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有所信,尽力推进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进程

巾帼风采 2022-09-20 16:06:34

她是一名律师,在推进我国卫生健康法治建设进程中倾心尽力;她也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在前辈革命精神的激励下活到老奉献到老。

缅怀革命先烈,凝聚奋进力量。2022年7月1日,郑雪倩参加了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组织的活动,在李大钊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作为有着46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满怀激情地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不忘初心!继续奋进!永远奋斗!”


郑雪倩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传奇祖父,激励后代奋进


在郑雪倩眼中,父亲郑梦溪是典型的“老革命”,而在父亲口中,祖父郑耀南的经历更加堪称传奇。


郑耀南是山东省掖县西障区郑家村人。他早年受大革命的影响,逐渐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彻底担负起革命的重担。1928年6月,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学为掩护,积极发展党员,从事党的地下活动。1930年秋,中共掖县县委在郑耀南家的南屋秘密成立,他当选为掖县县委第一任书记。


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兴起。郑耀南等人在平里店一带组建了“人民抗日义勇队”。随后,又成立了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郑耀南任支队长,成为抗战初期胶东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最大的一支抗日武装。


1939年3月,郑耀南奉中央电令赴中央报告工作,行程数千里,10月到达延安。1940年1月,进入中央马列学院学习。由于长期艰苦转战和长途跋涉,郑耀南脊椎出现疾病,1946年2月病逝,安葬于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新中国成立后,原政务院寻找烈士亲属,根据政策要将郑耀南的妻子和子女接到北京居住、就学,由国家分配住房给予生活补贴。经过商议,作为长子的郑梦溪表示,新中国百废待兴,不能给党和国家添麻烦,自己可以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此后,一家人从未领取抚恤金,从不以烈士后代自居,甚至很少提起。


郑梦溪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长期从事军队安全保卫工作。1959年进入解放军总政治部一处工作,1986年去世。直到相关历史档案解密,郑雪倩才知道,父亲是首次核试验“21号任务”保卫保密小组成员。


“不要以父亲的影响、功绩作为资本,应该以父亲为榜样激励我们前进,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郑梦溪曾经和弟弟妹妹说过的话,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女们。郑雪倩和弟弟妹妹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忠职守,各有所成。


如今,郑耀南的故居是山东莱州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郑雪倩及家人三次去延安,两次回老家纪念祖父。她曾在文章中写道:“前辈们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革命事迹是我们拼搏前进的力量。我们一定不辜负你们的嘱托和期望!”


敢担当勤学习,跨界填补空白


受父亲影响,郑雪倩小时候最渴望穿上绿军装。后来她如愿以偿,入读军医学校,成为一名女兵,20岁光荣入党。有一次,她参加部队举办的法律学习班,对法律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通过自学获得法律专科文凭。1987年,她转业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法律工作室,开始接触医院合同审核和诉讼案件。


郑雪倩表示,她从父亲身上继承了敢担当、勤学习的品格。面对医疗法律这个全新的领域,她的态度是“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她边工作边学习,不仅拿下了律师资格证,还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医疗改革,她担任改革处处长,完成了一系列改革难题,逐渐成长为懂医疗懂法律懂管理的跨界人才。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比起其他领域,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相对滞后,专业法律服务人才更是缺乏。要有人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同行、同事眼中,郑雪倩是“最合适的人选”。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所长,郑雪倩辞职创立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没有启动资金,她向亲友借款;租不起写字楼,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时提供办公室给予支持。律所专攻医疗卫生纠纷,填补了当时法律服务市场的空白。郑雪倩及团队代理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案件,涉及大额医疗赔偿、患者隐私权、药物不良反应等。


结合工作实践,郑雪倩认识到,医护人员需要提高法律意识,医院也要制定防范风险的规章制度。于是,她在办案之余为医护人员进行普法,从患者知情同意的重要性,到病历书写的规范,再到超说明书用药如何避免风险……她讲的内容贴近日常医疗工作,受到医护人员的欢迎。最多的时候,她一年讲了百余场。


如今,很多医疗机构已经将定期接受法律培训纳入医护人员的年度考评项目。华卫律师事务所也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卫生法律服务事务所。


从2018年开始,华卫律师事务所推出手术律师见证服务。对于疑难重症及存在重大风险的手术,律师作为第三方提前介入协助沟通,让医患双方在法律框架内确认、理解风险。比如北京协和医院,每年律师见证的手术就超过300例。近几年,律所服务的所有医院中仅有一起事后发生纠纷。


活到老干到老,守望健康中国


郑雪倩为医疗养老机构进行法律培训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年逾花甲的郑雪倩以祖父、父亲为榜样,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她深知医护的难,也理解病患的苦。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如果能从法律和制度入手,可以从根本上缓解医患矛盾,减少纠纷的发生。


医疗纠纷案件主要分为医疗过失和非医疗过失两种。医疗技术水平的局限、患者体质特异以及新发疾病等属于非医疗过失,医院是没有责任的,患者及家属承受了痛苦和损失,却没有相应的救济途径,很容易产生矛盾。


郑雪倩呼吁针对非医疗过失建立医疗风险基金,发挥保险机制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第三方赔付作用,从而保障病患的权益。《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基本医疗卫生和健康促进法》采纳了她的建议,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完善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作为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法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郑雪倩承担了医院法律顾问制度研究、公立医院改制规范研究等国家级课题工作,参与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药师法、远程医疗管理办法等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起草工作。


2003年非典期间,郑雪倩带领团队多次奔赴医院,以法律专业知识服务一线医护人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是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中唯一的律师代表。那段时间,专家组微信工作群总是响个不停,小到要不要公布感染者居住小区,大到立法问题,每天都需要专家们分析研判、提出政策建议。


运用法治思维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多方面法律问题,律师往往能提出更接地气的解决方法,更具可行性。郑雪倩迅速组织团队编写了《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法律指南》,为全国各级医院送去“及时雨”,随后又紧急制作《全民防控新冠肺炎法律导读》,为抗疫提供法律指引。2021年,她被司法部评为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离不开法治保驾护航。从女兵到医院管理者,从专业律师到卫生法律专家,郑雪倩的人生不断蜕变、拓展,一路见证和参与了卫生法治的发展和完善。她说:“心有所信,就会眼中有光。要活到老、干到老、奉献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