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莉:开学第一课 法治相约少年的你

巾帼风采 2023-09-21 16:07:08

“功夫在案外”,是山东省菏泽市中级法院少年庭庭长、全国三八红旗手于莉的经验之谈。她积极推动帮扶教育向法庭外拓展,司法服务向预防延伸,用法治守护未成人健康成长。

建议封面 (2).jpg


开学季到来,山东省菏泽市中级法院少年庭庭长于莉比平时更忙了。除了日常开庭,她身为多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还要走进校园进行普法宣讲。“近年来,除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孩子受伤、离婚争夺子女等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民事案件也都由少年庭审理,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是我们当前及今后工作的重点。”采访一开始,于莉便滔滔不绝地谈起了工作,对未来充满期待。


简单案件,深感责任重大

大学毕业后的于莉进入基层法院工作,一步步从书记员成长为法官,她负责审理的是民商事案件。2008年,她进入菏泽市中级法院工作。也许是她那张笑容可亲的娃娃脸,让领导看出她和青少年打交道的潜质,便让她试一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先给你一个简单的案子。”

小章是一名高中生,暑假期间回到村里。已经成年的远房表哥弄了一辆摩托车,带小章一起玩。直到坐在后座的表哥抢了路人的包,催促他“快开”,他才意识到有问题,但又觉得有些“刺激”。案发时,他和表哥已经实施了6次抢劫,还造成一名路人轻伤。小章被一审法院判处6年有期徒刑。

去看守所与小章会面时,于莉看到的小章是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他戴着方框眼镜,脸上长着青春痘,交谈时不安地抠着手指,眼神中全是懊悔和迷茫。经过审理,一审的判决没有问题,二审维持了原判。“一个简单的案子”便多了一个少年犯,于莉深刻认识到办理未成年人案件责任重大。

像小章那样懊悔和迷茫的眼神,在此后的审判过程中,于莉也见过很多次。“犯罪动机不明确,通俗来说就是稀里糊涂犯了罪,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一个特点。”

遇到这样的案件,于莉都会竭尽所能,在法律范围内为受害者争取赔偿,为侵害者争取宽大处理。然而,谅解代替不了教育,同情代替不了惩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光靠审理过程中的释法说理远远不够。于莉渐渐明确了少年庭的工作方向,将帮扶教育向法庭外拓展,司法服务向预防延伸。


帮教暖阳,照亮自新之路

让犯错的孩子充分认识错误,获得感化与教育是于莉的工作重点。高一学生小刚出于义气帮同学“出头”,造成了校园暴力伤害案。于莉多次前往学校调查,得知被告人小刚成绩优异,是因一时冲动参与聚众斗殴。事发后,小刚陷入自我谴责,常常以泪洗面,写了好几封道歉信和悔过书。

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及小刚的悔罪赔偿表现,于莉作出了缓刑判决。小刚可以重新回到学校,只要在缓刑期表现良好便不用服刑,根据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制度今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然而,小刚拒绝上学,天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愿与人交流,父母对此一筹莫展。

得知这一情况后,于莉多次和小刚促膝长谈,慢慢了解到他的真实想法。小刚一直被愧疚和自卑折磨,不愿意回到原来的学校。随后,她联系到百公里外的一所学校,说服校长接纳小刚,让小刚转学开始全新的校园生活。小刚走出了心理阴影,顺利考上大学。“他被大学录取时,我特别激动,就好像是自己的亲人考上大学一样开心。”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罚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是审理的难点。多年前,中专生小泽听信他人的蛊惑,认为找几个同学办理信用卡可以挣零用钱,便将同学的信用卡信息提供给诈骗团伙使用,得到130元。小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对案件进行深入了解后,于莉认为不能机械地仅就行为进行判断。小泽贪图“零用钱”才造成未预料到的后果,没有诈骗的主观恶意,有罪但罪不至此。二审改判小泽缓期,他在缓刑期间表现良好。“今年我们去做回访,小泽已经结婚,孩子都快出生了。”于莉欣慰地说。

于莉用心用情办理每个案件,失足少年从稀里糊涂犯罪,到明明白白改正,再到堂堂正正做人,都有了光明的未来。经她审理的500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至今无一人再犯。她为每一个判处缓刑的少年犯建立回访档案,先后帮教少年犯90余人,有30人返校,12人升入大学,40多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普法清风,吹拂少年心扉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比惩罚更重要。于莉介绍说,菏泽市的各级法院先后建立了多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趣味答题、情景互动、游戏体验等形式进行生动的普法教育。一方面“走出去”送法进校园,目前已进入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课180余次,平均每年受教育师生达12万人次。另一方面“迎进来”开展法院开放日,邀请师生旁听案件审理50余次,指导学生举办“模拟法庭”30余场次,受到教育的学生多达60余万人次。

“哪怕有一个孩子听进去一句话,我的工作就是有价值的。”于莉一直保留着一封匿名感谢信。信中写道:“三年前,我在学校听了您的普法课。您讲了一个校园斗殴的案例,提醒我们所谓的帮朋友,很可能会害人害己。就在前几天,我答应了一位‘小弟’,周末要去为他出头……”听了普法课后,来信的孩子及时“毁约”远离危险行为,后来还考上了大学。

普法需要贴合实际,于莉便研究各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用生动的案例再次强化课本上的知识。互联网的发展,让她找到了新的法治宣传新模式。她通过大众网、新浪网、快手等新媒体,针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提高青少年安全防范意识进行直播宣讲,有效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了帮助学校解决涉校安全难点问题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于莉推动法院在职业学校内建立“校园安全先议办公室”,设置权益保护、协助管理、分级保护等内容,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评估,分类分级采取不同程度的矫治措施,为不良行为按下暂停键。

微信图片_20230517135308.jpg于莉采取互动式普法,寓教于乐


健康成长,法律引导家教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之后,菏泽市中级法院先后指导全市法院成立8个家庭教育指导站,把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融入学校社会协同共育大格局。

2023年2月寒假结束后,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小花没有返校,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小花是一名15岁的聋哑女孩,父母离异,父亲在外打工,平常由老家的祖母和二伯抚养。寒假期间,小花父亲回来过年,竟然为小花定了一门亲事。既然小花要“嫁人”了,父亲也不再让她上学。

班主任立即把情况反映给驻校法官,法官收到线索之后,积极联动妇联、公安等单位,赶往小花家中了解情况。原来,小花的父亲觉得小花有残疾,早点嫁人今后的生活才有保障。经过众人多次释法明理,小花的父亲依然固执己见。为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法官征求小花和其二伯的意见后,指导其二伯以亲属身份,向法院申请撤销小花父母的监护资格。

受到法律震慑,小花的父亲解除了小花的婚约,小花得以重返学校,她的父亲也参加了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于莉认为,审理涉未成年人的365体育足彩,案件时,家庭教育指导令要应发尽发。少年庭的法官应该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环节,找准工作结合点,深入开展家庭教育普法宣传工作,并立足个案特点与学校共同制定指导方案,引导父母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弘扬良好家风。

随着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关注,菏泽市中级法院持续和妇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合作,不断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模式。于莉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全力以赴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以专业的精神、法治的力量、司法的温度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