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画里看 “三农”

聚焦 2024-10-14 15:56:22

农忙时挥锄种地,农闲时握笔写意。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的一群 “斜杠”女农民创造了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东丰农民画,用艺术照亮生活、点亮乡村。

走进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农民画馆,巨幅农民画《关东美》映入眼帘,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凝重和谐,洋溢着浓厚的关东风情。绘画者是一群从土地中“长”出来的艺术家,他们带着浓浓的乡情,用画作讲述“三农”故事,书写岁月美好。

image.png

《吉庆有鱼》入选“白桦杯”全国农民画创作大赛作品展

当农民成为画家

20世纪70年代初,东丰县红石乡红榔头村的十几位农民自发成立绘画小组,由此开创了东丰农民画的新纪元。宣传画和年画以及墙报画等艺术形式成为当时作者临摹和创作的对象。“东丰农民画不仅是农民画的画,绘画内容大多也是讲述农民日常生活。关东民俗谣谚,乡村文艺娱乐,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民间故事与传奇等,都是大家绘画时的灵感来源。”早期绘画小组成员、东丰农民画传承人张玉艳说。广大农民画作者以民族传统为根基、以关东民俗为养分、以现实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逐步形成了关东黑土文化特色鲜明、北国民俗风情浓郁、淳朴与华丽相依、时代与传统交融的农民“画派”。

东丰农民画“彻底出圈”是在1983年,全国首届农民画大展中,东丰县选送的6幅农民画参展,以其独特的关东特色和浓郁的北国民俗风情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其中张玉艳的《幸福的晚年》获一等奖。1988年,东丰县被原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又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东丰农民画已有580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先后赴瑞士、德国、新加坡等国展出,785件作品被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东丰农民画蜚声海内外。

如今东丰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达到5.2万余人,从事农民画创作34年的张明云便是其中之一。张明云是土生土长的东丰县人,和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以种地为生,但又有所不同,她从儿时起便喜欢画画,甚至有些痴迷。早年间,她师承著名擦笔年画画家杨树,系统学习和创作擦笔年画,成为东丰县目前唯一一位擦笔年画传承人。1989年,她又拜入东丰县农民画创始人、传承人李俊敏老师门下,她把擦笔年画画法融入到农民画创作中,既丰富了东丰农民画的创作形式,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多年来,张明云锲而不舍地坚持绘画,创作作品多达二百余幅。“我每天只做两件事,一件是我需要做的,一件是我坚持做的。” 

忙时锄地闲时写意

“农民画把我们的地域文化、百姓的真实生活,还有时代发展的印记都画出来了。”今年50岁的农民画画家朱亚姝说。

朱亚姝出生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营城子镇,初中毕业后到纸箱厂打工,后来嫁到东丰县。她从小就对绘画有着美好的向往,却一直没有学习机会。随着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朱亚姝在劳动之余也时常关注电视或书刊上刊登的东丰农民画,丰富多彩又贴近农家生活的画面深深吸引着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天边的云朵、奔流的小河,都让我有想把这一切画下来的冲动,就决定试试看。” 2018年,朱亚姝开始学习农民画,成为农民画作者队伍中的“新兵”。

“学画6年来,我的创作时间多数都是在干完农活、做完家务的夜里,从晚上十点开始直到凌晨。”因为绘画,朱亚姝每天都觉得生活有奔头。

2019年,朱亚姝参加了“美丽乡村·白桦相约”全国农民画展,其作品《守望回归》荣获展览入选奖;同年,《关东三宝》《鹿全宝》在第十届中国鹿业发展、农民画创作大赛中均获优秀奖。“农民画是‘画天、画地、画自己,画山、画水、画乡情’,接下来,我想把我看到的农村的变化,用吉祥的动物进行诠释,表达我内心的喜悦。”朱亚姝说。

和朱亚姝一样,闲时“涂鸦”的还有东丰县农民画研究会会员韩华。韩华当过民办教师,后下岗失业。“那段低谷期,我总能想起儿时用画笔记录生活的往事。”2012年,东丰县农民画馆招工,韩华成为画馆里的一名清洁工。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份新工作,更是一方实现她儿时绘画梦想的舞台,于是,她重拾画笔。

工作之余,韩华虚心向画馆老师请教,向其他创作者学习。在学画、作画过程中,她经常会忘记下班时间,一心沉迷在绘画的世界里,每幅作品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天道酬勤,经过老师和同事们的指导和鼓励,她的绘画技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作品《吉祥图》《一路领先》《家乡美》《鹿乡情》均获大奖。“我不是一个聪慧的人,但我却是一个勤奋和敢于抓住机遇的人。”韩华说,她要在农民画创作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还要带动身边365体育足彩,的妇女姐妹,共同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生活,改变命运。

妙笔绘出乡村蝶变 

东丰县史称“皇家鹿苑”,是中国梅花鹿第一乡。鹿乡诗人曾动情地赞美农民画,“嫩翠一滴山岭绿,娇羞万点杏桃红。山野景观随手至,城乡新貌赞东丰”。

近年来,东丰农民画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当地农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致富新路。刘莉、刘芬是一对农民画姐妹花,从事农民画创作近30年。“以前,家里4口人全靠务农和父亲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穷则思变,父亲决定利用自己的美术特长做点事情。” 刘芬说,记得父亲第一次将绘画作品卖到北京是1994年,从那之后,这个家庭开启了农民画的商业创作之路。

刘莉、刘芬儿时便担当小助手,帮着父亲和他的画友们创作农民画。1998年,刘莉职高毕业后正式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农民画,也曾多次参加东丰县的“农民画骨干作者培训班”,她在农民画创作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刘莉的作品想象力丰富,注重线条搭配,追求自然纯朴、生动活泼、绚丽鲜艳,很多东丰农民画的前辈都对她的画作予以称赞。2023年,她的作品《吉庆有鱼》入展“白桦杯”全国农民画创作大赛作品展。 农民画伴随刘莉和刘芬从小到大再到结婚生子。“我和妹妹一年卖画收入四五万元,不仅让家庭致了富,更关键的是,我们喜欢将农村的变化记在心中,再构思到农民画创作中,用鲜明的色彩来展现社会的进步和乡村的变迁,用画笔书写、讴歌时代。”

“从构思、画线、上色,到最后装裱,最难的一关是调色,往往一种颜色需要几种颜色调和才能成功,一幅小尺寸的画一般需要3到4天才能完成。”刘莉认为,农民画虽然没有油画、国画那么高的艺术造诣,但它们出自农民之手,能够真正展现当代农民的真实情感、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艺术展现。

2023年,刘芬的作品《娃娃戏参》被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收藏。随着她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订单也渐渐多了起来,目前她正在谋划利用直播等新媒体手段,争取把365体育足彩,更好的作品推向市场。

从一幅画到农民画之乡品牌塑造,由单纯艺术创作到产业化发展,东丰县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

为了做大做强“中国农民画之乡”品牌,东丰县委、县政府建立了“吉林省版权示范基地”,积极申请注册东丰农民画商标,促进了农民画创作的积极性。东丰县农民画馆也先后被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确定为美术教学实践基地,对扩大东丰农民画的影响力、促进绘画技艺水平的提高、农民画衍生品的研发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东丰农民画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陈出新也是东丰农民画能够长盛不衰、保持持久生命力的秘诀之一。

在东丰刘丹陶瓷农民画产业基地,几十位农民画爱好者围坐在一起,手拿画笔,在纸上细腻地勾画、填涂,不一会儿,“农家小院”“丰收时节”“邻里互助”等主题作品便展现出雏形。“和传统农民画不同的是,我们的作品最终会呈现在陶瓷上。”基地创始人刘丹说。2014年,刘丹投资900万元,创办了这个产业基地,将东丰农民画与景德镇陶瓷结合在一起,开发出陶瓷农民画,在保证观赏性、艺术性的基础上,提升了农民画的实用和收藏价值。

民族、民间、民俗,原始、原生、原本,始自生活、高于生活——这是对东丰农民画最精准的概括。刘丹说,未来,东丰农民画将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效应,走进商场、走进广场、走进旅游景点、走进千家万户。

image.png

“天才妈妈”撬动产业振兴

“打小就喜欢画画,农闲时来这儿画画已经坚持两三年了,还有老师免费教,画作还能卖钱,这好日子上哪找去!” 在“妈妈制造”东丰农民画合作社,54岁的东丰镇湾龙河村村民刘春英一边画画,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得意之作,“俺家是养鹿的,这画的就是俺家梅花鹿喝水时的样子,做梦也没想到俺能成为一名女画家”。

为了让农民画产业真正活起来,成为农民致富增收新路子,2020年,在吉林省妇联引荐下,东丰县依托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公益项目平台,成立了“妈妈制造”东丰农民画合作社。通过农民画创作培训以及对农民画作品的设计、包装、打造、展销等一站式系统资源整合,让农闲在家的低收入妇女实现了家门口灵活就业,不用外出打工,还有经济收入,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得到提升,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象也得到了改善,有效促进了家庭和谐和乡风文明。

“画天画地画自己,只要心有愿景笔墨皆可及。”东丰县农民画馆副馆长于咏萍说,“农民画不受绘画技法约束,创作皆来源于农民心中最质朴的生产、生活场景”。

2020年10月,全国首家“天才妈妈”农民画手工艺梦想工坊落户东丰。东丰县妇联主席周科说:“‘天才妈妈’吉林东丰农民画梦想工坊通过对农民画爱好者进行技能培训,在带头人的带领下进行创作,把农民画梦想工坊打造成为集展示非遗产品、资源对接、非遗文化体验、农民画及其衍生产品走向市场推介为一体的农民画创作之‘家’”。

位于东丰西城区“皇家鹿苑”创业园的东丰农民画梦想工坊,设有创作和培训两个工作室,目前已经有50余名妇女创作者加入其中,王金玲就是工坊的骨干之一。谈及画画给她生活带来的影响,除了成为生活中最大的喜悦与幸福,她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世界是美的嘛,为什么不把这些美好展现在画里呢?这比天天打麻将强多了。”

“我希望能把喜欢画画的妇女们都组织起来学习艺术,让大家都能通过画画挣到钱、养活自己。”王金玲说。“我觉得‘天才妈妈’这个称呼特别好,也是一种传承。像是说妈妈除了照顾家庭孩子以外还有一门手艺,妈妈们又有用武之地了,让她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左手锄头右手画笔,东丰农民用锄头在大地耕种收获,用画笔描绘关东“土味”风情、乡村蝶变,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幸福画卷正在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