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研之星闪耀科学殿堂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名单来啦!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获得者基本情况
(以姓氏笔划为序)
于 晓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于晓,1979年1月出生,安徽阜阳人,博士学位,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期从事胰岛环路和胰岛稳态的研究,在G蛋白偶联受体(GPCR)偏好性信号转导和筛选GPCR特异性配体方面拥有丰富研究经验,发现了跨膜信号转导对胰岛功能及胰岛稳态的精确调控机制,开发了应用化学小分子诱导和三维培养的方法实现体外胰岛组织的增殖,为糖尿病再生医学提供了新思路。带领山东大学研究团队在胰岛δ-β细胞环路对胰岛稳态调控和GPCR在胰岛中的功能研究目前居于国际前沿水平。共发表SCI论文91篇。
车 静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车静,1977年1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入选美国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联合学会(ASIH)终身外籍荣誉会员。长期扎根西部,带领团队立足中国西南及东南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围绕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形成、演化及其适应的科学前沿和濒危物种保护的国家需求开展工作。建立了具国际影响的两爬动物遗传资源库,创建首个中国两栖类信息系统。牵头出版专著1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进化》,被国际同行誉为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的“里程碑”工作;发表SCI论文120余篇。现任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动物分库执行主任。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伙伴奖”、“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中国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奖、长隆奖“新星奖”等荣誉。
毛方园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毛方园,1984年8月出生,湖南常德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致力于早期哺乳动物研究,在早期哺乳动物的起源和分化方面,报道了影响哺乳动物起源和相关定义的多个重要门类,极大扩展了早期哺乳动物的多样性,构建了现阶段主流哺乳动物高阶系统发育框架和生命树,估算了哺乳动物主要类群可能的分异时间,发现了达尔文时代提出的哺乳动物中耳渐进演化的关键证据链,提出哺乳动物脊柱有限弹性发育机制的演化模式,为确定哺乳动物原始类群的起源分化和深入理解生物演化发育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成果连续领衔2020、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会员。共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吉兴香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党委副书记、主任,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
吉兴香,1976年8月出生,山东潍坊人,博士学位,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党委副书记、主任,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负责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主要从事农林固废资源化利用、生物技术与绿色化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项。解决了传统制浆造纸过程含氯漂白的共性技术难题,创新了无元素氯漂白技术,构建了含臭氧漂白的100万吨/年超大规模短流程漂白技术体系;创新了废纸替代物清洁生产工艺及固废源头减量集成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等省部级一等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65件。
刘 娟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刘娟,1978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以地表环境中常见的含铁矿物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精细刻画含铁矿物-微生物界面过程的高分辨原位表征方法体系,从关键蛋白质-单菌-共生体系不同层面立体地刻画了微生物利用胞外铁氧化物矿物促进呼吸代谢、驱动元素循环的微观机制,揭示了极端环境中微生物依赖矿物获取能量的新机制,为认识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共发表SCI论文五十余篇。主持面上项目3项,担任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荣获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担任国际地学高影响力专业期刊GCA、GPL、Mineralogical Magazine副主编,国际矿物协会(IMA)纳米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主席和评奖委员会委员。
李方方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李方方,1988年3月出生,安徽蒙城人,博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从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两个方面探索解决植物病毒病害防控的难题。首次发现双生病毒额外编码多个具备特殊定位的小蛋白,更新了科学界对“双生病毒编码4-8个蛋白”的认知;发现SUMO化修饰的Pelota通过识别植物病毒RNA上保守的GA基序进行广谱抗Potyviruses的机制;发现植物细胞自噬基因Beclin1通过结合RNA病毒复制酶核心结构域GDD,利用自噬和非自噬途径抑制RNA病毒复制,介导对RNA病毒的广谱抗性;率先揭示RNA沉默与RNA降解协同防御植物病毒的抗病机制,解析植物病毒反防御促进感染的新策略;鉴定多个新型感病因子,揭示其感病机理;开发高效的抗病毒基因编辑体系,创制多种抗病毒遗传材料。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年英才”,中国农业科学院巾帼建功标兵,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8篇,授权专利8项,参编专著4部。
肖淑敏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肖淑敏,1980年12月出生,广东汕头人,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千人和新世纪优秀人才。一直从事光学超构表面的研究,突破了二氧化钛(TiO?)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兼容加工工艺瓶颈,并开发了钙钛矿大规模加工的新工艺,实现了大面积、小尺寸、高精度、高深宽比的TiO?和钙钛矿纳米结构,解决了有源/无源光学超构表面效率低和难以批量加工的难题。结合微纳结构对光场的精确调控和材料本身的光电特性,探索并成功实现了光学波段介质超构表面在纳米结构色显示、光化学、AR/VR和非线性信息加密等方面的应用,获得一系列新型器件,实现了成果与华为等公司的技术对接。发表SCI论文97篇。
张 凡
张凡,1976年5月出生,山东临沂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立足高原开展水沙与水环境研究十余年,在高海拔冰冻圈流域开展径流-泥沙-水质多要素观测,为认识高寒资料匮乏区的水沙与水环境过程提供了关键科学数据。作为研究骨干有力支撑了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中“亚洲水塔动态变化”关键任务的顺利实施。从河流输沙的角度解析高寒流域土壤侵蚀,明晰了江河源区冰川主导型和降雨主导型两类侵蚀输沙主控机制,并创建了适用于高寒流域的经验性输沙模型,为青藏高原数据匮乏区输沙量估算提供了有效途径。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 regional studies联合主编。荣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励。主持编撰英文专著1部,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SCI论文100余篇。
张 蕾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系主任、教授
张蕾,1980年4月出生,河南南阳人,博士学位,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系主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长期围绕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机制开展研究,在人工神经网络记忆的基础理论方面,发现了记忆的局部抑制不变集原理。在人工神经网络记忆与网络结构的关系方面,发现了记忆的群神经元联结机制。基于以上理论研究成果,发展出了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应用于医学大数据的智能分析。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张建华
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建华,1976年9月出生,河北迁安人,博士学位,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获得者,担任国际电信联盟(ITU)5G信道模型起草组主席。投身于移动通信信道模型的建模理论、标准制定和仪表研制的工作,解决了测量原理、平台搭建、数据采集、核心算法、建模理论和模拟仿真等系列难题,在多维信道建模理论、大带宽多频段特性规律发现等取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建立了反应我国地貌的高精度多维信道模型,首次成为5G国际标准的必选模型。实现了全球5G研究中有我国模型可依据、各国5G技术优劣筛选中有我国模型做标尺的彻底转变,为我国移动通信创新发展争取了先机。获2013和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无线电协会无线电管理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4篇获奖,授权专利59项,1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范淑琴
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
范淑琴,1978年1月出生,江西宜春人,博士学位,北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长期从事密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提出“Fan-Han”方法解决了密码基础理论中多个国际著名猜想和公开问题,在抗量子密码基础理论、算法设计和分析评估全流程取得系列重大创新,相关成果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年度项目成果巡礼,部分成果在国家重要领域信息安全中发挥重大作用。在ACM CCS、IEEE汇刊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数学会钟家庆数学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全国密码算法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等。
赵 凌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研究员
赵凌,1980年6月出生,四川成都人,博士学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组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偏头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慢性颈痛等为对象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确证了针刺治疗的有效性,为回答“穴位效应特异性是否存在”的国际学术争议提供了高质量临床证据。为偏头痛、月经性头痛等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从脑结构到脑功能,从局部到全局脑网络的神经影像学依据,促进了慢性疼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国家级、部省级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
赵 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赵瑾,1976年4月出生,河南南阳人,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致力于凝聚态体系激发态动力学的研究,发展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并自主可控的激发态动力学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Hefei-NAMD, 构建了可以同时从时间、空间、动量、能量、自旋等多个维度研究凝聚态体系激发态动力学的理论和程序框架,率先实现了自旋分辨的GW+realtimeBSE激子动力学,突破GW+BSE方法在含时动力学上的瓶颈,使固体激发态动力学可以准确包含多体效应。与国际上同类软件相比,Hefei-NAMD是唯一能够同时包含多体效应、自旋轨道耦合、电声耦合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已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第一性原理激发态动力学计算软件。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荣获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姚 雯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某中心研究员
姚雯,1982年4月出生,四川绵阳人,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某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智能设计优化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系统发展了飞行器不确定性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UMDO),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复杂系统设计优化的交叉融合前沿,面向飞行器设计数字化发展和重大型号研制实际需求,大力推动智能赋能先进设计优化的基础理论创新、自主软件攻关与工程应用落地。获授权专利4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秦莹莹
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党委书记、教授
秦莹莹,1977年11月出生,山东枣庄人,博士学位,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党委书记、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项目。长期致力于提高女性生殖健康与防治出生缺陷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揭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致病新机制,建立中国女性卵巢储备评估体系,创新卵泡体内、体外激活干预策略,开展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检测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I级证据。先后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树兰医学青年奖等。发表SCI论文近70篇。
徐文渊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
徐文渊,1976年5月出生,浙江杭州人,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物联网安全领域研究,揭示“传感器换能超限”脆弱性机理,构建了声、光、电、磁等多物理场信号干扰换能过程模型,提出覆盖攻击信号多维信息的超限信号分析方法和检测防护方法,研制了首套物联网传感器脆弱性检测和防护工具箱,成果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终端、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手机等,覆盖数亿终端设备。发表论文120余篇,合作出版网络安全中英文专著2部。获得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励。担任网络安全顶级会议NDSS 2022,2023年,USENIX Security 2024年大会联合主席。
黄芊芊
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
黄芊芊,1989年9月出生,江西峡江人,博士学位,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研究,连续多年在微电子器件领域顶级国际会议IEDM和VLSI上发表论文,相关成果被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指南引用,并与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创新平台合作研制了世界上首个基于12英寸CMOS大生产线的超低功耗互补隧穿器件集成技术,在同一硅晶圆片上同时实现了性能优异的新型隧穿器件和标准CMOS器件的制备,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低功耗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荣获科学探索奖、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等。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电路 3~5 纳米节点器件基础问题研究”应急管理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担任IEDM等国际会议TPC委员、《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期刊编委、IEEE EDS VLSI Technology undefined Circuits等技术委员会委员。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已获得国内授权专利50余项、国际授权专利10余项。
覃小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覃小红,1977年4月出生,湖北赤壁人,博士学位,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多维度微纳米纤维集合体介质诱导成型理论与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突破了高品质微纳米纤维宏量制备核心技术,创建了高品质静电纺非织造材料从纺丝、铺网到成型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纺织学术大奖,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等。发表学术论文264篇,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5项,为合作企业新增经济效益42亿元。
焦丽芳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焦丽芳,1976年10月出生,河北保定人,博士学位,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为应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面向国家双碳战略,长期致力于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高效储存与催化转化研究。设计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储能体系,助力“可再生能源发电+电化学规模储能”模式快速发展。质子交换膜电解水适配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开发低贵金属载量、高活性、高稳定性酸性条件下性能优异的国产催化剂,实现可再生能源催化转化,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发表SCI论文280余篇,已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获得2019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担任eScience、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编委,中产协静电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科协代表,天津市十二次党代会代表。
鄢俊敏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鄢俊敏,1977年7月出生,四川简阳人,博士学位,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与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部十四五“氢能技术”科技专项项目指南规划专家。长期从事氢燃料电池车用储氢材料的贵金属高效利用及替代催化材料的研究。提出了高活性电催化合成氨催化材料设计原则,通过构建富含低配位Au原子的催化表面,实现了常温常压水溶液条件下电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及Au的高效利用。初步阐明了甲酸放氢/CO2 转换为甲酸催化材料活性低的制约因素和构效关系的内在本质,建立了普适性的材料设计新策略,获得了系列高性能低金属含量催化材料。发表SCI论文120篇。
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团队奖获得者基本情况
(以团队名称笔划为序)
宁 淼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副所长、研究员,大气复合污染协同防控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
该团队以支撑国家蓝天保卫战决策为核心,重点研究“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大气污染精准溯源-管控效果快速评估”系统技术;动态高时空分辨率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和快速量化响应技术、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技术、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技术及政策工具;国家和重点区域中长期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路径、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2项国家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转化为40余项国家规划、方案、政策文件以及9项标准规范;产出论文150余篇、荣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为我国PM2.5年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29微克/立方米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陈三桂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首艘自研特大型舰船结构研制设计团队负责人
该团队负责我国首艘自研特大型舰船船体结构的研制工作。先后创新突破了近百项船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解决了数十项新研和特殊重大型设备的装舰技术难题,设计的船体结构既轻又坚固,且形成了一整套特大型舰船船体结构设计方法和准则,为我国海军武器装备战斗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获得授权专利3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集团公司、工信部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
胡新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心脏功能重建团队负责人
贺玉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产品首席专家、研究员,星载高精度时频技术团队负责人
该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星载铷原子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后续十余年接力耕耘,持续攻关,先后完成高精度星载铷钟、甚高精度星载铷钟的研发并在轨批量应用。同时在导航信号生成、卫星时频管理、星间时频同步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形成了技术先进、自主可控的星载时频系统,有力支撑了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建成。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一等奖、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十余项奖励,形成5项国家标准、航天行业标准及五院标准,获得二十余项技术发明专利。
董焕丽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负责人
该团队围绕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开展研究,通过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致力于开发新材料、发现新功能与新机制、构建高性能有机光电器件,推动新应用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开发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性能优异的有机光电材料体系,实现了有机光电材料的电荷输运机制研究及功能调控的新突破,推动了高性能有机光电器件构筑及相关产业化应用研究。团队主持国家杰青、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中科院战略性B类先导、中科院国际合作重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奖励和荣誉。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入选者基本情况
(以姓氏笔划为序)
于 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于彤,1993年12月出生,吉林长春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是六元环无机能源材料的理论预测与智能化设计。结合模型、物理与化学驱动方法,预测了兼具高电子态密度和高载流子迁移率的六元环磷碳单层材料;阐明碳六元环对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电化学性能的调控规律,设计了高性能六元环钛碳单层电极材料;提出并验证了筛选高比能锂硫电池催化材料的新判据。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新原理和新思路。发表SCI论文29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博士后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帅惠萍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部门助理研究教授
帅惠萍,1990年1月出生,广东广州人,香港大学微生物学部门助理研究教授。研究领域是新发传染病。长期专注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1型及2型(SARSCoV-1,SARS-CoV-2)、中东呼吸道综合征病毒(MERS-CoV)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烈性呼吸道病原体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自然》(Nature)杂志首先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复制能力以及致病性均弱于其他关注变异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针对性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此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致病力逐渐减弱的演化路径,警示全球仍需加强对新冠病毒的监测与防控。在国内及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
刘思聪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刘思聪,1992年3月出生,陕西西安人,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是移动嵌入式智能,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科学解决泛在终端资源受限异构与应用高性能需求矛盾。提出边端情境自适应深度模型压缩算法框架;间歇性循环感知与轻量化深度计算一体的移动声音感知方法;基于隐私对抗深度模型的移动数据隐私保护机制,有效提高数据特征编码可用性与隐私性综合性能。出版专著/教材2部。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会议ACM UbiComp杰出论文奖、国际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ACM SIGBED)中国优博、ACM西安优博、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
李雪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
李雪梅,1989年9月出生,安徽阜阳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研究员。研究领域是二维材料表界面物理力学。开发了大面积高质量原子层厚氮化硼的可控制备及干法转移技术,将减摩、抗氧、耐高温涂层推至了单原子层极限;揭示了原子层厚材料对固液界面相互作用的屏蔽作用,厘清了其润湿性与基底材料的关联规律;发现了系列基于二维材料固液界面相互作用的能量转换效应,实现了输出电压从毫伏到千伏六个量级的提升,赋予原子层厚涂层智能特性,协作提出了“水伏效应”的概念。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基金等项目。获力学学科优博、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宋 哲
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
宋哲,1987年8月出生,湖南株洲人,北京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研究领域是卫星通信、数据链。主持研制卫星通信阵列并行测量仪、卫星通信阵列时延测量仪等装置,满足了天通、北斗等多个国家重大型号的研制急需。参与空军某数据链端机研制和飞行验证试验,两次试飞均取得圆满成功,参与我国火箭军数据链体制论证工作,提出多项关键技术应用于我军第一款某型飞行器数据链端机中,火箭军装备部出具应用证明,参与陆军某型无人平台数据链端机研制,在“跨越险阻2018”第三届路上无人系统挑战赛和陆军某重大演习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张 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
张茜,1994年1月出生,重庆永川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领域是线粒体应激与衰老。首次发现Wnt信号通路介导组织间线粒体应激反应的交流,首次发现线粒体DNA拷贝数增加的跨代遗传效应及机制。为线粒体功能的组织间调控,及其对于个体和群体响应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相关工作发表在细胞(Cell)、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细胞报告(Cell Reports)等杂志。获评中国科学院优秀毕业生,入选2021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面上项目。
畅 丹
浙江大学博士后
畅丹,1994年3月出生,山西运城人,浙江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是纳米碳材料的可逆组装及应用。从氧化石墨烯二维大分子的基本物化性质出发,首次发现了氧化石墨烯宏观材料的精确可逆融合与分裂性质,提出了组装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发展了可逆组装在高性能结构材料设计、可控释放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的原创性突破。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等发表论文,获得中国、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结构功能一体化石墨烯纤维基础研究等。曾获浙江省化学会创新奖、竺可桢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
秦旻华
复旦大学博士后
秦旻华,1993年8月出生,江苏南通人,复旦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是年代际气候变化,一直从事海温年代际变化的机理和气候影响的研究工作。揭示了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和外强迫对北大西洋海温多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认识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北大西洋海温多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的联系,发现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对中国北方降水的影响。入选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荣获2022年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科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多项科研项目。
高 群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
高群,1992年3月出生,山东淄博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研究领域是土壤微生物。所开发的基于微生物功能基因的新型碳库模型分别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推动了微观微生物组学与宏观气候变化生态学的融合,作为骨干成员完成了多项土壤微生物学相关课题,包括我国典型农田土壤微生物分布格局、温带草原土壤微生物对多气候变化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青年托举人才项目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项目共5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等共计10余项。发表SCI论文25篇。入选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韩 露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后
韩露,1994年1月出生,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领域是氧化物薄膜与界面的量子现象及其调控。在硅基片上集成高密度极性拓扑畴并实现其可逆阻态调控,将钙钛矿氧化物铁电/介电自支撑双层结构与硅基片进行集成,获得了高密度的铁电拓扑纳米畴,并实现其阻态在外电场下的可逆调控,展示了制备钙钛矿氧化物二维功能单元并以此进行堆叠以获得人工设计新材料与新性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