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单来了,不怕不怕啦
上学时不敢看成绩单,工作了不敢看体检报告,检查报告上的一些“符号”“字眼”“小箭头”会让不少人心情忐忑。又是偏高偏低,又是阴性阳性的,网上一搜都是“癌症”起步……今天好好给大家解读这些指标,让大家拿到体检报告后不会“眼前一黑”“晴天霹雳”“辗转难眠”……
指标异常≠有病
1.血常规单项异常≠血液病
血常规重点关注三类血细胞指标,一类是血液内含量最多的红细胞(负责运送氧气)与血红蛋白(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两者偏低说明是各种类型的贫血,偏高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疾病相关。
高原上生活的人在剧烈运动后或新生儿也可能存在生理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一类是白细胞(负责免疫反应)升高,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5种类型。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身体发生炎症反应。育龄期女性月经前、妊娠后期,以及身体应激状态(高温、严寒、疼痛、激动)等,都会导致白细胞生理性增加。
还有一类是血小板(负责止凝血)偏高或偏低,都可能是由感染或者某些疾病引起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如果这些数值与参考值相差较多或几项同时异常,或伴有身体不适等症状,则可能预示着疾病的发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确诊。
2.血压偏高≠高血压
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有很多,运动、情绪激动、喝咖啡及憋尿等都可能引起暂时性的血压升高。但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偏高,建议日常加强血压自测,及时了解血压状况。如果收缩压≥18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110毫米汞柱,并伴有头晕、头痛等急性症状,或安静休息后复测指标仍超过标准,建议立即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治疗。
3.血糖偏高≠糖尿病
高糖饮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也会导致暂时血糖升高。去除诱因,如果多次检测发现血糖在6.1mmol/L≤空腹血糖<7mmol/L范围内,并不一定是得了糖尿病,但可能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逆转糖尿病的黄金时期,如果不及时干预,就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4.转氨酶升高≠肝炎
熬夜、体育锻炼、月经期、感冒、口服某些药物等,都会导致暂时性的转氨酶升高。如果转氨酶超过正常值1~2倍属于轻度升高,可能是轻度的肝功能损害,多进食高维生素类食品和高蛋白食物,注意休息、适度运动,有可能自行恢复。如果是由肝脏损伤引起的,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护肝类药物。判断是不是肝炎,还需根据患者症状进行病原学诊断等再进行判断。如果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及以上,以往存在脂肪肝、肝炎类疾病者,需到消化内科就诊,及时进行治疗。
5.血脂指标高≠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能将外周血组织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代谢分解,数值越高,表示脑卒中、冠心病以及心梗等的发病概率越小,但并非越高越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饮食密切相关,体检前高脂饮食也会导致指标暂时性升高,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就可以恢复。
6.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
稍微高于正常值,即小于正常值2倍,且自身并无异常表现,也没有其他较为严重的异常结果,那就不要过分担心,这可能是炎症导致的,定期复查即可。
是病但不要过分紧张
1.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比较普遍,大约80%的女性患有乳腺增生,它是由内分泌紊乱、激素分泌不平衡等引起的。女性生气时,会影响体内激素分泌,从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所以说生气确实容易导致乳腺增生。不过乳腺增生症既不是肿瘤,也不是炎症,大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治疗,定期观察即可。部分女性乳腺增生会随月经周期感觉到疼痛,可以选择中医治疗。
如果出现不典型增生,如乳腺上皮细胞不典型增生等,伴随有多发性、不规则的乳房包块、囊肿,甚至出现乳头溢液,就要警惕乳腺癌风险,应及时就医进行乳腺彩超或钼靶照相检查。平时生活中少吃激素含量高的食品或药物,避免使用不正规化妆品,保持心情愉悦,都有助于降低乳腺增生。
2.宫颈糜烂。宫颈糜烂这个词听起来特别容易被人误解,但实际上,它的本质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也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与我们认为的细胞组织溃烂、缺失造成的真性糜烂不一样,是女性的一种临床体征而已。而且这种生理现象与有没有性生活史关系也不大,未婚女性也有可能发生。女性绝经后,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细胞会自动缩回到子宫颈管内,所谓的宫颈糜烂也就“不医而愈”了。但如果异位面积深而广,或是中度以上的乳头状糜烂等,可能需要治疗,具体请遵医嘱。
3.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恶变率很低。一般来说,子宫肌瘤没有明显症状,不需要特别治疗或切除。但如果子宫肌瘤逐渐长大,超过5厘米,引起痛经、膀胱感染、不孕不育等病症时,就需要引起注意了,若出现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或引起严重腹痛、性交痛等,则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另外,如果子宫肌瘤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绝经后肌瘤不变小反而变大,就要考虑癌变的可能。
如果在孕期发现子宫肌瘤也不必担心,因为大多数孕妇孕期是没有症状的,能顺利度过孕期。如果子宫肌瘤(直径大于10厘米)发生红色变性风险,或引起腹痛、子宫收缩、阴道出血、与胎盘位置接近等情况,需考虑手术切除。
4.甲状腺结节。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就开始担忧自己离甲状腺癌到底有多远,大可不必。事实上,甲状腺结节虽然可能癌变,但95%都是良性的,结节大小也与良恶性无关,1厘米以下的结节几乎不用担心,超过1厘米的,做好定期随访即可。
若甲状腺结节硬度似额头,压迫到周围组织,形状不规则,需要警惕癌变可能。不过,即便发展成甲状腺癌,经过科学规范治疗,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看到这里,你悬着的心是不是又放下了?无论怎样,体检报告指标异常提示你可能存在亚健康状态。在自己能把控的范围内,应做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