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兔”落月时梦想也有了落处

巾帼风采 2024-11-26 15:49:21

image.png

张艳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航天电机研发正高级工程师,嫦娥三号高频旋转变压器研发团队的主管设计师兼负责人

“小辰,你看,这就是月球车,上面有14台电机是妈妈设计的,现在在月球‘上班’呢。”电视里出现月球车画面时,张艳丽眼疾手快地向儿子小辰介绍着。

“我给儿子取名小辰,星辰的辰,因为他出生在我为深空探测夜以继日的工作中,我们的目标就是星辰大海。”张艳丽是一名航天电机研发工程师,她设计的产品应用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六号月球车,火星探测器、空间站和“北斗”系列卫星上。“而后我们还会参与嫦娥七号对月球南极环境和资源的探测,嫦娥八号对月球资源利用的验证……”

张艳丽从小就尤为热爱国防事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电科二十一所,专门参研军工、航空航天电机。

“哈工大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前者强调要有明确的规格和标准,后者则要求在达到标准的过程中要下足功夫,确保功夫到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拼就对了!”2009年,28岁的张艳丽承接了嫦娥三号月球车项目,任嫦娥三号高频旋转变压器研发团队的主管设计师兼负责人,为月球车设计电机。

什么是电机?它在月球车上面有什么用?张艳丽介绍说:“导航相机和全景相机的天线系统,相当于月球车的眼睛;四轮驱动系统,负责月球车的车轮转向;月球车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需要一套太阳翼帆板,要始终面向太阳,在月球车行驶过程中,太阳翼帆板需要调整角度,这也需要电机来完成。”让这三款电机合为一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充分的仿真分析论证,张艳丽的方案最终被采纳应用,大大降低了研制成本。

“图纸”有了,项目落地还难吗?难!由于月球表面的环境非常复杂,电机不仅要经受高低温差300多摄氏度的考验,还要满足超轻超扁平结构要求,还要考虑到原材料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释放一些污染物。从领下“军令状”之日起,张艳丽就带领团队对新技术、新方案追根究源,逐一突破。记得在项目攻关阶段,为了解决一个重要部件的加工高精度问题,她和车间师傅一直加班到深夜,当问题解决时,大家的手上已是血痕累累,这是无数次更换钼丝留下的伤痕。因为当时条件有限,车间特别冷,洗手盆里的水都结了一层冰,师傅们互相打趣说这样挺好,能镇痛。

经过夙夜匪懈的奋战,科研团队成功解决了月面极限环境下高频、小体积、高精度、高可靠性正余弦旋转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及精密工艺加工等关键技术。该项目是我国首次应用于深空探测的旋转变压器,最终被提前两个月完成。

image.png

能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力量是张艳丽的一生之幸

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探测器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完美实现了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看着屏幕前玉兔落月的画面,张艳丽笑着笑着却哭了。

一次,张艳丽在车间通往检测室的路上,远远看到一个佝偻的身影,是当时已年过七旬的老专家朱真木。老先生手里小心翼翼捧着一盘电机,张艳丽赶紧跑过去准备接过来,谁料到,她还没伸手,老先生却抱得更紧了,那神情好似别人在抢他的宝贝。满头银发的老先生把电机放到检测设备旁,再用放大镜一个个仔细端详,旁边是一叠叠厚厚的手稿。

张艳丽说,老先生就是最可爱的航天人的真实写照,心怀梦想、饱含热情、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干着世人眼中“惊天动地事”,却是“隐姓埋名人 ”,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就这样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