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权关爱——妇联在您身边丨“姐妹帮帮团”激发困境妇女“指尖经济”潜能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5-06-30 11:24:52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韦州镇村民乌晓燕,是一位“超负荷”母亲,孩子身患残疾,家庭困难。在“巧手手”姐妹帮帮团的互助下,她通过学习钩织技术接到居家订单,实现了“挣钱带娃”两不误。如今她已成为团队骨干,在自己的小家庭和帮帮团之间双向奔忙,不仅改变自己,也在默默温暖他人。

“巧手手”姐妹帮帮团由韦州镇妇联专职副主席、技能培训骨干、妇女先进典型等共同组成,是一支集服务、技能、情感于一体的基层巾帼帮扶力量。她们不仅是技能传授者、政策宣讲员、情绪疏导员,更是困境妇女的贴心人。通过常态化入户走访、动态摸排,“帮帮团”精准掌握7名身患残疾、或家庭成员残疾、重病的困境妇女家庭状况和实际需求,确保困境妇女“急难愁盼有人找、遇到困难有人帮、发展路上有人带”,形成“发现-响应-帮扶-回访”的关爱闭环。

送技能、送收入

推动“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62岁的海马莲,是韦州镇的一位身残农村妇女,独自抚养年幼儿子,生活艰难。“巧手手”姐妹帮帮团骨干丁红英为其提供上门培训、送单上门、收单上门的“个性化”服务,使她在家门口每月稳定增收1500元左右。如今她每天安心编织各类手工编织品,也能照顾孩子。她说:“每一份订单,都能给我带来一份生活的喜悦。虽然行动不便,但我能和其他姐妹一样通过双手创造一份稳定的收入了,我的心情好多了。”“一根钩针,一双巧手,可以撑起一个家庭,也可以托起一个梦。” 

同心县妇联精准发力,在韦州镇已开展4期手工编织技能培训班和1期骨干提升班,累计培训223人,其中120余人通过现场教学、实物练习实现“零基础”上手、快速接单,完成订单1万余件,培训期间创收超5000元。50名妇女实现长期订单对接、稳定居家就业,累计收入达10万元,部分编织品远销海外。为巩固帮扶成效,同心县妇联将“巧手手”姐妹帮帮团成员困境妇女列为重点服务对象,支持核心骨干丁红英成立“巧手手”手工编织部,确保“有阵地、有订单、有队伍”。县、镇、村三级妇联联动,有效推动帮扶模式从“输血式”技能培训向“造血式”市场化运营升级,7名困境妇女平均月增收1000元左右。

送情感、送温暖

点亮生活希望的“微光”

韦州镇村民苏建萍,育有四个女儿,曾经历两次家庭重大变故,特别是2024年第二任丈夫因病离世,使她一度陷入人生低谷。在妇联的引导和“巧手手”姐妹帮帮团的关怀下,苏建萍连续参加五期手工培训课程。从最初的自卑无助,到如今的自信能干,她凭借娴熟的钩织技艺实现稳定增收,成为撑起家庭的中坚力量,更带动村中多名妇女加入培训行列。她的故事证明,女性的韧性可以在逆境中开出最绚烂的花朵。她说:“过去我靠别人帮扶,现在我能自力更生了,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巧手手”姐妹帮帮团不仅授人以渔,更注重情感关怀与精神支持。团员们采取“结对一人、关注一户”的方式,常态化联系结对妇女,细心体察其家庭境况与心理变化,及时提供情感慰藉和心理疏导。通过“帮帮团”的纽带作用,有效联结起“妇联组织+社会力量+妇女骨干”的多层次关爱网络,将贴心的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困境姐妹,真正成为她们可信赖、可依靠的“贴心娘家”。

近年来,自治区妇联紧扣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作部署,着力打造“康乃馨”关爱困境妇女品牌,以“姐妹帮帮团”为抓手,扎实推进关爱困境妇女行动,切实为妇女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全区各级妇联以“困境妇女自助互助、妇联执委兜底关爱、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专业帮扶”三种类型为重点,组建“姐妹帮帮团”621支,积极整合资源,争取投入各类资金(物资)1300余万元,以1.3万名困境妇女为服务对象,常态化提供探访陪伴、生活帮扶、技能培训、矛盾调解、健康关爱、心理关怀等“六送”服务,形成“妇联牵头、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关爱困境妇女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