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牢记总书记嘱托 基层女书记交出新答卷

聚焦 2022-08-02 14:05:41

?捕获.PNG

2022年6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365体育足彩,:在四川考察。图为8日上午,365体育足彩,:在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摄影/新华社记者?申宏)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要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人民领袖爱人民,365体育足彩,:总书记心怀人民,步履不停,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深入基层考察调研,坚实足迹遍布祖国各地。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忧,总书记的为民情怀温暖了百姓心田,也成为广大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 

田间地头、社区街道,这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曾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亲耳聆听总书记教诲。他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干出样子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其中不乏基层女书记。

让我们沿着总书记考察足迹,回访几名基层女书记。展现她们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感恩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风貌。


难忘场景:

2022年6月8日,365体育足彩,:总书记四川考察的第一站来到岷江之畔的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总书记谆谆叮嘱:“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永丰永丰,天府粮仓永远丰收 

文/王晓艳


7月1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的稻田里响起《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和着千亩稻花香,透着庆丰年的喜悦。“永丰村,好名字啊。永丰永丰,永远丰收!”“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了,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发展下去。”总书记亲切的话语激荡人心,一直回响在驻村第一书记刘超耳畔。她说,总书记考察来到永丰村,极大激发了党员和村民的干劲,村里一派生机勃勃的奋斗景象。

捕获.PNG

通过“坝坝会”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村民


一心种粮,永远丰收

永丰村位于四川省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拥有耕地6320亩。坐拥优质土地,全村土地流转率超过96%,均用于粮食生产。

6月8日,总书记来到这片高标准农田,顶着烈日,俯身察看秧苗长势,询问农业专家365体育足彩,:优良品种和农业技术的问题。放眼广袤田地,总书记说:“民以食为天。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靠我们中国的农业专家,也要靠我们中国的农民,我们有信心、有底气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四川要把农业搞好,把粮食生产抓好。” 

在稻米展示区,总书记抓起一把米细细端详,仔细询问大米的品质、产量和价格。总书记对全村坚持种粮,助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表示肯定,并提出要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新任务。“总书记反复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基层干部奋斗在落实粮食生产的第一线,必须扛稳扛牢这一政治责任。” 刘超坚定地说。

对于总书记叮嘱的守好耕地的任务,刘超说村党委有决心,也有实招。他们通过“坝坝会”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到每一个村民,耕地巡护队日常巡查,防止耕地“非农化”。不管谁流转村里土地,都必须加入一条硬性条款:只能种粮。今年春天,村里还将原有的130多亩低效果园和菜地改造成粮田。借助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坐拥优质土地,永丰村的选择就是一心一意种粮食!”刘超斩钉截铁地说。


毛遂自荐的“第一书记”


捕获.PNG

刘超?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党委副书记,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驻村第一书记


十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毕业的刘超,来到基层工作。2021年8月,作为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党委副书记,刘超毛遂自荐到永丰村当驻村第一书记。 

总书记亲切询问了刘超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家庭情况,鼓励她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努力带动乡村发展。刘超备受鼓舞:“这是总书记对第一书记群体的激励,坚定了我们带领大家把日子过得更好的信心和决心。” 

从荷塘里的莲蓬到菜地里的豆角,总书记一路走一路问,尤其对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特别关心,刘超告诉总书记,村里进行了厕所改造,建设了化粪池和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后进入荷塘,既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又通过莲藕种植增加了集体收入。总书记点头赞许。

刘超很是感慨和感动:“总书记如此具体入微,我作为基层书记,更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想乡亲所想急乡亲所需,牢记总书记的叮嘱,老百姓的事要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村里大力推进最美庭院建设,刘超运用社会工作的一些专业方法来做群众工作,更具同理心。选树最美庭院做得好的女主人作为典型,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当书面的标准变成了邻居家的具体样子,大家就能看得见、听得懂、愿意学。

如今走进永丰村,环境干净整洁,道路平坦宽敞,健身器材等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成为美丽乡村的生动写照。


乡村振兴做“样板”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刘超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村党委一直积极在产业链上建支部,永丰村的党员敢于亮身份,遇事率先示范,个个都是粮食种植的主力,村里流转土地最多的种粮大户就是党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刘超说村里有三支“永字牌”队伍。第一支是永久巡逻队,老党员带头开展巡逻,检查有没有乱占耕地,有没有违规建房,还有治安情况、环境卫生情况等。这些老党员威望高,对村干部也起到了监督作用。第二支是永贤风俗队,主要是弘扬移风易俗的文明乡风。在家庭中倡导孝老爱亲,抵制厚葬薄养,引导大家以文明方式过节等。第三支是永乐文化队,永丰村村民每天晚上在坝子里跳广场舞。春节、端午、重阳等节日都会开展文艺表演,丰富了文化生活,也展现了妇女的风采。

刘超欣慰地说:“这三支‘永字牌’队伍,发挥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人人都有‘永丰是我家,我要为大家’的主动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紧抓牢粮食生产,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展望未来,刘超信心满满,决心带领村民把永丰村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样板。


难忘场景:

2022年1月26日下午,365体育足彩,:总书记来到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考察。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总书记谆谆叮嘱:“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百年来的执着追求,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代接着一代干。”


不忘初心,一代接着一代干

文/杨华

捕获.PNG

李佳莉?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党支部书记


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党支部书记李佳莉至今清晰记得, 1月26日下午,总书记冒雪来到村里考察,她向总书记汇报了段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党建等情况。

“总书记对防止返贫问题尤其关注。”李佳莉回忆说,在村便民服务中心,总书记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战图”前驻足良久。这张作战图,仔细列明了全村16个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的名单,每一户的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等一目了然。

李佳莉向总书记重点汇报了帮扶措施中的“汾西防贫宝”,它是由帮扶单位、县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共同成立的一项救助基金,惠及所有农户,对因病因学因住房返贫等情况都有保障。“总书记听后很高兴,说很好,通过政策兜底,建立了长效机制。”


不让一户返贫

汾西县曾属于原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段村原是深度贫困村,全村共1627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894人。依靠种植、养殖、光伏等产业多元发展,2019年整村脱贫,2021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

“做梦都想不到,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会冒雪来到我们村,走进我这样一个普通养羊户的家里,跟我聊家常,询问我家的生活和养殖情况。”村民蔡文明回想起来仍很激动。 

当时,坐在老蔡家的沙发上,总书记的目光转向老蔡的儿子蔡金,问道:“儿子做什么工作?”30岁的蔡金告诉总书记,他以前在浙江做推拿,今年打算回汾西县城,开一个推拿按摩店。总书记鼓励道:“很好,这是一门手艺。”

5月底,汾西县城凤凰广场东侧,蔡金的推拿店“段村蔡氏推拿”如期营业。李佳莉帮忙找到县行政审批大厅的工作人员上门指导,从网上申报办理到拿上营业执照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不仅如此,县里相关部门还帮蔡金在装修上出谋划策。古色古香的店面,满满承载着蔡金返乡创业的新希望。

蔡文明一家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开始养羊,2016年底靠养羊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在李佳莉的帮助下,他们先后享受政府贴息贷款、煤炭补贴、玉米保险等帮扶,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养殖技术免费培训。2021年,仅养羊一项,老蔡家里就收入4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羊群壮大了,儿子的店也顺利开张了。羊有跪乳之恩,人也一样。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共产党。”蔡文明满怀感恩之情。

李佳莉倍感欣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指示,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医疗救助、产业发展、务工就业等一系列针对性帮扶措施,稳妥化解返贫风险,不让一户返贫。”

捕获.PNG

免费的养殖技术培训让村民搭上产业致富“快通车”


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7月盛夏,吕梁山深处的汾西县僧念镇段村,处处生机盎然。硬化村道蜿蜒洁净,农家屋舍鳞次栉比,村广场锣鼓声声,不时有村民开着拖拉机奔赴一场农忙……段村因地制宜,打造美丽乡村,发展富民产业,全村群众收入稳步增加,干劲越来越足。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和就业。”李佳莉说,段村今年主要发展以花卉、蔬菜、水果种植为主的设施农业,依托本地益生菌产业园进行双孢菇养殖,同时壮大养牛基地。“依托这三大产业,再加上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引导村民外出务工,以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我们段村的日子肯定是越来越有奔头。”

在村双孢菇生产基地,8座棚舍错落有致。李佳莉介绍,双孢菇生产基地7月底就能投产,预计年产双孢菇10万公斤,每年给村集体分红10万元,并带动近20人就业。

自3月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后,村民的养牛基地逐步走上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基地里喂牛、粉料、铲粪等工作量也多了不少,有的村民成为领取固定工资的员工。“我在这里清理牛粪,来去时间不受限制,不耽误干地里的活,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知足啦!”

带领百姓投身乡村振兴,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李佳莉的使命。“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接着一代干,努力绘就共同富裕的美好画卷”。


难忘场景:

2020年3月10日,总书记来到疫情中的湖北武汉,到东湖新城社区实地察看社区卫生防疫、社区服务、群众生活保障等情况。2020年4月8日,总书记给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回信,再次肯定他们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总书记谆谆叮嘱:“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让群众如沐春风。”


守好社区大家庭,让群众如沐春风

 文/邵玮


“我一直牵挂着武汉人民,时隔两年,再次来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看望大家。”2022年6月28日,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陶久娣在新闻中看到总书记深入武汉社区的场景,思绪不禁回到了两年前的那一天。

当时,总书记来到武汉东湖新城社区考察调研,陶久娣迎上去问好:“总书记好,欢迎来到东湖新城社区。”总书记亲切地说:“你们辛苦了!”

“我永远记得总书记与我们面对面的场景,他问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是什么,有没有活鱼吃,他鼓励我们依靠人民群众,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的,要让群众如沐春风。” 

两年过去了,陶久娣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心全力为社区群众服务,社区治理、疫情防控等都取得新成绩。 

陶久娣个人.jpg

陶久娣?湖北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


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夏日的东湖新城社区,绿树成荫、百花齐放。新铺的沥青路笔直平坦,社区搭建起大舞台,大型文体活动一场接一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上,居民运动的身姿生龙活虎。

东湖新城社区是一个拥有32栋居民楼的还建小区,现有住户4801户、居民8890人。

2020年初疫情期间,陶久娣吃住都在社区,忍着腰痛,连续奋战80多个日夜,挨家挨户确认居民健康状况,安抚居民情绪。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陶久娣仍平均每天奔波行走2万多步,优化网格化管理,细化防控措施。 

“总书记‘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用心用情为群众服务’的嘱托正在变成现实。”陶久娣说。社区组建了抗疫先锋队开展卡口值守,严格落实“六包一”责任制度,将常态化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

谈及如今社区居民的生活,陶久娣十分欣慰:“小区生活非常便利,是名副其实的15分钟生活圈。”在社区内,警务室、物业、卫生服务站、便利店、超市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区里的政务服务中心也进驻了,为居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政务服务。

捕获.PNG

“老东湖巡逻队”解决了社区环境卫生的“沉疴”


依靠群众治理家园

武汉解封以后,社区的老党员纷纷来到社区,对社区工作者们表达感激之情,并主动提出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事。陶久娣想起困扰社区环境卫生的“沉疴”,有的居民在还建房一楼的商铺前无序经营,还在公共区域乱堆乱放大量生活物资。

在陶久娣的带领下,“老东湖巡逻队”迅速组建,召集60多位老同志,进到每一家商铺宣传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劝说商家文明经营。终于在2020年8月1日,成功解决了商铺出店经营和乱堆乱放的问题。“那天,社区真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老同志们的智慧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让社区展示出光鲜亮丽的新风貌和井然有序的经营环境。”

“总书记说,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殷殷关怀,暖人心田;谆谆嘱托,催人奋进。两年来,我们充分激发居民群众的才智,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努力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的格局。”

如今,在“老东湖巡逻队”的带动下,东湖新城社区内的所有志愿团体和公益文化队伍都自觉形成了规范的自治管理。“社区内的十几支文体团队,以往都是我们来负责组建、组织活动,现在每一支都可以自编自导自演,开展文艺演出、党史宣讲等,大大分担了社区工作者们的压力。”

总书记考察调研期间,社区的“00后”志愿者谢小玉被点赞,2020年8月,陶久娣以她的名字组建了“谢小玉志愿服务团队”,72名年轻人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把年轻志愿者集结起来,为社区内有需要的老人开办智能手机培训课,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只要社区需要帮忙,群里一召唤,志愿者就立即响应。每次发布志愿服务信息,总有年轻志愿者“抢任务”。

回望社区两年来的喜人变化,陶久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未来,我们会继续把社区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有温度,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难忘场景:

2019年7月15日,365体育足彩,: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强调要把社区打造成为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社区环境。

总书记谆谆叮嘱:“社区是各族群众共同的家,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筑梦,民族团结一家亲

 文/邵玮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是典型的多民族融合聚居社区,蒙、满、回、壮等12个少数民族居民近4000人。2019年7月15日,总书记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询问社区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融合等情况,同社区居民亲切交流。

三年来,社区党委书记吴晓华坚持以家的理念、家的关怀、家的温暖,面向社区群众开展“家”服务,打造各族群众守望相助的社区大家庭。

贝赫 摄.JPG

总书记点赞的轻骑兵

优美的民族歌舞、遒劲的书法、灵动的手工……在临潢家园社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乌兰牧骑这个形式,是真正为我们老百姓服务的,为基层服务的文艺。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提倡的、支持和扶持的,应该把它推广开来。这种形式确实很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而且这里边传承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祝贺你们!”回忆起总书记考察时的讲话,乌兰牧骑队长王淑娟仍然十分激动。当时由社区群众组成的乌兰牧骑队员向总书记敬献哈达,载歌载舞,表达了各族群众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赞美。

吴晓华说,“在总书记的鼓励下,现在我们的乌兰牧骑队员已经由21人增加到了66人,还新组建了2支小分队,排练的曲目也达到了36个,多次深入农村社区演出,观看者达到2万余人次。”

民族融合小课桌也是临潢家园社区富有特色的服务品牌之一,“总书记到来时,十几个孩子正在这里上手撕纸艺课。总书记亲切地牵着孩子的手,问他们上几年级了、会不会民族语言等问题……”小课桌最近又新增了两名志愿者老师,增加了民族融情故事会、同唱一首歌、书法绘画等课程,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耳濡目染地受到民族团结教育。


做一名合格的“小巷总理”

吴晓华个人.jpg

吴晓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党委书记、主任


社区是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居民家长里短、柴米油盐,都在社区的一方天地。“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民生小事里有大情怀、大治理。

为更好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针对临潢家园社区12000名居民中有4000多名是少数民族居民的情况,社区打造了“民族融合之家”,采取“两级书记抓、三支力量干、多元参与帮”等措施,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依托党组织建设,加快打造红色业委会,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如今,小区治理水平和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老年优待证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不高?”“有没有推行蒙汉双语教学?”……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让吴晓华这个“当家人”更加坚定了社区工作“家”服务的理念,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小巷总理”。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处理好社区的大事小情,总书记的话语给吴晓华指明了工作方向。“社区工作是一门学问,要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多种形式延伸管理链条,提高服务水平,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近年来,临潢家园社区把在居民中德高望重的“五老”积极性调动起来,组建“和事佬”调解员队伍。同时,发挥物业保洁员、保安员与居民熟悉的优势,组建了“红袖标志愿者”队伍。

“经过我们的组织和培训,每当社区居民发生矛盾时,调解员和网格员总是用感情沟通,利用熟人身份从中说和劝解,把居民间的矛盾化解在基层”。 

临潢家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大厅陈列着一张六级党组织书记同框的照片,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吴晓华总是干劲倍增。未来,她表示要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亲切关怀转化为强大动力,继续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使基层治理的成果365体育足彩,地惠及人民群众。


难忘场景:

2018年6月14日,365体育足彩,: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视察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 

总书记谆谆叮嘱:“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共同富裕,头雁带飞众雁齐追

 文/杨华


“你干了两个村的书记,很辛苦。”

“我们一定把党中央的各项政策用足用好,发挥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决不让一个人掉队。”

“你辛苦了,谢谢你。”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至今记得四年前总书记与她的对话。“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四年来,高淑贞牢记总书记嘱托,带领三涧溪村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搭建现代产业平台,美食商贸、民宿康养等产业成为强村富民的基石,村民人人参与、人人共享,阔步迈向共同富裕。

捕获.PNG

高淑贞?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党委书记,山东省妇联副主席(兼),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道德模范等


溪涧无限好

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三泉溪暖》收官。该剧讲述三泉村党支部书记高云溪以党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等,实现乡村振兴的故事。27集的电视剧刻画了一名优秀的基层党员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担当作为,舍小家顾大家,努力为党旗添光彩、为人民谋福祉的生动形象,剧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高淑贞。

在《三泉溪暖》的最后一集,高淑贞客串普通人亮相荧屏。她说:“这个出场不仅代表我自己,还代表了那些立足乡村脚踏实地,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的基层党员干部们。”

1996年,正在中学任教的高淑贞经镇党委任命,担任章丘区东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她带领村民干纺织、建烧窑、抓养殖,修通柏油路、用上自来水、架起新电网,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改变了村里的落后面貌。高淑贞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女能人”。

2004年,高淑贞担任三涧溪村党总支书记,交接工作时,她拿到了一张实际收入为零、负债80万元的收支表。三涧溪是有3300多人的大村,也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从1998年到2004年,六年时间换了六任村支部书记,人称“神仙也治不了的三涧溪”。

有过东太平村的工作经验,高淑贞知道,想要干好农村工作,最重要的是抓民心,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从乡亲们最急切、最需要的事做起。

通路、吃水是高淑贞在三涧溪村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当时村里账上一分钱都没有,我只能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回忆起当时的经历,高淑贞笑着说,那时她天天顶着烈日在施工现场,声带发炎说不了话,就写在纸上跟施工方沟通,钱用完了,就找自己的关系借,用自己的信用担保。由于村里私搭乱建严重,自来水管道没法施工。高淑贞只能一家家做工作,直到群众点头为止。通水通路的那天,乡亲们放起了鞭炮,高淑贞却病倒了。

有人问她:“你受这罪,到底图啥?”她说:“啥也不图,就图乡亲们能过上好日子。”

正是凭着这样一股干劲,短短几年,三涧溪村由负债80万元到集体收入300万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2.8万元。三涧溪村也由乱到治,变成远近闻名的乡村治理示范村。

捕获.PNG

三涧溪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治理示范村


引得凤来栖

“章丘是济南‘东强’战略的龙头,脱贫致富后的三涧溪村作为章丘区擦亮‘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重点村、示范村,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扛起乡村振兴的大旗。”高淑贞说。

四年前,总书记来三涧溪村视察时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四年来,高淑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引导青年人返乡创业上下足功夫。“三涧溪村是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守好这块‘金牌’,需要不断注入新血液。”

王元虎夫妇是总书记口中的“创业小夫妻”,也是高淑贞栽好“梧桐树”后,最早引来的返乡创业人。

王元虎与妻子李少清从北京辞职返回三涧溪村创业,在高淑贞和村“两委”的帮助下,流转土地200多亩,干起黑猪养殖。

为了帮他们解决资金难题,高淑贞先是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又带着王元虎挨家挨户筹钱,帮助他渡过难关。如今,王元虎夫妇的公司拥有三个养殖基地,一个食品加工厂,已成为济南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养殖事业蒸蒸日上。

王元虎还被大家推选为三涧溪村青年创业党支部书记。2019年,为了带动365体育足彩,村民增收,他带领返乡的121位年轻人,共同出资139万元组成了“乡村振兴合伙人”,成立了绿涧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建了七个现代化果蔬大棚,带动365体育足彩,村民增收。

在高淑贞的帮扶下,三涧溪村返乡的年轻人已经超过两百人,头雁带飞众雁齐追,村民携手一起奔向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涧溪暖阳,风光正好。“我们国家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为民的初心,勇于担当作为,推动共同富裕,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一个都不能掉队。”


难忘场景:

2016年4月24日,365体育足彩,:总书记考察安徽来到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亲切看望村民,听取村民对产业发展及移民搬迁的想法,深入了解脱贫攻坚的成效。

总书记谆谆叮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接续奋斗,探索乡村振兴的“老区路径”

文/王晓艳


采访余静时,她很欣慰地说:“2016年4月,365体育足彩,:总书记来到我们大湾村,我立下‘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军令状,如今已经兑现。这些年来,大湾村村容村貌和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总书记‘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嘱托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捕获.PNG

余静?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党委政法委员,人武部长,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交出合格的大湾村答卷

2022年是余静来大湾村的第八个年头,她说自己已经跟当地老百姓成了一家人。大湾村的乡亲只要有阵子没见着她,就担心地到处问:“余书记是不是调走了?”她向他们“保证”:“我不会悄悄地走……这里永远是我的家。”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的大湾村在村党总支带领下,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发展新路。

依托“青山绿水”的生态资源和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大湾村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余静和村两委发动群众对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过去茶园不到1000亩,现已发展到5000亩,并且开辟了观光采摘茶园项目,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带动365体育足彩,村民致富。

为了让村民们更好地吃上“旅游饭”,大湾村大力发展民宿。一片片白墙灰瓦的徽派小楼点缀青山绿水间,像是一幅水墨画卷,村里一些传统老屋被改造成了民宿,让游客体验金寨民俗文化,感受历史积淀。余静说,2021年有个大企业来村里开了家高大上的民宿,她马上带着村里的民宿女主人去取经,“你们看看,有些细节多有创意多暖心啊!”看到先进经验,回去后大伙儿都铆足劲儿把自家民宿搞得更用心更有特色。

今年5月19日,由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承建的首个村级新华书店——大湾红色书店成为村里的又一亮点。余静介绍说,这个书店设有红色图书、乡村振兴图书、成人图书、少儿图书等不同区域,还有读者休闲区等功能区域,首批引入图书3600余册,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老区精神和乡风文明、丰富山区群众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一年来,大湾村交出了合格的乡村振兴答卷: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157.89万元,超过35万人次的游客来村里旅游,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余元,大湾村成为宜居、宜产、宜游的“明星村”。

把党和国家政策带给百姓.jpg

总书记“要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嘱托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带领老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

6月30日,安徽省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57名,余静名列其中。她说,这是第一书记的集体荣誉,要担当作为不负使命,把党的声音传到基层百姓心里。

1983年出生的余静说起入党的初衷很朴实:“我父亲就是一名党员,他是赤脚医生,一心一意为乡村老百姓做事,很受认可和尊重,他因此觉得生命特别有意义。我从小就耳濡目染,从父亲身上学习到作为党员,不仅要有荣誉感,更要有为老百姓服务的公仆意识。”

2015年7月,金寨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余静主动报名。2018年2月驻村扶贫届满,她向组织申请留任。2021年6月,余静驻村任期又满了,她再次选择继续驻村。在大湾村的日子,白天走村入户了解民情,夜晚分析整理材料,余静基本没时间顾及自己的小家,想念两个孩子时,只能用手机一解思念之苦。

她的手机铃声是《八月桂花遍地开》,这是一首源自大别山的民歌。余静说:“金寨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走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我立志要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传承红色基因,带领乡亲们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不断实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跨越。” 

今年,余静作为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参加了奥运火种传递,不仅受到奥运精神的激励,还有了新的计划,希望冰雪运动也能走进大别山。“大别山冬天气温低,有发展冰雪运动的条件。总之,我们会探索各种可能,把大湾村的产业和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特色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如今的大湾村在绿水青山中收获了金山银山,余静坚定地说,大湾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