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务活”入新课标,孩子们争当劳动者

家叙家议 2022-09-20 15:22:01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9月开学就执行了,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炖汤、种菜养禽、维修家电……从2022年秋季学期起,多种劳动技能纳入课程。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劳动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是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一大变化。网友纷纷感慨小时候的劳动课又回来了!

为响应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劳动中以食启智、以食树德、以食育人,用榜样力量带动适龄儿童和家庭,全国妇联宣传部指导的儿童美食启蒙行动“小围裙”计划,吸引众多孩子戴上围裙,开始了家务劳动第一课。

在做家务中增长技能、培养感情


“小围裙”里的大成长

口述/颜颜妈?文/胡玮斐


作为“小围裙”计划的劳动小榜样,女儿颜颜的宣传海报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做美食自媒体博主,自编自导自拍视频,开播三年多,获得三百多万关注量。

张颜颜是美食博主、劳动小榜样


颜颜自小动手能力很强,被家中的烟火气围绕,总是想自己动手做美食。一来二去就跟着学会了家常菜,还有小甜点。我们是她忠实的粉丝,每次都对她的厨艺给予肯定,她制作美食的动力更加足了,还不断挑战尝试新的种类和做法。这个时候学校也开设了厨艺兴趣班,颜颜也是第一个报名参加。

2020年疫情居家期间,颜颜开号当上“美食博主”,从此一发不可收。视频从最初的几百个点赞开始,逐渐上升。一个月后,她自创的鸡胸肉夹芝士视频点赞破万,粉丝涨了好几千。

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颜颜就把自己关进厨房里,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视频拍完后,她还把成品或失败的半成品端出来,让大家共享。有一次,颜颜做糖饼失败了,但我们都夸那些未成形的糖饼好吃。在大家的鼓励下,颜颜一遍遍地试,反复做了十几次,我们全家也跟着吃了一个多月的糖饼。最后,她终于做出了成形的糖饼,欢笑声中,全家人的心里都甜滋滋的。

“做美食,是享受成功与快乐的过程。上传视频是为让大家一起分享快乐。”这是我们全家的共识。直到有一天颜颜同学妈妈给我说颜颜“火”了,我才知道,孩子已在“美食江湖”小有名气了。

颜颜的双手经历过制作美食过程中的烫伤、刀伤、砸伤等,这些都磨炼了她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放弃的品德。

有一次,她用了三天时间拍摄古法制作葛根粉,可谓“历尽艰辛”,仅给葛根去皮就花了三四个小时。看着颜颜拿着刨子、菜刀又刨又砍的,家人们胆战心惊。姥爷说:“要不我替你给葛根去皮吧,反正也没有人看见。”颜颜说:“我不骗人,我得自己来。”好不容易把葛根去掉皮,榨汁又是道难关。颜颜拿着菜刀一下下地剁葛根,把手砍麻了,菜板也砍坏了。经过榨汁后的沉淀、晾晒、烘烤等程序,葛根粉在最后关头宣告失败。但这条视频却收获了六千多万浏览量。颜颜的美食视频,有相当一部分是“翻车”现场,但许多朋友都爱看,也许大家从视频中感受到的是孩子做事的认真和执着。

学做美食,让颜颜学会了面对失败,也感受到支持的力量。父母给了她足够的空间,让她去发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自己在厨房里忙活,偶尔能听见客厅里爸爸妈妈看电视聊天、嗑瓜子的声音。那时,她就特别安心、踏实。孩子在学做美食的过程中,365体育足彩,地感受到了通过美食联结的家人感情。

在颜颜劳动教育的路上,学校和老师也功不可没。班级主导师王倩倩不仅不觉得颜颜做饭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还跟着她的视频学做美食,给了孩子很大激励。王老师是数学老师,六年级下学期正好教到“比例”,她设计了一次周末实践活动,按比例调制果汁。她和颜颜远程配合,用水果榨果汁,计算出汁率,再用不同类型的纯果汁比例配混合果汁,然后通过改变配比来调制不同口味。

这个将劳动实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颜颜在同学们中更成为“小美食家”。有的同学想品尝她做的美食,有的咨询视频剪辑技能,还有的看到颜颜手上贴着创可贴,打趣地问是不是做饭受伤了。目前,她已经接待过第一批“品食”同学啦,在同学们品尝劳动成果的欢声笑语中,她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这个暑假,颜颜小升初结束,我们一家应邀参加“最强小孩”节目的拍摄。拍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搭帐篷、整理内务等,考验生活自理能力,更少不了颜颜拿手的“做饭”。

之前我们觉得这些都是我们家孩子个性化的成长,随着新课标的发布,我们意识到原来这是未来的教育要求,希望孩子们跟颜颜一起行动起来,在劳动教育中成长为生活主人、时代新人。


厨房里藏着最美时光

文/杜莹


小满上小学六年级了,她放暑假后,我们说好一人负责一天的早餐,昨晚已经商量好了菜谱,今天她是值日生。

小满在做美食


小满从冰箱里拿了昨晚吃剩的饺子,从油瓶里倒了些油,麻利地给饺子刷了层薄油;又从储物的木盒子里掏出两条地瓜,用小板刷在水龙头底下细细地刷干净;回头从陶罐里摸出根年糕,沥干水切成几块。然后把这些准备好的食材前前后后装进空气炸锅。家里的空气炸锅是朋友送的,我不同意她单独使用煤气,因为有了这个新装备,好像突然开拓了她的厨艺领域。

小满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让她呆在厨房里,很多食物便是她的天然玩具,连刀叉这些危险品我也没有特别束之高阁,而是手把手教她怎么用,当然也严肃警告过她,哪些情况是危险的。厨房其实是一个蛮好的教学场所,又自在又方便还不用额外的花费。春夏秋冬都会有不同的应季食物,我告诉她大自然有着自己的时间密码,敬畏自然才能更好享受自然的馈赠。而大自然也是最厉害的艺术家,各色各样的食材有着好看的颜色和五花八门的形状,你知道苹果横着切开有什么?是闪闪的星星。紫甘蓝对半切开藏了什么?有一根大大的树。你知道紫红色的火龙果要是榨汁和面蒸出来是什么颜色?是漂亮的肉粉色……

厨房还是一个自由创作的场所,食材的色香味组合,食器的选择搭配,食物的摆盘装饰,这些有着无限组合的小小创作,总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美感体验和身心愉悦。食物之美是日常细细碎碎生活给予的珍贵回礼,大多数人的生活大抵是平淡寻常鸡毛蒜皮,但是普通的东西也可以经营得活色生香。温柔平和地好好生活,不时给自己寻找快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大口大口吸饱养分,这样才能拥有在滚滚红尘里打拼的动力。

所以,厨房真的是个宝藏,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有着最美的亲子时光,积蓄着绵绵不断的力量,还有着家人之间温暖的爱和包容。

小满从小就知道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妈妈是辛苦的,因为她亲身体会到了夏天站在炉灶旁的汗流浃背,剥洋葱时酸辣的眼泪,处理鱼鳞时不小心被刮伤的皮肤,被爆起的油滴溅到的刺痛……妈妈并不是不知疲倦的机器人,是对家人的爱让妈妈变成了不起的魔术师。小满开始做饭,我和她爸爸都觉得很快乐,尤其是假期,隔三差五我就能当甩手掌柜,除了可以偷懒,被孩子照顾的感觉真是很奇妙呢。

我教过她做水蒸蛋,打散后要加温水,这样子蒸出来的蛋才能跟镜面似的,她照样画瓢,做得像模像样。“妈妈,端水蒸蛋的时候我忘记戴隔热手套了,被烫了下。”她突然叹了口气说:“妈妈,你也常被烫到吧?”我点了点头,“厨房里干活,总是难免的。”

小满点了点头,又说道:“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其实做起来也是蛮辛苦的。做饭是,打扫卫生也是。昨天我帮外婆吸尘,外婆说要把踢脚线缝里的灰尘吸掉,我觉得很简单,但是还没把客厅吸完就觉得好累啊。”

“那后来呢?”“后来我和外婆轮着吸,我跟外婆说了,下次吸尘记得叫上我。”我听了觉得特别开心,用力抱了抱她。每个人除了爱自己,也需要学会爱别人。而培养爱别人的能力也许可以从做家务开始,孩子大概先要体会父母的辛苦,才会心甘情愿地为父母分担,而一个家是需要每个成员的付出和分担的,孩子也一样,她也希望这个家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好好生活也是一种竞争力

文/钱志亮


钱志亮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安康成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不久前,“教育部要求9月起中小学生要学煮饭”的新闻引起热议。按照新课标,课程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新课标不仅涵盖了各类生活场景,还提供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劳动实践。将技巧、技能、科技实践活动等内容结合起来,劳动的概念更加完整。课程安排是渐进式的,逐步提升技能,比如一二年级择菜洗菜,三四年级煮鸡蛋煮饺子,五六年级煎鸡蛋炖汤,初中设计三餐食谱。

通过劳动课,尤其是家务劳动,孩子锻炼的是好好生活的能力,而这项能力是他们未来幸福的关键,由此开启他们做该做的事,担该担的责任。有很多智慧的父母,在执行新课标前就早早把家务列入了自家的教育清单。


家务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一直以来,我们对孩子的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重视不足,好像在等着孩子成人后无师自通。可事实是,如果这么发展下去,孩子成年后的独立生活能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糟糕。这几年居家生活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暴露出一些年轻人在生活方面的短板。前段时间,上海某超市的一位店长讲述了疫情中自己接到的电话,有些年轻人因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家里连锅都没有,只能成天吃泡面饼干。

房间是杂乱无章还是干净整洁?一日三餐是敷衍对付还是用新鲜食材认真煮饭?这些事情能折射出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朱光潜说: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好好生活。

孩子的成长应该与真实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情感紧密联系,看到妈妈做饭忙不过来,挽起袖子,帮忙洗菜;看到爸爸上班辛苦,主动去厨房给爸爸倒杯水;看到奶奶拎不动购物袋,赶紧上前帮忙。就像曾国藩在家训中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孩子早早地参与家务劳动,就是在培养孩子好好生活的软实力。


会做家务的孩子更优秀

从调查到观察,我们发现,会做家务的孩子,不管是性格特质还是学习成绩、职业发展,都会比较优秀。究其原因,首先是家务劳动帮助孩子动手能力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大脑发育;其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照顾自己,不事事依赖父母,培养了独立性;三是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渐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自我价值感增强;最重要的是,在家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能够体会到父母的不易,懂得珍惜与感恩。

学会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想要培养孩子对家人的爱,可以从体验家务劳动辛苦来体谅和理解父母。家务劳动也是培养孩子勤勉、耐心、脚踏实地、细心、有条理等品质的好机会。会做家务的孩子不论处在怎样的境况下,都能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再大的难关,也会用开阔、泰然的心态去面对。

许多家长不怎么让孩子做家务,理由很多,无外乎这几种:一是怕麻烦,“孩子做不好,还不如我自己做”;二是舍不得,“大人做不就行了,一个小孩子让他干什么活”;三是认为学习最重要,“孩子只管学习就好了,家务不需要他做”。若因为这些原因而切断孩子学习做家务的机会,会导致孩子今后生活习惯不好、自理能力缺失、劳动意识淡薄等。

其实孩子是非常乐意做家务的,这源于天生的好奇心与模仿力。在孩子学习和摸索着做家务的过程中,需要父母足够耐心包容、不怕麻烦地陪伴、引导和鼓励。把做家务变成一项有意思的亲子活动,从父母陪伴着孩子一起做,慢慢过渡到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主动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