游击区革命纪念馆里收藏着一部红色电台、一副箩筐。它们诉说着一段隐秘的巾帼故事,是战争年代游击队战士和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见证。

勇担重任,乔装解困境

时间回到1934年10月至1936年8月之间,中共闽中特委领导的闽中游击队在莆仙交界处开创出独立的游击区,有效钳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然而,国民党军为了遏制游击队的发展,调遣第四十九团进行“清剿”。此时,隐蔽在崇山峻岭中的游击队急需与外界联系,而莆田城里的地下党组织拥有一部电台,但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敌人严密封锁,面对这一困境,不到二十岁的马院村村民林阿秋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在游击队的安排下,她乔装成走亲戚的模样,挑着竹笋与叔公一同踏上送电台的艰险之路。

智过哨点,翻山越岭送电台

林阿秋和叔公经过十来个小时的山路跋涉到达城里的联络点时已是下午时分,接过电台的她们为谨慎起见,把无线电台的零部件拆分,分别置于各自的箩筐底部。然而,当他们准备趁着天黑通过敌人的哨点时,发现盘查比往日更严,机智的林阿秋假装肚子饿,招呼叔公迅速拐进附近的小吃店。在店里,他们一边吃着自带的地瓜干粮,一边商量对策,最终决定绕过哨点从人迹罕至的山路爬过去。

常太的山崎岖不平,林木茂密,为了将电台完好无损地交给游击队。林阿秋和叔公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拨开荆棘丛生的草丛灌木。借着忽明忽暗的月光,不断前行。一路上,他们摔了无数的跤,脸上、手上、脚上划破了无数的口子,鲜血浸透了衣服,却浑然不觉。

红色电台传奇,开启革命之路

经过一夜的艰难跋涉,林阿秋和叔公终于在次日清晨到达游击队的驻地,将无线电台安全交到游击队员手中。这部红色电台成为了闽中工农游击队与党组织联系的“永不消逝的电波”。

此后,林阿秋又积极投身革命,以普通村民的身份开了一家小店,为游击队员打掩护、送情报。很多年过去了,林阿秋老人以93岁高龄辞世,但她留下的这个红色电台的巾帼故事却成为闽中革命的一段传奇。林阿秋的勇敢和智慧,以及她对革命的忠诚和奉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