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济宁市妇联实施“三为”行动 打造爱心妈妈关爱陪伴“济宁模式”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妇联
妇联直播间 2024-08-22 10:20:38

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365体育足彩,:总书记365体育足彩,: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的重要论述,创新探索“爱心妈妈”关爱陪伴济宁模式,实施“三为”行动,实现两个阵地全覆盖。全市“爱心妈妈”为爱集结,以暖心行动浸润留守和困境儿童心田,营造全社会关爱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

为爱集结,“1+1+N”模式赋能成长

顶层设计,高度重视保畅通。济宁市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召开全市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会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365体育足彩,:深化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写入文件、纳入民生实事项目,逐步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同联动配合、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关爱格局。

示范引领,广泛动员聚力量。探索建立“1名妇联干部+1个公益组织或1名村(社区)妇联主席+N名留守困境儿童”工作模式,精准帮扶留守困境儿童。兖州区妇联加强社会联动,广泛招募,建立爱心妈妈网格;高新区妇工委将巾帼志愿服务融入爱心妈妈队伍建设,目前全市231名专职妇联干部全员争做“爱心妈妈”,引领妇联执委、党员干部、志愿者等3970人加入“爱心妈妈”队伍,结对关爱儿童4292名,实现留守困境儿童应结尽结。

专业支持,精准帮扶助提升。微山县、鱼台县妇联分类建立困境儿童“红黄蓝”三色管理台账,实施差异化跟踪关爱帮扶;金乡县妇联联合县民政局建立月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结对关爱对象,实现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三类儿童结对关爱全覆盖;梁山县妇联结合每位爱心妈妈的特点,精准匹配结对儿童需求;嘉祥县妇联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等部门,探索建立联动协调机制,通过委托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涉案未成年人家庭开展家教指导工作。

为爱联动,分层次开展陪伴关爱活动

依托建立基地开展县、镇、村集中集体陪伴的独特“泗水经验”,济宁市探索开展集中集体陪伴的路径方法,打造济宁模式。各级妇联因地制宜、因需关爱,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关爱模式,打造出“微爱妈妈”“齐嘉妈妈”“荷爱妈妈”等各具特色的关爱品牌。针对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健康、心理等方面涉及的最直接、最现实、最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依托“爱心妈妈”驿站、集中集体陪伴基地,重点实施思想引领、亲情陪伴、生活帮助、心理关爱等关爱行动。

思想引领润童心。引导爱心妈妈把思想引领工作融入每次与结对儿童的相处过程中,曲阜市、邹城市、微山县妇联,高新区、经开区妇工委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感受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厚植涵养家国情怀。亲情陪伴暖童心。泗水县“微爱妈妈”每月开展集中陪伴活动,利用2天的时间与留守、困境儿童吃住在一起,让孩子们享受到家庭式的温馨和父母般的关爱;鱼台县妇联利用节假日,组织“鱼爱育童”爱心妈妈与结对儿童参加集中陪伴活动。生活帮助护童心。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与“春蕾助学”“圆梦微心愿 点亮新希望”等活动相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困境儿童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心理关爱守童心。汶上县妇联联合县心理学会开展“儒韵‘阅’纳?心力量”主题培活动,组织爱心妈妈开展专业培训,更好地从心理方面关心关爱结对儿童。嘉祥县妇联组织“齐嘉妈妈”依托沙盘游戏心理辅导项目,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为结对儿童提供心理支持。

为爱筑基,实现两类陪伴阵地全覆盖

让温暖关爱活动有场所。今年,按照全国、省妇联提出建设“爱心妈妈驿站”有关工作要求,济宁市妇联先行一步,积极响应全国、省妇联号召,为爱心妈妈带领结对儿童开展集体关爱搭建共享平台,率先实现建设县、镇两级食宿一体的集中集体陪伴基地和省、市、县三级“爱心妈妈驿站”全覆盖,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集中集体陪伴夯实了阵地建设基础。

坚持因地制宜构建。济宁市妇联与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积极合作,充分借助其优秀传统文化美誉度,打造省级“爱心妈妈驿站”,为爱心妈妈和孩子们提供沉浸式体验场所;微山县妇联依托基层党群服务中心开辟活动场所,作为“荷爱妈妈”亲情陪伴服务的主阵地,依托铁道游击队纪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荷爱妈妈驿站18处、集中陪伴基地16处,开展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议事协商等活动,为关爱行动提供阵地支撑。

坚持优质平台共建。金乡县妇联在阵地建设上,积极构建“1+N”阵地,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民政局、县教体局等部门,打造县镇级关爱陪伴基地14处,打造羊山景区、山阳书院等10处县级爱心妈妈驿站;曲阜市妇联构建“1+12+N”矩阵,在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儒源文化集团挂牌建立1个市级爱心妈妈集中陪伴基地,12个镇街依托镇域传统文化阵地资源建立镇级集中陪伴基地,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发挥资源优势,打造N个为“儒意妈妈”结对关爱、集中陪伴提供公益服务的“爱心妈妈驿站”。

坚持丰富资源共享。邹城市妇联通过“爱心妈妈”队长点单+“爱心妈妈”驿站接单+妇联评单的工作机制,为结对关爱工作搭建资源共享平台,联合12家市直部门组建1个流动爱心妈妈驿站联盟,将亲子阅读、科普益智、劳动体验、身心健康等6大主题42类优质的课程活动资源送到孩子们身边,助力爱心妈妈集中陪伴。

截止目前,各县市区统筹建设县、镇级爱心妈妈结对关爱集中集体陪伴基地133个,在实现县市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集中集体陪伴基地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各级“爱心妈妈驿站”89个。

真情暖童心,相伴护成长。在近日召开的山东省妇联常委(扩大)会议上,济宁市妇联就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作交流发言,相关工作经验先后被《中国妇女报》、《大众日报》、山东新闻联播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充分展现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济宁模式”。

下一步,济宁市妇联将持续完善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全链条工作体系,倾力打造体现济宁厚重文化底蕴、浓烈人文色彩、深切为民情怀的特色关爱品牌,以实际行动当好儿童的引路人、守护人和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