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居民当家人,“钉”在社区16年全心全力践使命
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委会是上海第一个、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由居民自发建立的居民委员会,党总支书记徐丽华扎根社区16年,打造出党建引领旧区改造的“宝兴样本”,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上海金陵东路,一条贯穿南北的旧式里弄——宝兴里,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了一百多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宝兴里居民自发成立了上海第一个、新中国第一批居民委员会。2006年,当徐丽华在党员父亲的影响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考社区工作者时,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钉”在社区一干就是16年。2009年,她调往宝兴居委会工作。
徐丽华 上海市黄浦区外滩街道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获评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
以心换心,把居民当亲人
徐丽华经常说:“我在社会的最基层工作,每天协调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虽然都不是什么大事,却都事关居民生活幸福。让每一位居民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宝兴里二级旧里已有百年历史,街巷逼仄,人口稠密,户居面积平均仅有12.6平方米,几代人蜗居一隅的窘迫并不鲜见。因为房租便宜,这里也成为很多沪漂拖家带口群租合租的栖息地,居住环境存在极大的消防和治安隐患。
在外滩街道党工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徐丽华和居委会干部们螺蛳壳里做道场,想方设法改造居民生活环境。小区晒衣难、里弄暗,徐丽华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为小区安装了灯带晾衣架。为更好地契合老龄居民的生活需求,她多方协调,将老年服务中心拓展成了能喝茶吃饭、中医理疗的老年日托所。她还发起“马桶工程”,安装充电桩,建造儿童乐园和露天小影院,绞尽脑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尽管徐丽华使出了洪荒之力,但老弄堂在硬件上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待,“走出弄堂是外滩的高楼大厦,回到家中还要拎马桶”,住在城市洼地,宝兴里居民的心理落差感强烈。
2019年,居委会成立70周年之际,市里要以宝兴里为起点推动旧改加速度。区建管委、旧改办等七人组成临时党支部,徐丽华被任命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然而,第一次开旧改征询会议时,大家争论激烈,是去是留意见纷纷,诉求心愿多种多样。
“做饭难、上厕所难、洗澡难,这样的房子待着不舒服。再如何更新改造,也难以彻底改善。”每天,她都要给居民做大量的解释工作。弄堂地方小,就站在室外的绿地里谈,居民们一拨一拨地过来,徐丽华常常从早谈到晚,有很多次嗓子哑到发不出声音,但还是要不断地讲,对居家老人“敲开门、面对面、细细谈”,对外来人员“连上线、键对键、精准推”。居民们只有充分理解政策,才能配合旧改搬迁。
面对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拒绝沟通的居民,徐丽华发扬钉钉子精神,绞尽脑汁、不厌其烦地跟居民耐心细致交流,从站在门口谈,到坐在客厅谈,推心置腹地了解居民的难处,调动一切资源尽量解决合理需求,最终取得居民的信任。“只有把居民当亲人对待,将心比心,才能以心换心。”徐丽华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正值宝兴里签约搬迁的关键期,这对徐丽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由于旧里进出人员杂、弄堂四通八达、基础设施薄弱,疫情防控难度很大。徐丽华带领社工夜以继日开展地毯式排查。
针对旧改征收中人员来往多、流动频率高的情况,徐丽华摸清收尾地块人员底数,将不必要的道口封闭,对必须开放的道口加派安保力量,并会同物业、保安等严格落实封闭式管理;对未搬迁的住户进行逐一排摸,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信息;对已经搬走的住户,也联合征收事务所做好消杀封门等后续工作。
搬迁过程中,许多居民因为疫情暴发、小区封控无法找到过渡住所,搬迁进度一度停滞。徐丽华和街道干部一起跑中介、找房源,挨家挨户解决租房问题。为了妥善安置一对年近七旬的老夫妻,徐丽华先后七次跟着中介去看房源,最终找到了让老人喜笑颜开的房子,老人感慨说:“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未必能做到如此这般细心、耐心呀!”
旧区改造这个大难题,在政府的为民梦和居民的搬迁梦同频共振下,奇迹般地被跨越了。宝兴里仅用半年就实现了1200多户居民100%自主签约、自主搬迁,这是旧区改造少有的速度和质量。居民们搬离之后,很快拥有了自己理想中的房子,实现了他们多年来的居住梦想。
贵在得法,群众工作是门大学问
2021年6月16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365体育足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在上海举行,在“启航梦想 见证奇迹”主题演绎环节,徐丽华和大家分享了她和居民的故事。
70年前,宝兴里的第一代居委会工作人员,不仅创造了“申城第一居委”这段被人津津乐道的佳话,还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五心精神”:恒心、耐心、决心、虚心、雄心,成为宝兴居委会的精神内核。70年后,岁月更迭,薪火相传,在宝兴里旧改中,徐丽华带领基层党员干部探索出群众工作“十法”,即一线工作法、精准摸排法、党员带动法、危中寻机法、平等交流法、循序渐进法、钉钉子法、换位思考法、组合拳法、经常联系法,并在全市进行推广。
徐丽华常常提到“党员带动法”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宝兴里1136证居民家庭中,有72名党员,人数不多,但作用却很大。当少数人认为闹一闹总归有好处,做钉子户总能发财的时候,党员总会在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去解释政策,帮助居民解开内心的疙瘩。
又如“危中寻机法”,徐丽华深有感触,“如果不是因为疫情防控,邻里之间几乎是陌生人。现在通过服务每家每户,居委会对各家的情况都很熟悉,真正做到了一户一案。我们还发动很多年轻党员做‘大白’‘小蓝’,这何尝不是‘危中寻机’呢?”
做好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各家各法,没有定法,贵在得法。2021年6月16日,徐丽华在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向200多位各国使节讲述上海城市更新的故事,感染众人。“现在经常有单位和个人前来学习‘十法’,但学无止境,我认为‘十法’应该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待新宝兴里建立起来后,新的小区管理模式和现在的管理模式又不一样了,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从“五心”到“十法”,无疑是以宝兴居民区党总支干部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人民至上服务为民生动实践的见证。
扎根基层,守正创新传递温暖
徐丽华(左一)向到宝兴居委会参观学习的来宾介绍宝兴里的发展历程
徐丽华是社区人人称道的“居民代言人、政策传递者”。
二级旧里旧改完成后,徐丽华的工作非但没有结束,还面临新的挑战。对因旧改产生的人户分离,党员应该如何管理和服务?仍在辖区里的商品房、商业楼宇还涉及2000余人,人员构成复杂,居委会又要如何创新管理模式,在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如何做好防控?
在区委组织部和外滩街道党工委指导下,徐丽华带领党总支按照“分手不撒手,党员管理不缺位;离开不离心,党员教育不断线;联系不断档,党员服务不打烊”的工作思路,大胆创新,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落实。
为了加强迁出党员对宝兴里的归属感,徐丽华别具匠心推出“2+X”特色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初心日”“使命日”,以及人户分离党员“回娘家日”活动,使宝兴里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来自宝兴里娘家的牵挂和温暖,如此更加坚定初心使命,更好传承宝兴精神。每次“回娘家日”活动时,不少党员早早从城市的各个角落赶来,帮着徐丽华组织张罗,大家像亲人一般唠家常、诉衷肠。
徐丽华还密切跟踪部分迁出党员的残疾保障、帮困救助事务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高龄卧病在床的老党员,徐丽华每逢年节便组织党员干部带着米面粮油等抚恤物资前去探望,让老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始终如一;对年轻党员,徐丽华往往有针对性地转发生动活泼的视音频学习材料,不让任何一个党员掉队。
徐丽华扎根社区、追光奉献16载,她做旧改攻坚的“领头羊”,当居民的“主心骨”,做党员群众的“贴心人”,带领社区居民奋力书写追求美好生活的精彩故事,她是无数基层工作者的缩影,相信宝兴里未来会更兴旺、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