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关爱举措,守护幼苗向阳而生
湖北省荆州市妇联的“护苗工作站”、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妇联关爱服务、湖南省“花季天使”防性侵志愿服务……在案例征集中我们看到,各地积极响应全国妇联等九部门印发的《深化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方案》。妇联链接多方力量,守护未成年人权益、筑牢安全防线,确保每一株幼苗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除草、翻土、挖坑、撒种、盖土……春天到了,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夹竹园镇花基台村“护苗工作站”旁的“农耕乐园”里,“护苗”妇女小组的成员们正带着村里的20多名留守儿童开展趣味农耕活动。
为破解留守、困境儿童监护难题,荆州市妇联在全市推行“护苗”工程,打造了“荆心护苗”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品牌。荆州市公安县更是投入近千万元,在63所农村中小学、258个村、54个社区建成了475个“护苗工作站”。节假日、下课后,孩子们可以在“护苗工作站”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参加文体活动,练就健康体魄;学习非遗技艺,感受文化魅力……“护苗”妇女小组由妇联执委、专业社会组织成员、爱心妈妈等爱心人士组成,她们不仅是“护苗工作站”的“辅导员”,更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妇联创新开展“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的四单工作法,让服务更有针对性。
小明是公安县夹竹园镇三忠桥村的一名留守儿童,平时沉默寡言,一度拒绝和家人交流。小明家人“点单”之后,村“护苗”妇女小组将小明的案例“派单”给心理咨询师、爱心妈妈刘林。此后两年,在刘林的帮助下,小明走出阴霾,变得开朗乐观。
培土“护苗”,聚木成林。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妇联联动区公安分局、教育局等多方力量,共同帮助困境女童上户口、申请低保、重返校园;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妇联创新开展“微爱妈妈”陪伴机制,招募包括中小学优秀教师在内的500余名“微爱妈妈”,结对陪伴失母女童、单亲儿童和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生活、学习、思想、情感及安全等诸多方面的暖心陪伴……
多地妇联都在进一步升级和细化关爱帮扶留守困境儿童的方法,将工作做细做实。
守护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提供温情陪伴和贴心照料,更需要帮他们增强法治观念、树立安全防护意识。
“网络上的这些信息,哪些是有问题、不健康的?”“身边熟人约我们单独见面,该怎么办?”在湖南省株洲市,“花季天使”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团的志愿者、核心讲师张金娟走进课堂,给孩子们普及安全知识。如今,湖南省各市州妇联推出了一系列儿童权益保护公益宣讲特色品牌,如长沙市妇联的“守护花蕾”、岳阳市妇联的“守护花开诗意童行”等。它们在湖南省遍地开花,让未成年人权益“防护网”更密更牢。
除了上述提到的创新做法,还有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三八红旗手联盟”,她们积极凝聚多方力量服务留守儿童;福建省漳州市的“春蕾安全员”,她们及时发现并处置侵害未成年人的线索……各地妇联组织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让祖国的花朵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向阳而生、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