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动中国的90后女孩江梦南:无声世界的“响亮”青春

巾帼风采 2022-05-06 10:05:52


2022年3月,90后女孩江梦南和杨振宁等杰出人物一同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从一名听障女孩成长为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她的励志人生,荡气回肠,感动众人。


采访江梦南还是有些不同,记者的声音通过软件同步成文字,电话那端立马传来她的声音。清脆、明快,沟通酣畅淋漓,完全想象不出,江梦南是一名听障人士。她说她一边接受采访,一边还在忙着手里的课题,时间永远不够用,一如她一直追梦的奔跑。


“救死扶伤”是梦想


江梦南 清华大学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获评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再有一段时间,清华大学医学院博士生江梦南就要毕业了,每天“脚后跟打着后脑勺”地赶进度、写论文。


“我现在在做的是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对T淋巴细胞受体和抗原之间的互相识别进行建模预测,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复杂的免疫系统,对疫苗研发、肿瘤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救死扶伤,探索生命健康领域的难题,似乎是江梦南一直的梦想和志向。当年,当医生的姥姥发现外孙女喜欢模仿医生看病,动作有模有样,便说,“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的好医生!”江梦南一直记着姥姥的话,直到上大学选专业时,意识到医生出诊要戴口罩,那时还仅能靠唇语沟通的她,只好选择了药学专业,又因为听不见声音,不方便操作一些化学实验,研究生时选择主攻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专业。


2018年5月,江梦南被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信息专业录取为博士研究生,专业跨度有点大,计算机编程、数学统计等知识大都是从读博才开始系统学习的。记得刚开始课题组开会的时候,大家七嘴八舌头脑风暴,她坐在一旁插不上话,“说”的跟不上,连她最擅长的看唇语“听”的本领也失灵了。新专业新词汇,江梦南的大脑系统没有足以支撑她快速读懂大家唇语的“内存”,她感到有些懵,甚至感觉比小时候学说话还难。


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的她,儿时靠看着父母的口形、舌头的位置,摸着父母的喉咙、感知声带的震动去学说话,每一个发音她都要练习上万遍,最终形成肌肉记忆才算过关。


她的人生本就是这样一路“升级打怪”,这点困难岂能难倒她。“没什么秘诀,就是比别人花365体育足彩,精力和时间。”她向老师和同学要来必学内容的清单,一点点地啃下来,很快她不仅解锁了写代码做编程等新技能,在小组讨论时也能“赶上趟”了,敲击代码、搭建模型,她的自信回来了。


坚持才有希望


父母的坚持、不放弃,让江梦南学会了说话,改变了命运


“坚持”两个字是父母赐予江梦南的生命密码。她一直相信:“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


“感动中国”颁奖现场,江梦南一字不差地读出了主持人敬一丹的唇语:“我非常佩服你的爸爸妈妈”。她感慨万千地说:“我学会说话是一个奇迹,父母的坚持、不放弃,教我学会了读唇语,这是个非常宝贵的能力。”


江梦南出生在湖南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他们给她起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寄语“梦里江南,岁月静好”。然而,命运却背道而驰。不到6个月时她突然持续高烧20多天,服用各种退烧药导致她听力丧失。医生下了判决书:由于是“语前失聪”,学会说话几乎不可能。父母如坠深渊,但他们不甘心,不能就这样把女儿留在无声的世界。


喝了无数苦药汤、扎了无数祖传针……在大半个中国的各大医院间奔波成了江梦南的童年“游记”,也成了父母的失望之旅,却从没想过放弃。明知没有希望却还是坚持给女儿买了助听器,渴望女儿听到哪怕一点点声音。


日子在“无望”的训练中慢慢过去了三个月,一天,小梦南在玩球,忽然球滚走了——“啊啊。”安静的房间里,父母瞬间怔住,这一声含糊不清的声音让他们如同抓到从深渊向上腾挪的绳索,教会孩子正常说话的信念更加坚定。


为了给女儿更专业的训练,妈妈专门到长沙学习言语康复,拿到了当地第一个言语康复师证。她天天怀抱女儿坐在镜子前练习,从简单的音节开始,说清楚一个字通常是练上万遍。一年又一年,奇迹终于发生了,镜子在失去光泽,江梦南的言语能力却赶上了同龄人!


当江梦南坐在高考的考场上,看到作文题目《早》时,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天不亮父母就大包小包地带她赶路看病的日日夜夜,她含着热泪写下了父母的艰辛。


想和你们一样“普通”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这是江梦南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颁奖词,很多观众为她的事迹潸然泪下。


成长、求学、生活,每一步都是从“困难模式”中走来,江梦南太不普通了,然而她的所有努力,只是为了和普通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她记得上幼儿园时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同,便向父母抱怨,“为什么我听不见,为什么是我?”父母耐心地告诉她,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更加努力去克服。从此,江梦南追求“要跟大家一样”。


上小学时,她作为旁听生被普通学校接收。没想到这个不被看好的旁听生,入学第一年就考了全年级第一。学校有给优等生颁奖的惯例,江梦南抑制不住喜悦,早早就选好了一身漂亮衣服,激动地等待走上领奖台。然而,直到颁奖典礼结束也没听到自己的名字,原来在江梦南之前,学校没有接收旁听生的先例,一时疏忽没有给她也准备一份奖状。憋着一路的委屈和失望回家,她放声大哭,并立下誓言,要继续考“第一”,一定要登上领奖台。


之后的江梦南果然每年都凭借优异的成绩登上了领奖台,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将她转为正式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她自学了五年级的课程成功跳级,令无数人刮目相看。


不想被当做弱者,江梦南小学毕业后到离家300公里的郴州读重点中学,学着一切靠自己。有一天,不放心的妈妈躲在校园角落,远远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江梦南似乎感知到了什么,猛一转头,发现了绿化带后的妈妈,跑过去扑进妈妈的怀里。然而她清楚地知道,只有离开父母离开家才能真正长大……2011年,她如愿考上吉林大学,离家3000公里,更远了,这一次,她执意独自远行,越来越自信的她,已然让身边人忘记了她是位听障人士。


2018年,江梦南在吉林大学即将硕士毕业时植入了人工耳蜗,失去26年的听力回来了。一切都那么喧嚣而新鲜,树上布谷鸟叫声让她觉得新奇。而对父母来说,终于能和女儿通上电话了。


“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不用刻意去问他们需要什么,就把他们当成普通人,这会让他们没那么大的心理压力。”如今的江梦南是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组织协会活动、无障碍论坛、举办无障碍理念体验活动……江梦南身体力行地向公众普及无障碍理念,在她看来,在看不见的地方“铲平”障碍,这才是比较体面的帮助方式。


“你已经走这么远了,为什么不试试人生还有多大的可能性?”2018年夏天,植入耳蜗前,医生的话她铭记在心。


毕业后去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江梦南现在还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做什么,都要为残障人士服务:我愿做些事情,让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不再那么辛苦和艰难,让他们的人生充满希望。


“今后无论在哪里,我都要把父母接到身边,未来还要带父母去西藏、去青海湖,去看看远方美丽的风景……”


所有非凡都有着非同寻常的付出,所有梦想都因为超越梦想的执着才得以成真。江梦南,敢于追梦,以超常奋斗成就传奇。相信,她的未来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