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家成为孩子的教育高地

作者:策划执行/王晓艳
家叙家议 2021-04-27 15:45:48

不论孩子上的是所谓“牛校”还是“普校”,真正能让孩子处于教育高地的始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的高度决定了教育的海拔。


image.png


为了能让孩子上个“牛校”,家长们也是操碎了心,把学区房捧成了天价,也催生了一批辅导机构,以期通过抢跑拿到提前上岸的“船票”。然而,孩子未来的成功真的就决定于今天是否上了“牛校”?不然。虽然学校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才有较大影响,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更主要的来源是家庭教育。所以无论孩子上了“牛校”还是“普校”,通过改变和完善家庭教育为孩子加分同样重要。


父母圈


@希果果/不要只等着环境点亮你,你也可以点亮环境

有个身边的故事,每次我们组织活动的时候,参加者有很多“牛校”的孩子,但总有一个来自一所很普通学校的小女孩被大家一致推选当小领导,孩子间出现矛盾也会找她,她会在中间灵活协调。可以说她让整个团队都熠熠生辉,因为她,很多孩子都愿意参加系列活动了。这证明普通的学校也可以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孩子上学的问题上有一致的想法,就是不要过于夸大学校的作用。他们认为,很多人强调环境的重要性,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父母清楚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发现并培养孩子身上的亮点更重要,然后让孩子用亮点去点亮环境,而不是只等着被环境点亮。


@泽泽妈/上“普校”是激发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契机

孩子要上初中,自然而然加入了很多小升初的群,讨论的主要话题就是孩子学了什么特长班,参加了什么竞赛,舞蹈几级,钢琴几级,最后不可避免地会羡慕那些分在“牛校”片区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有的父母还会说,孩子不能上好学校,那我们太累了!因为不放心就要承担起365体育足彩,教育的责任,身上的担子就重了,上个好学校则跟上学校的节奏就行了,可以放心地甩手。我觉得如果抱有这个观念,那上“普校”真是大好事,因为见多了这种情况,以为把孩子塞进好学校就一劳永逸,结果几年后收获一个毫无成长的孩子。所以,如果上“普校”是一个激发家庭教育发挥作用的契机,那么不妨抓住这个契机,带来的好处是终身的。


@雨前天青/在“普校”治愈了我的教育焦虑

儿子小学上的“牛校”,中学派位到一所“普校”, “牛校”的软硬件确实强,但是老师和家长都有一种隐隐的优越感,因为享受到了好的教育资源,所以也会觉得自己把持的教育理念是最对最好的,孩子因为有着“牛校”滤镜,就会被认为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导致孩子有了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也经常被忽略。我发现“普校”最大的特点是踏实,一切都比较真实,老师不太给父母灌鸡汤,打鸡血,不会动不动上升到教育理念上,没有了“上纲上线”,孩子的一些本真的优势反而显现出来了。还有“普校”的家长整个心态比较好,不会“攀比”谁家孩子考了什么级,获了什么奖,比起以前经常焦急谈论教育问题,现在简直太治愈了。


“牛校”不如“牛家”

文/尹建民


image.png

尹建民 心理咨询师、茶壶心理创始人


因为长期从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咨询工作,我梳理了一下接待过的案例,发现如果父母不能正确对待教育资源与家庭教育的关系,那么不管上“牛校”,还是上“普校”都会出问题。“牛校”的孩子往往对自己要求很高,不允许自己考试成绩不行,由于小时候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从来都是被父母以及周围人称赞,待进入初中后一旦经过努力拼搏还是达不到理想成绩,可能压力就会变大,变得敏感焦虑,开始跟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发展到最后,会逃避学校和学习。而普通学校的孩子父母,则是焦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便是学习成绩好心里也不踏实,所以刻意在课外机构增加大量学习内容,导致孩子压力巨大。


怎么看待学校教育的优劣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家庭教育要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寻找孩子自身优势和特长

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已经大变样了,教育理念已经由原来的扬长补短改为扬长避短,仅仅是补和避两个字的差别,整个理念却发生了很多变化,更加提倡有弹性、全面的、多样化的教育观。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说: “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准确了解自己天赋的人才有可能做出正确选择,接受挑战并感到幸福。”那如何能寻找和发扬孩子的优势呢,父母可以带领孩子进行多种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谁能比父母更能准确了解孩子的天赋?父母是最有说服力的榜样和导师。通过参加各种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从各个维度上进行发展,找到孩子的优势和特长。让孩子多方面评估自己,全面发展,而这些更全面的维度在孩子以后的工作中会让他更加顺利。


充分发掘家与校的资源优势

不管上的什么学校,要自问是不是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势,是不是充分发挥了家长的资源。记得听过一位普通学校校长的讲座,他说普通学校各方面确实比不上名校,但是,学校现有的资源,你们利用了多少?你把老师讲的知识学到手了吗?其实普通学校的家长也是有很多资源和实践机会的,那我们有没有好好利用呢?进入普通学校的孩子,大多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那些思维活跃但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进步会非常快。这需要父母及时与老师沟通,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目标的设计与方法的训练,如何“利用”好,“挖掘”好老师这个资源,是父母与孩子必须共同探讨和践行的内容。


父母的理念决定孩子的未来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上了“普校”,就算在年级里排名前十也没用,将来也上不了好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这样的理念如果传递给孩子,孩子是没有任何动力来学习的。还会这样认为:反正我父母都这么想了,我为什么还要再努力?更可怕的是父母把未来还给安排了,比如给孩子买了房,工作甚至都安排好了,那孩子更不需要拼搏了,非常大的可能是茧居在家,反正你们都安排好了,我也不用努力啊。所以让孩子“输”的不是上了什么学校,而是父母丧失了对孩子的希望。


成为有品的人比成为学霸更重要

只要孩子能够有持续学习的信念,他最多只是在当下,学习成绩没有跟上,不代表以后没有未来,更不代表未来的工作会差。有调查表明,普通学校毕业的孩子不见得比“牛校”毕业的孩子差。只以学习为唯一目标的人,有可能上了大学后,认为终于可以不用再学习啦,因为以前的学习都是为父母学的,这下自由了,然后大学荒废。也有读书读成书呆子的,相比读书这一种能力,能力全面发展更重要,就是常说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尤其是参加工作后,在职场上比的不仅仅是学识,更有人品,更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多种学习方式补齐差距

可以用网络资源补充教育,但我们并不提倡要上课外班、补习班,而是发现孩子学习的偏差知识点,让孩子通过网络资源进行补充。政府也在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教育”等新技术,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尽最大可能为他们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

学校是“普校”还是“牛校”不是绝对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学习观。父母用心陪伴孩子成长,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家庭教育的“点金”,即使上了“普校”,孩子一样可以拥有不普通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