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金莲:法律种子播撒雪域高原

巾帼风采 2022-04-08 10:15:36

今年已是李金莲第五次参加全国两会,每次她都会精心准备,珍惜每一次建言献策的机会。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力度。”“调解工作要在依法办案的前提下,尊重百姓的民族习惯……”李金莲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作为一名90后全国人大代表,一名司法工作者,她希望将两会精神传播到田间地头,为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捕获.PNG

李金莲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级法院书记员


双语调解,民族团结一家亲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级法院,有一间特殊又小有名气的调解室——“金莲调解工作室”。之所以特殊,不仅因为它是以书记员李金莲的名字命名,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开展双语调解。

调解室曾化解了一起离婚纠纷。这是一对傈僳族夫妻,妻子一直在外打工赚钱养家,丈夫却游手好闲也不顾家。妻子要求离婚,丈夫觉得没有面子,坚决不同意。李金莲与法官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共同参与调解。其间,李金莲用傈僳语尽力安抚女方情绪,将法官的释法讲理进行翻译并补充。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处理有关少数民族的纠纷,要在依法办案的前提下尊重他们的习惯,了解他们的语言。因此,我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双语调解,为百姓提供365体育足彩,更好的服务。”

李金莲发现双语调解与依法调解的结合是一个难点,而且很多法律术语用民族语言翻译也很困难。于是,她注重法律知识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用更加有效、通俗易懂的方式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为了方便群众,深入基层开展巡回工作也是李金莲的日常。“到基层去我可以亲身了解当地的情况,更便于做好调解工作。”

一次,几个村民外出打工被拖欠了工资,他们吵着要去教训老板。从亲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后,李金莲迅速赶到村民们家里,指导他们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合理合法地拿回工资。村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也放弃了采取极端方式讨薪的念头。离开村民家后,李金莲又与有关各方接洽协调,讨薪事件最终得以解决。

如今的“金莲调解工作室”由汉族、藏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员组成。在李金莲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金莲”参与到调解工作中。他们用各民族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耐心调解,用心普法,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民族团结进步做出了贡献。


搭起“桥梁”,连接山里山外

李金莲是法院的一名书记员,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她又是一名雪域高原的全国人大代表,像桥梁一样连接山里山外,将雪域高原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将两会的精神传播到田间地头百姓身边。

1992年出生的李金莲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这还得从她的家乡说起。她的家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乡新乐村,这是一个位于山坡上的傈僳族村寨。“说起我的家乡,你可能不熟悉,但我要提香格里拉,你准瞪大眼睛!”李金莲笑着解释。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藏语的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地方”,香格里拉就属于迪庆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以前这里虽然很美,但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贫困中,贫穷如影相随。

山川阻隔,交通闭塞。从前村里只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土路,房子都是木楞房,乡亲们喝水要靠人背马驮,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即使买包盐都要花上一天的时间……提起以前艰难苦涩的生活,李金莲唏嘘不已。

面对村里的落后状况,李金莲决定回去与乡亲们一起改变和发展。2016年,从普洱学院毕业的李金莲,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做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

李金莲成了村里的“高级知识分子”,决心用知识和技能与乡亲们一起,通过开展种植和养殖脱贫致富。不少农户不懂种植技术,看着愁容满面的乡亲们,李金莲开始认真学习药材种植,并挨家挨户为村民们讲解种植技巧。那一年,艰苦付出换来各类药材的可观收成,在乡亲们的笑容中,李金莲找到了自己回乡的价值。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村里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李金莲和村里几名大学生一起,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帮助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们录入扶贫档案。她耐心地教村里老人使用家用电器,教村民使用智能手机,让他们学会在手机上看新闻,了解大山以外的世界;她进村入户讲扶贫政策,向上级反映村民生产生活困难,找到扶贫良方……

李金莲为改变家乡面貌,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她和驻村干部们一起忙碌着、奔走着,成为温暖大家的一团火,赢得乡亲们的喜爱。2018年,李金莲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李金莲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新乐村还没有通村公路。她从家乡到北京,路途曲折且耗时。两会上,她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尽快打通农村边远地区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她的建议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第二年,一条硬化道路从山脚修到了山顶。“以前上学,走一趟山路需要四五十分钟,现在孩子们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到学校。”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乡亲们办成这桩大事,李金莲无比欣喜。

现在,李金莲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盖起了砖瓦房,安装了太阳能、水龙头,村里晚上灯火通明,日子欣欣向荣的村民们脸上乐开了花。

李金莲来自基层,熟悉基层,对于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她总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今年春节假期,李金莲回到家乡,走村进户开展健康宣讲。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在李金莲看来,党的惠民政策送到了群众心坎上,看病不再难、不再贵,但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如何预防小病拖成大病,既要有健康意识,更要有健康行动。因此,去年以来,无论下乡还是回家,李金莲都苦口婆心进行健康宣讲。她希望提升百姓的健康意识,带动365体育足彩,人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今年的两会,李金莲带来一份365体育足彩,: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的建议,希望通过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减少基层医务人员社会事务,让其回归临床业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以确保提升基层卫生医疗水平,造福百姓健康。

捕获.PNG

李金莲走村入户普及法律知识


普法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凭借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李金莲为乡亲们办成一桩桩好事实事。与此同时,在多次参加法院、检察院的调研、监督活动后,李金莲对司法工作有了一些了解和向往,心中也悄悄埋下了“法律梦”。此前乡亲们多次向她咨询一些涉及家长里短的法律问题,她却无法准确回答。每当看到乡亲们有些失望时,她都很自责。她逐渐明白,乡亲们不仅需要吃饱穿暖,还需要知法懂法。

2019年,李金莲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迪庆州中级法院。刚进法院时,她被安排在新闻宣传部门,每天发布法院工作动态。一段时间后,她被调整到立案庭。非法律专业出身的她,更加感受到专业知识不足带来的压力。她把压力转化成动力,努力学习法律专业知识来弥补不足。

对立案庭的诉讼服务和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李金莲虚心向同事请教,从刚开始的不明白、不清楚,到能够准确运用每一个功能。同时,她还利用自己的语言特长,帮助合议庭调解与傈僳族当事人有关的案件,在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上独具优势。于是,法院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金莲调解工作室”,她真正参与法院的调解工作。

每次回到家乡,李金莲也要走村入户普及法律知识。她通过生动地讲解案例,让乡亲们明白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不断提升幸福感和安全感。

李金莲表示,要用实际行动贯彻两会精神,畅通助民惠贫“服务圈”,进一步充分发挥调解工作室的职能,助力乡村振兴、法治乡村建设,努力做一名法治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