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诉孩子,科学是件好玩的事

作者:口述/唐立梅?采访/风清
家叙家议 2022-01-25 15:26:53

女儿6岁,刚上幼儿园大班。像许多孩子一样,女儿爱动画、爱游戏、爱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常有人问我:科学家带孩子是不是更严格?恰恰相反,我更放手,希望给孩子365体育足彩,的自由。自由不是放任,是独立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的品格,今后成长中就不会过分依赖他人,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


捕获.PNG

唐立梅?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博士,国内首位兼具大洋深潜和极地科考两项经历的女科学家。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


鼓励好奇心,和女儿彩虹“探秘”


我是应试教育的既得利益者,靠考试改变了命运,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其中不乏迷茫与焦虑。我希望女儿这一代活得更轻松,更关注生活本身和自然的美好,不用特别“卷”,因此我对女儿的教育没有很强的目的性,一切顺其自然。

孩子们都有好奇心,女儿也一样。最近女儿对彩虹发生了兴趣,绘本上彩虹弯弯,有着美丽的弧线和绚丽的色彩,但“彩虹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帮女儿找到彩虹的“秘密”,我特意带她到街心广场观察喷泉。喷泉喷出的水滴散落在阳光里,呈现出色彩缤纷的光芒,女儿惊喜地叫道:“妈妈,我看到彩虹了!”我趁机给她解释:彩虹就是水滴在阳光折射下产生的。也许她并不理解“折射”的概念,但我相信彩虹出现的那一刻她一定不会忘记。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有好奇心才有探究欲,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求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

彩虹“探秘”后,女儿又意外认识了“反射”现象。那天我在阳台,手机屏被阳光照射,反射光投到了屋里的墙上,女儿好奇地问:“妈妈,这里有光!是手电筒吗?”我拿着手机变换着角度:“看,这是太阳的反射光,跟手电筒不一样,手电筒自己会发光,手机却不能。就像月亮,月亮本身不发光,因为反射了太阳光,人们才看见了月亮。”有了之前的“折射”概念,女儿似乎听懂了。

女儿爱画画,有不同颜色的彩笔。我用女儿的彩笔蘸上水,涂在纸巾上,为她做毛细现象演示。不一会儿纸巾洇湿了,色彩开始蔓延,形成了不同的彩条。女儿觉得很神奇,“像变魔术!”纸巾晒干了也舍不得扔,保留了很长时间,后来又自己动手做了几遍,牢牢记住了“毛细现象”。一次路过低洼地带,看到一面墙壁湿了半截,女儿说:这是毛细现象!

到了秋冬季节,树叶有红有黄,女儿的问题又来了:秋天的叶子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冬天为什么叶子就掉了?……不管女儿提出怎样的问题,我都认真解答,并与她展开成人间的探讨。女儿知道自己的提问有价值,无形中受到了鼓励,因此更加爱自然、爱观察。虽然爱自然不一定爱科学,但爱科学一定会爱自然。


享受成就感,不做第一只做唯一


前几天女儿玩彩沙,想建一座城堡,怎么做都做不好。她着急,让我帮忙,我一看,原来城堡内没被沙子填满,所以摇摇晃晃。“你再填点沙子试试?”女儿依言行事,很快就搭起了一座完美的城堡,高兴得直拍小手,声称还要给城堡再建一道城墙。

我一向鼓励女儿“多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扎辫子,让她自己扎,实在扎不好我再帮她修正。我晾衣服,她想帮忙,但晾衣杆太高,她够不着。我教她:“看,可以这样摇下来。”女儿很有兴致,摇下晾衣杆,搬来小板凳,站在板凳上,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晾好,从此她的衣服就自己晾。能独立完成一件事她很开心,也很有成就感。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成就感,成就感就像人生的加油站,能为你补充能量。有时你并不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但一旦你把这件事做成了,并且做到了极致,你就会爱上它。越爱它越投入,越投入做得越好,如此形成了一种正循环。当你做好了这件事,再做其他的事也就有了信心,最终会获得积极的心态。

做事前先思考,但凡遇到问题,我都会问女儿:“想想,该怎么解决?”不光对女儿,对父亲也一样。父亲老了,凡事都依赖子女。但一个人如果缺乏思考,慢慢就会变成从属的人。最近我就常常在想原生家庭的问题。有一个好的原生家庭当然是幸运的,但倘若没有,那就先把自己变成优秀的人,然后再创造一个新的原生家庭,反过来把父母当孩子培养。原来父亲买个菜都要问我,我跟父亲说:“以后千元以下的事你自己做主。”现在父亲许多事自己就能搞定,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自信。人生是一场修行,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学会思考,即意味着成长。

有思考,还要有创新。一次女儿画画,突然就不想画了,神情很沮丧,原来她临摹的画跟原画不一样,觉得自己没画好。我说:“没关系,你可以画得跟它不一样,只要你把它画出来,好看就行了。”女儿瞪大眼睛:“真的吗?我可以跟它画得不一样吗?”“当然可以!”艺术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固定模式,为什么要给孩子限定各种边界?由于不用照猫画虎,女儿不再担心画错,又有了画画的兴致,有时还故意将圆形画成心形,再加一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和想象,每次我都为她的“创新”点赞。不做第一,只做唯一,我希望女儿从小就有“多元”的概念。

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时常反思:一个人如何找到自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我认为不该给孩子打鸡血,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如果都整齐划一,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模子,就成了集体复制,少了主动创新,不利于自由思想的萌发。我们希望孩子爱科学,而科学最需要的就是创新精神。


兴趣是老师,有趣的知识不用灌输


我是研究海洋地质的,当初深潜大洋和南极科考时,女儿还小,即使现在她也不懂科考的意义,但知道妈妈“很厉害”,每次在电视上看到“雪龙”号都兴奋地问:“妈妈,这是你坐过的船吗?下次你能带我一起去南极吗?”

在女儿眼里,妈妈的经历就像一场奇妙的旅行,充满了冒险与奇遇。我给她讲科考中的故事,神秘的海底世界、可爱的南极企鹅、美丽的极地风光……她听得很入迷,又担心“鲨鱼会吃掉小鱼吗?”“企鹅在雪地里会不会冷?”女儿爱看动画,总爱把故事中的情节与动画联系起来。

“厉害的妈妈”令女儿很崇拜,每次我做直播或PPT时,她都是乖乖地自己看绘本或动画片,因为“妈妈工作时是不能打扰的。”有时她也学妈妈,用文件夹当笔记本电脑,坐在小凳上,小手敲着虚拟键盘,飞快地打着字,煞有介事的样子。

因为职业关系,家里收藏了许多矿石标本,有水晶,有玛瑙,看起来闪闪发光。女儿从小就喜欢亮晶晶的东西,五彩斑斓的宝石是她的最爱,一块石头能玩半天。看她饶有兴趣,我就给她讲一些矿石知识,比如花岗岩地板中有些彩色条纹,我告诉她:“白色的是斜长石,肉红色的是钾长石……”开始她记不住,但说多了也就记住了,现在女儿已经认识很多石头了。

周末的时候,我会带女儿一起爬山,顺便带着地质锤,做野外地质考察。山上有各种各样的岩石,女儿像进了一座天然的岩石宝库,兴奋地叫着笑着。看大人拿着锤子敲,她也拿着自己那把特制的小锤敲,还把自认为好看的石头拿来问我:“妈妈,这是什么矿石?”一天下来,兴致勃勃,也不喊累。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知识不用刻意灌输,孩子会主动吸收。想让孩子爱科学,就要让孩子知道:科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虽然有意无意带女儿触摸了科学的大门,但我不会“绑定”她今后的人生,只是希望她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奋进的精神,这也是我成功的“法宝”。前不久我刚刚被授予了“杭州博士后全球引才大使”称号,非常荣幸。我喜欢浙江,喜欢杭州,喜欢浙江人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遍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我想把这种精神带到女儿的教育里,和女儿一起进步,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