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卡城市中的非遗文化宝藏地

图秀 2022-07-26 16:35:37

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出无数绮丽灿烂的文明瑰宝,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遗产,穿越时空,让我们在咫尺间感受浩渺历史与文化魅力。

喀什,体验民族特色手工技艺


推荐人/李美?摄影/小强先森

千年古城,既有历史沉淀的沧桑厚重,又有现代发展的活力迸发

“大美新疆”于我从前只在电视中欣赏,着迷丝绸之路历史的我,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喀什,是此次新疆之旅的重要目的地。

这座千年古城,既有历史沉淀的沧桑厚重,又有现代发展的活力迸发。行走在喀什老城,深黄色的夯土还原了新疆大地的颜色,图瓦黄墙呈现出喀什噶尔最原汁原味的纹理。作为传统集市的大巴扎,仍然延续着自汉代以来通商往来的传统,商品货物琳琅满目,看着各色具有当地风情的手工艺品,儿子很是喜欢,问我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一时语塞。于是去到老街——库木代尔瓦扎路,记不住名字不要紧,“手工艺街”的名号就足以让当地人帮你指路。

喀什老城中各色具有当地风情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新疆是歌舞之乡,歌舞都离不开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也成为了维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走在街上,看到年迈的匠人手工制作弹拨儿、胡西塔尔等等,当然也有年轻人在古老的手艺基础上,为乐器赋予时尚特色。有乐器怎么少得了音乐,路边艺人们演奏着美妙的乐曲,还有能歌善舞的大人小孩边唱边跳,更热情地邀请我和儿子加入其中。

同样精致美观又实用的铜器,在喀什也有着千年的传承历史,印象最深的是凯赛尔·吐尔进老人的店,大部分铜器都出自老人纯手工打造,在为我们介绍每一件他的作品时,眼里的笑充满神采。幸运的是,儿子可以在老人身边做几个小时的学徒,打造一件专属于自己的铜制器具。

这条街上还有葫芦雕花、土陶上釉等非遗传承手工技艺留存至今,像是西域文化风俗的展览馆。除了库木代尔瓦扎路,艾格孜艾日克路也值得一逛。

与孩子一同体验喀什不同手工艺的经历,让平时忙于工作的我也感受到了快乐和愉悦,拿着和儿子一起完成的作品满载而归。

泉州,找寻鲤鱼城中的非遗密码


推荐人/李丽?摄影/赵啸飞

泉州凭借“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福建泉州在去年正式“申遗”成为举世瞩目的历史名城,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连年经济总量都是福建省第一名,这里形成了以海洋为底色的独具魅力的闽南文化。在难得的假期,我们一家人一起踏上了去往福建泉州的旅途。

我们率先到了最有名的开元寺,这地标性景点是免费的,寺内有东西两座宝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西塔底下有块“放心石”,儿子赶紧拉我过去摸摸,“妈妈你以后要对我放心一些”,我的心莫名温暖了起来。

这座古老的城市也散发着全新的活力,一些年轻人看中了这里的宜居舒适,选择泉州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基地。小西埕、1915艺术空间等等是街区或老建筑翻新的文化场所,也给365体育足彩,年轻人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场域。走走逛逛总能发现心头好,连平时上美术课都不情愿的儿子,看到一个个风格各异的作品后,都不由得发出感叹。

老建筑翻新的文化场所,给365体育足彩,年轻人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空间

在古城中游览了两天,去了最能体现古早文化的蟳埔村,离城市半小时车程。这个古渔村里,每家每户都在敲海蛎,满满的海腥味也成为了村子特有的“烟火气”。忙碌的身影中大多数是女性,她们身着传统服饰大裾衫阔脚裤,盘头簪花颜色很明朗。我们也体验了一下蟳埔女变装,拍照留念,我那闲不住的儿子一会儿帮我戴簪花,一会儿拿出儿童手表狂拍照,感觉他比我还要激动。

这样一次匆忙的泉州之旅,对于这样一座兴盛于宋元时期的海洋名城,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领略一番,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是一次非常好的非遗文化教育。

巴蜀,沉浸竹编文化享受慢时光


推荐人/文静?摄影/小柠檬

生活在成都,幸福感真的超强,凑上一个闲暇的周末携家人探寻周边的宝藏城镇,已经成了我家的日常。经家人一番商讨,目的地定在了崇州道明镇。从市区驱车出发,不过50余公里的路程,堵车开了两个小时才到。一路上,丈夫生怕小女儿躁动不安,一个劲儿地讲他脑海中有关竹编的常识,勾得两个孩子心痒痒。

道明镇藏在西坝子、无根山、丘陵区与坝区的交界地带,这里气候湿润,多样化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给予了植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千百年来,吸收了大自然的灵气,竹如精灵般茂盛生长。这里的居民依竹而居,以竹为器,世世代代以竹为生,处处呈现出“山上清泉山下流,村村竹树自扶疏”的祥和之景。2014年,道明竹编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进入小镇,以竹编设计的建筑和竹编小饰品随处可见,妥妥的“竹编之乡”。

道明镇上随处可见竹编小饰品

在竹艺村驻足,村中的竹编艺术坊由两套民屋改造完成,里面摆放着不少由竹编编制而成的“老物件”——篓、箕、篼、筛样样齐全,从大到小均由村内手工艺人制作,甚至房屋的包梁,据说都是由村民制作后一条条编制上去。

女儿们最迷的是在竹艺村的“动手”时光,几位老手艺人坐在竹编装置的房屋里,拨弄手中的竹丝、叶丝,几经指间缠绕穿插后,不一会儿就变幻成了茶器、灯饰、棕帽、棕画……

手工与匠心,竹香与木纹,蜀风雅韵中的独有浪漫

女儿们饶有兴致纷纷上手,在手艺老师的指导下也用竹条编了小船和果篮。制作过程中小女儿手虽然划破了小口子,但也丝毫不耽误她“炫耀”自己的作品。

还有竹里,算是竹艺村设计最独特的建筑,丈夫说设计灵感来源于陆游的《太平时》,“竹里房栊一径深”,将诗词转化为空间意境,以川西林盘为生态本底,结合非遗文化和竹编产业,实现了传统非遗的华丽转身。从空中俯瞰,竹里形似无限符号“∞”的造型,既是太极图案的拓扑变形,也对应着一大一小、一水一树,阴阳对偶的文化概念,成为崇州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张名片。父女三人一通操控无人机上天,小女儿见到屏幕里的“∞”,兴奋得跳脚。

在竹里驻足还身心一片宁静

丈夫尤为享受竹艺村中的“慢时光”,手工与匠心,竹香与木纹,笔触勾连、线条转变,是蜀风雅韵中的浪漫。一边的竹编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源自匠人们对艺术的品鉴、对生活的理解、对技法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