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漳州:巾帼志愿红,助力畲族三月三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4-02 11:33:10

当千年开漳圣王文化

遇见畲族“三月三”传统节日
历史与民族的火花

在春日里迸发

为深入贯彻落实365体育足彩,:总书记365体育足彩,: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用好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网络、进培训、进法规“六进”抓手,引导各族人民进一步弘扬民族团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窗口建设,3月30日—31日,在漳州云霄县下河乡坡兜畲族村,云霄县妇联协助开展的“开漳古郡?福籽同心”漳州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专场文艺演出,与坡兜畲村“三月三”文旅圩日撞了个满怀。银饰叮咚的畲家阿妹、欢快跳跃的竹竿舞、氤氲着山野清香的乌米饭、处处可见的巾帼红,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成立体鲜活的民族文化交响乐,奏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最强音”。

图片

古村新韵:凤凰展翅正当时

穿过富有畲族特色的寨门,时空的褶皱在此舒展。身着百褶凤凰装的畲族青年踏着《迎宾调》跃动而出,银饰碰撞声如清泉击石,裙裾翻飞间似彩凤临凡。“山哈青年”捧出的迎宾茶汤色澄碧,轻呷一口便觉千年茶韵直抵心扉。沿途漫步,廊桥对歌余音绕梁,竹竿舞步叩击大地,六福酒香漫过酒坊,祈福木牌随风轻响,见证着古老畲村的时代新生。

图片

作为云霄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坡兜畲族村通过“党建+农文旅”发展新模式实现破茧成蝶的跨越式发展。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建成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青石板路串起的不仅是畲家风情,更是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美学密码。

图片

文化共融:石榴结籽一家亲

在《开漳古郡石榴红》的恢弘乐声中,汉畲文化交融的史诗画卷徐徐展开。舞者们以刚柔并济的肢体语言,再现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壮举。当象征着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舞蹈动作在舞台中央绽放,观众席爆发的掌声如春雷般响彻云霄。

图片

图片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清澈嗓音与悠扬乐声共鸣,畲语的苍茫悠远与汉语的深情激越形成奇妙共振。舞蹈《抢六福》展现了闽南传统祈福文化焕发年轻态的时尚张力。闽师大学子以微视频《畲乡团结梦 共绘八闽情》,娓娓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成果。

图片

民俗盛宴:触摸文化的“体温”

畲村文化馆门前的“山野运动会”上演着古今对话的趣味篇章。

“看我的‘破甲箭’!”在投笼竞技区,00后游客小陈把手里的箭矢甩出抛物线,却没有一个投入笼中,围观群众笑倒一片。隔壁“打弹弓”区,五十几岁的畲族雷叔三发全中,当场收徒教学:“手腕要像握山泉一样柔,眼神要像盯野兔一样利。”团队竞技“赶野猪”再现畲民护粮智慧,两队持竹竿争夺藤球,守门员以竹笼截击,进球得分后攻守互换,场边喝彩声此起彼伏。最特别的“踢花毽表演”由云台两地青年联袂献艺,彩羽翻飞间展现“双飞燕”“绕花枝”等高难动作,让现场游客大呼想拜师学艺。

图片

活动将传统技艺转化为趣味互动,让参与者在竞技中触摸畲族文化脉搏,共绘民族团结生动图景。

图片

文旅圩市:五感沉浸的畲族美学

休闲驿站前的凤凰装体验区排起长队,有点重量的银饰头冠让体验者直呼“甜蜜的负担”。专业妆造师精心搭配彩带纹样,每个穿戴细节都是活的民族文化教科书。凤字碑广场的竹竿舞教学现场,游客在“开合开开合”的节奏中跳出跨越民族的欢乐韵律。

图片

蜿蜒村道上,文旅圩市集犹如流动的畲族文化长廊。乌米饭摊位蒸汽氤氲,现做的畲药捶糕拉出琥珀色的糖丝;乡村振兴直播间里,主播手持彩带手机链讲解“一纹一图腾”的文化密码;杨桃摊主将“星星果”垒成宝塔状,雨水浸润果肉,水珠在纤维间游移,折射出氤氲的光晕……

图片

十几处展位各具特色,共同编织成可触可品的民族文化体验网。

图片

图片

文明纽带:绘就最大同心圆

身着马甲的志愿服务队构建起立体化便民矩阵。义诊区的中医把脉与智能血压仪并肩工作,义剪区的推子声与普法宣传的讲解声和谐共鸣。巾帼志愿者穿梭其中,做好会前准备、维护现场秩序,一抹抹巾帼红如同跳动的火焰,用行动诠释“她力量”。

image.png

图片

本次由漳州市委统战部、漳州市民宗局指导,由漳州云霄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民宗局)、县文体旅局、下河乡联合主办的文旅盛会,以“文旅搭台、经济唱戏、民族共荣”的新模式,通过非遗活态传承、沉浸式体验设计、数字化传播等创新手段,不仅让畲族文化实现从非遗档案到生活现场的华丽转身,更通过云台文化互动、云霄长泰山海协作签约等举措,将“文旅流量”真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进一步提升畲村文旅品牌影响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