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革命先烈的告慰信】马背上的摇篮,用生命守护红色希望

来源:中国妇女作者:?文/本刊记者 王婕
聚焦 2021-06-24 11:18:43

近日,观众们追随着革命历史剧《啊摇篮》,穿越到烽火年代的红色延安,感受那段鲜为人知的儿童保育历史。以丑子冈为代表的年轻保育员们,经受着战争和艰苦生活的重重考验,倾尽全力守护革命后代的真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该剧热播期间,主人公原型丑子冈的女儿、78岁的丑松亮应邀来到中国妇女杂志社,接受本刊独家专访。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939.jpg

丑松亮接受本刊独家专访,讲述母亲丑子冈的革命故事


作为在延安中央托儿所成长起来的革命后代之一,丑松亮是那段峥嵘岁月的亲历者。每天在观剧过程中,难忘童年的珍贵回忆点点滴滴在脑海中重现,常常令她激动不已,泪流满面。

丑松亮动情地说,那段红色历史,对于她和当年的小伙伴们来说永生难忘,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包括母亲在内的保育员们“用生命护佑生命”的大爱无私而伟大,令人敬仰和感佩,那段历史也应当被365体育足彩,人了解和铭记。


写给丑子冈的告慰信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310.jpg

丑子冈将一生奉献给了儿童保育事业(图片作者:王秀敏/千龙图像/视觉中国)


亲爱的妈妈:

我们即将迎来建党百年的伟大历史时刻,您离开我们也已过去近一个甲子。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啊摇篮》,让无数人认识了您和那些平凡又伟大的保育员妈妈们,也带着我们这群从中央托儿所里成长起来的革命后代,重回当年的红色延安,重温那段永生难忘的峥嵘岁月。很多观众都为您和老一辈革命者的无私精神和深厚家国情怀而感动,您们让现在的年轻人看到了烽火岁月中普通人身上熠熠闪光的高贵品质……每当听到这样的评论,我都深深地为您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保育工作者,战火纷飞中,您也是“另一片战场”上英勇坚韧的战士,为守护红色火种而浴血奋战,为保育革命后代倾注全部心血。在您和同志们的辛勤保育下,包括我在内数以千计的孩子得到了精心照料和培养,长大后投身祖国建设,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妈妈,您把全部身心都交付给了党和国家,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保教事业中,几乎没有时间享受家庭的温情时光。托儿所里最多时有500多个孩子,您居然能准确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我想,这靠的不是过人的记忆力,而是您发自心底对孩子们无私的爱……

您说,人这一辈子,要干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干好。随着年岁渐长,我越来越理解了您的选择,也一直不敢忘记您的教诲,一辈子在医疗战线上踏实勤奋工作。我从北京东四妇产医院检验科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为人民服务,直到76岁才从工作岗位上真正退下来。

妈妈,因为积劳成疾,您的生命定格在了58岁。如今,我即将步入耄耋之年,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每当想到您未能感受过这种幸福,便会很难过。从延安走来的那些人,不少陆陆续续都离开了我们,当年和您一起并肩战斗过的保育员们,如今也只有96岁的王茜萍、94岁的寇英娥和86岁的江俊秀三位健在。不久前我见到了她们,身体都还很硬朗。

妈妈,您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勇敢前行,您参与、见证着我国保教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的艰难历程。“一切为了孩子”,是您毕生的追求,也是您终身的践行。您和一代代保教工作者在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我国儿童保教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您们平凡而又伟大。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新时代,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想,您在天有灵若能看到,定会无比欣慰。

妈妈,我们爱您!思念您!

?????????????????您的女儿:丑松亮


告慰信背后的故事


战争年代,无数革命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时刻直面生死考验,孩子却是他们心中的牵挂。无论中央领导人的子女还是烈士遗孤,有的被寄养在老乡家中或被迫送人,有的失联、夭折甚至面临敌人的迫害。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好红色血脉,1940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创建中央托儿所,负责革命后代的保育工作,丑子冈成为第一任所长。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319.jpg

孩子们身上的外套和船形帽是由洛杉矶市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捐赠的(图片选自《洛杉矶托儿所——延安纪事》)


心怀火种奔赴延安

丑子冈190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户贫寒人家,幼年丧父,但要强开明的母亲,不仅艰难地抚养一双儿女长大,还坚持供孩子们读书,这为丑子冈走出家庭、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15岁时,她考入湖南长沙公立医院护士训练班,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后方医院,并随军到达江西。

在那里,丑子冈结识了第五师范学校的校长、党员余家永,共同的志向让二人走到一起,结为革命伴侣。可身处战火硝烟之中,生离死别总是猝不及防地骤然降临,就在他们第二个儿子出生前三天,余家永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噩耗传来,丑子冈几近崩溃。

后来,公公婆婆把丑子冈接回老家悉心照料,她的精神状态才一点点好转起来。余家永的三弟余家宏是党员,二弟余家声是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影响下,丑子冈的革命热情再一次被点燃。她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贫苦百姓治病,还常去夜校向工人们宣传进步思想。1938年,丑子冈光荣入党后不久,便在家人支持下,带着两个儿子奔赴延安。党组织对烈属和遗孤高度重视,委派共产党员钟路女扮男装沿途护送,一路冲破敌人封锁、历经重重艰险,辗转抵达延安。

有学问有魄力,丑子冈的才能很快凸显出来,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保育委员会干事、中央疗养所与中央医院的护士以及合作社主任,无论组织安排哪项任务,她都能尽心尽力做到最好。于是,党中央决定创建托儿所时,做事果敢、充满热情的丑子冈被公认为最合适的所长人选。

起初,丑子冈内心是有些犹豫的。因为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一直是她的最大梦想,可一旦当上“孩子王”,读书机会就非常渺茫了。当时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傅连暲给她做思想工作,让她逐渐认识到儿童保育事业的重要意义。革命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是为了千千万万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于是,丑子冈决定服从组织安排,扛起这份重任。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858.jpg

儿时的丑松亮


当年的保育员其实也是孩子

托儿所的筹建,得到党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毛泽东亲自把女儿毛娇娇(后更名为李敏)送去,成为那里第一个入托的孩子,毛泽东还题词“已有进步,更求进步”,对保育工作寄予厚望,朱德则用“耐心的培养小孩子”来鼓励保育人员。

托儿所初建时,正值抗日战争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为了给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丑子冈使出了浑身解数,四处筹措物资,当时延安流传着一句话,“没有丑子冈要不来的东西”。

每次去供给部领物资,不仅要徒步几十里山路,沿途还风险重重。因为心疼年轻的保育员,这项任务常常由丑子冈独自承担。有一次,她领到物资返回时天色已晚,突然半路冲出了一匹狼。丑子冈强作镇定,摸到一根树棍,和狼周旋起来。她退几步,狼就紧逼过来,她向前几步,狼就退让一些……就这样对峙了多个回合,孤狼见难以得逞,只得悻悻地离开了。丑子冈艰难脱险,把物资分毫不差地背回托儿所时已是夜深,一下就瘫软在地。

尽管条件艰苦,但丑子冈却带着保育员们倾尽全力给孩子们关爱和温暖,力求科学养育。除了一日三餐设定菜谱,按时日光浴、洗澡、做操,还定期检查身体,保育员利用巧手制作出剪贴画、霸王鞭、跷跷板等各种学习教具和游戏玩具,教孩子们识字、算术和节目表演等等。

丑松亮回忆,当年的保育员们年纪都很小,她们其实自己还是孩子,就要负担起保育儿童的重任,现在想想真是了不起。孩子们也特别依赖保育员,不叫阿姨,而是亲昵地统称她们为“妈妈”。

丑松亮回忆说,频繁的敌机轰炸也是她延安生活最深的记忆之一,直到现在她看到影视剧中的类似场景依然心有余悸,当年托儿所的孩子们常念一首顺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飞机拉粑粑”。有一次,一个孩子受到惊吓跑散了,眼看敌机就要俯冲过来,年仅13岁的保育员刘巧兰飞扑过去,把孩子掩护在身子下。最后,孩子得救了,她却受伤了。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丑松亮几度泪目,“我们这些孩子能活下来,全靠保育员妈妈们,她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拼了性命守护着我们。”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315.jpg

行军途中,丑子冈和孩子们在一起(图片选自《洛杉矶托儿所——延安纪事》)


马背上摇篮中走完“小长征”

托儿所也得到了一直关心妇女儿童事业的宋庆龄的支持,在她的努力下,美国洛杉矶的爱国华侨和友好人士为托儿所募捐了大批物资和资金。为了感谢支援,1942年5月更名为延安洛杉矶托儿所。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全面进攻,党中央决定尽快将托儿所撤离延安。于是,丑子冈和40多名托儿所的工作人员,担负起了96名孩子的战略转移任务。路途遥远,翻山越岭,缺乏交通工具,几乎全凭人背马驮,还要随时防备敌人围追堵截,常常半夜赶路,这次跨越上千公里的转移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丑子冈担当起了最重要的打前站任务,每当队伍要行进到下一个目的地时,她就会提前赶去安顿落脚处,有没有敌情,环境好不好……考虑的事无巨细,确保孩子们到达时食宿都已安排妥当。尽管靠着保育员的舍身保护和沿途老乡的接力帮助,孩子们一路被照顾得很好,但一次次死里逃生还是给这支特殊的“行军队伍”带来了巨大考验,也给丑松亮和小伙伴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丑松亮记得,那是一个冬夜,队伍行进到河北省境内的一个村庄。因为白天赶了很远的路,大家都已很疲惫,保育员们快速安顿好孩子们吃饭、洗漱、入睡。可没过多久,他们就接到消息,因特务告密,村子已被暴露,必须马上撤离。可90多个孩子都在睡梦中昏昏沉沉,危急关头,保育员们连背带扛、生拉硬拽,拼了命带着他们往山上逃。有惊无险的是,所有人刚刚安全撤离到山上,村子就被敌人包围了。

这次大转移途中,为了防止敌人投毒,丑子冈还将丑松亮手上的一对银镯子打制成一双银筷子,每次饭前都会仔细检验孩子们的饭菜。这对镯子是陪伴丑子冈多年的嫁妆,她曾允诺以后再给女儿买一对更漂亮的,可直至去世,这个承诺也没来得及兑现。

从1946年11月从延安出发,到1949年抵达北京,历时2年6个月,行程1500多公里。历经千辛万苦,在托儿所工作人员的舍命守护下,96名孩子走完了这次艰难而又成功的“小长征”,顺利完成战略转移,无一人伤亡,被人们叹为“不可思议的壮举”。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853.jpg

丑子冈(前)与三个子女合影


“妈妈是所有孩子的妈妈”

在丑松亮的记忆中,母亲性格泼辣,做事利落,永远都在为工作奔忙,也严苛到容不得有丝毫对孩子们不好的地方。从托儿所创建的第一天起,每天晚上丑子冈都会仔仔细细到每个孩子床前挨个巡查一遍,确认无虞才肯放心去睡觉,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她去世。

丑子冈的关爱,几乎全部给了其他孩子,自己的儿女似乎从未能得到同样的“优待”。丑松亮从小就知道,妈妈是所有孩子的妈妈,想和妈妈单独亲近一会儿都是奢望。每天只有表现好的孩子才能和“丑妈妈”一起睡觉,而幼时调皮的丑松亮几乎从没“资格”享受。

1953年,丑子冈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出席了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妇女大会,其间发放给代表们用于理发、洗衣服等事务的卫生费,丑子冈一分钱没舍得花,回国时全部买成了各式各样的儿童玩具。看到妈妈从国外带回来一大铁皮箱的新鲜玩具,10岁的丑松亮开心极了。可没成想,妈妈却喊来了一大帮小朋友,排着队给大家分玩具,等轮到排在最后的丑松亮时,只剩一枚苏联少先队员的队徽了。尽管当时委屈难过,但如今回想起来,妈妈的无私大爱令她特别敬佩,这枚徽章是妈妈送给她最珍贵的“礼物”。

如今将至耄耋的丑松亮,更加理解母亲的选择和坚守,也心疼母亲的坎坷人生。她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透支了身体,也经历了与第一任丈夫死别、第二任丈夫生离的锥心之痛……去世时年仅58岁。第一任丈夫余家永牺牲后,丑子冈在延安认识了在中央医院工作的张若萍,两人情投意合,婚后生下了女儿亮亮。

但幸福并没能延续太久,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张若萍的原配突然带着两个孩子从老家寻到了北京,对本不知情的丑子冈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看着眼前的寡母幼子,丑子冈经历痛苦挣扎后,主动放弃了婚姻,让张若萍回到了原先家庭中,自己则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我是共产党员,也是政协委员,决不能给党抹黑。”战争年代通信不畅,不少革命者和家乡原配失去联系又再度组建家庭的情况很多,但能像丑子冈这样作出抉择的并不多见,她的高风亮节令人感佩。

尽管成长中少了母亲的悉心照料陪伴,也鲜有母女情长的温情时光,可在丑松亮心中,母亲是以身作则的榜样,用言传身教引领三个孩子,留给了他们最宝贵的红色家风。


微信图片_20210624105902.jpg

丑松亮(前排左)和家人坚定传承红色家风


这次采访,78岁高龄的丑松亮坚决拒绝我们接送,路途遥远,坚持乘坐公交车来回,她说:“母亲生前一直教诲我们要严以律己,我要听妈妈的话,不给母亲抹黑。”丑子冈的三个子女和两个儿媳都特别孝顺,丑松亮兄妹三人先后追随母亲的脚步参军、入党。儿女成才,丑子冈特别高兴。“我们曾打趣说,我们是光荣的陆海空三军战士,妈妈是全家的总司令!”

丑子冈的大儿媳李文芳也曾是延安托儿所的一名保育员,2005年为了纪念婆婆诞辰100周年,她和丈夫协助出版了画册《洛杉矶托儿所——延安纪事》,将丑子冈从延安辗转带到北京的130多幅老照片进行集纳,重现了峥嵘岁月中那段保育历史的珍贵点滴。

丑子冈的一生光辉而短暂,她胸怀大义,心有大爱,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倾尽全部心力奉献儿童保教事业。在一代代儿童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我国的儿童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这应当是对丑子冈等为儿童保教事业奠基的革命先辈最好的致敬和纪念。


写给革命先烈的告慰信
关键字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