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说女子不如男?航天日致敬闪耀苍穹她力量

聚焦 2023-05-05 11:12:39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逐梦太空的女航天员、攻坚克难的女科学家、按下红色点火按钮的“金手指”……在逐梦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中国女航天人巾帼不让须眉,留下了熠熠生辉的足迹。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成为中国探索宇宙奥秘的里程碑。2016年,恰逢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这一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祝融”探火,在遥远的火星留下属于中国的印迹;“羲和”逐日,实现中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天和”遨游星辰,把家园拓展至浩瀚星空;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乘组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密集突破,航天强国建设阔步前行。

出征太空,谁说女子不如男

女航天员进入太空是航天员队伍构成的需要,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需要。太空探索如果缺少了女性的身影,一定是不完整,也是不完美的。

刘洋用“难忘天上宫阙,更念祖国家园”表达“回家”心情


截至2021年11月,全球共有65位女性造访太空。2012年6月,刘洋和航天员景海鹏、刘旺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浩瀚太空从此有了中国女航天员的身影。全球共有16位女航天员完成过空间出舱活动,王亚平恰巧是第16位,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再上太空的刘洋和王亚平对女性航天员的优势和特点有着深刻体会,“在空间站狭小的空间里,女性的亲和力可以极大减少冲突性,长期封闭生活也需要一定耐受力,女性的坚忍很好地契合了这种环境,在任务完成和乘组配合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然而,女性的平均体力只有男性的2/3,太空环境险恶不会因性别而区别对待,女性进入太空,显然要面对365体育足彩,的困难和挑战。

刘洋说自己当年刚进飞行部队时,队长就告诫包括她在内的所有女飞行员,必须漠视自己的性别,任何时候都不能拿身为女性当借口。2010年,刘洋成为中国首批女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即便如此,从天空飞向太空的艰难航程,仍然超出了她当初的想象:进入航天员大队,要进行航天医学基础、交会对接技术基础、力学、数学、野外救生生存训练等八大类近百个训练科目,科科都是人类的极限。

刚开始,刘洋在5分钟转椅训练中都难以坚持下来,恶心昏眩、脸色苍白,汗水湿透衣服……然而,她不放弃,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最后,她和最优秀的男航天员一样,冲破转椅障碍,承受8个G的过载(8倍于自己的重量),即使环境再复杂多变,也能清醒沉着应对。

中国女航天员历史性的“第一步”走得又准又稳。为了“这一步”,王亚平付出了无数的辛苦和努力。超重耐力训练,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连眼泪都甩了出来。为了“驾驭”舱外服,地面训练中,她穿着200公斤的水下训练服,在中性浮力水池下操作,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训练之后,她的手抖得连笔都拿不起来。“针对出舱训练,我必须缩小和男航天员的差距。怎么缩小这个差距?就是不放弃,练!”

刘洋和王亚平,一次次书写太空传奇,在人类探索太空之旅中书写了中国女性浓墨重彩的一笔,眼有星辰,永葆初心,她们把祖国的荣耀写满了太空。


攻坚克难,创造“飞天”奇迹

作为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科技工程之一,载人航天工程涵盖了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空间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涉及系统工程、自动控制、计算机、航天动力、通信、遥感、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工程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科技成果“集大成者”。在这项超级工程中,女科技工作者的光芒熠熠闪耀。

从2003年神舟五号到2022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已经十次为航天员送行。1992年9月21日,中央批准立项实施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工程立项之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在缺乏现有体系、没有训练经验、国内外资料都有限的情况下,仅仅用了3个月,黄伟芬就交出了一份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总体设计方案,由此也奠定了之后20年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随后她又开始了航天员训练大纲编制和培训研究的探索。“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以平凡成就非凡,以无名造就有名’的事业,看到航天员带着我们的心血、祝福和梦想去飞行,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陈岚(前排左二)带领团队为神舟十四号平安返回全程护航(摄影/薛飞)


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副总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陈岚带领团队为神舟十四号的“飞天之旅”全程护航。

“出舱后,航天员将面临太空空间环境的严峻考验,容不得半点差错。因此,进行出舱活动时与地面建立高速及时的测控通信就尤为重要。”从嫦娥探月到载人航天,从火星探测到迈向更远的深空,在零下15摄氏度和零上40摄氏度的甘肃敦煌,在高速翻滚和极度缺氧的飞机上,陈岚和团队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神舟七号飞船开始,西安分院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出色交付了多套中继终端等关键产品,帮助飞船与地面之间搭建信息传输的天地通信通道,确保地面科研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航天员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状态,有力支撑了交会对接、航天员出舱、太空讲堂等科学任务的完成。

2023年刚过四分之一,中国航天已经接连成功进行了14次卫星发射任务,发射数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半数发射任务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算机专业带头人,高级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阮宝枝见证了每次发射任务的紧张和荣耀时刻。

2018年7月,某次重大航天任务中,计算机接收数据突然中断,整个测控系统濒临瘫痪。指挥控制中心所有技术人员迅速投入查找问题,然而现代中心计算系统构成庞大,同步连接各个指挥中心及数百台设备,仅一秒的收发数据就有上百兆,短时间内分析排故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多年的攻坚冲锋,阮宝枝早已习惯了当“救火队长”,她果断带领骨干小组采用自研软件,在变幻莫测的几万条数据包中抓取分析。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团队骨干们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终于,在一个数据转瞬即逝的跳变后,阮宝枝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可能的源头,经过反复试验和观察,确定捕捉到时统码确有异常跳变。有效排除故障后,阮宝枝轻舒了一口气,而这时团队里的一名年轻同志因虚脱瘫倒在地。

容易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


重型火箭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进程中的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也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面对直径从5米级到10米级的跨越,运载能力从50吨到150吨的不同任务需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容易创新性设计出重型火箭系列化总体方案,带领研制团队对中国下一代运载火箭的重大关键技术展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空间站建设发射任务中,容易和同事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从逃逸安控技术负责人,到火箭发射指挥,她用100%的成功交出了满分答卷。正如容易所言,“那一刻,航天员的生命就寄托在我们身上。‘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给航天员的承诺”。

长征2号F运载火箭在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内吊装(摄影/马崇鹏)


顶“风云”、举“北斗”,托“嫦娥”、搭“鹊桥”……一次次的“飞天”奇迹,不断刷新着探索太空的中国高度,熔铸进了无数女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

负重前行,只为惊世一飞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54321点火!发控台操作手按下点火按钮,火箭随之拔地而起、壮丽腾飞。

2018年11月2日,我国第41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一天,坐镇西昌发射场指挥大厅最核心位置的女性“01”指挥员张润红,刷屏网络。这次发射不仅是张润红的“首秀”,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由女性担任发射阵地“01”指挥员。

“女一号”的背后是数不清的汗水。从2006年大学毕业走进西昌,到2018年成为首位“01”女指挥员,张润红奋斗拼搏了12年。看似只是喊口令的简单工作,实际上却需要熟悉发射场上20多个分系统近200个岗位,于是,爬摆杆、扛加注管、拉电缆……张润红把各个岗位干了一遍,百多阶的钢筋楼梯跟男同志一样上,百十来斤的加注软管跟男同志一样扛,凌空几十米高的塔架摆杆跟男同志一样爬,她说:“再不可能的梦想,也经不起傻子式的执着追求!每个航天人都应当有雄心,不分岗位、不分级别、不分男女。”

除了指挥员,发控台上按下点火按钮的操作手也令人瞩目……大家都称他们为“金手指”。

刘巾杰以过硬的专业素养练就“金手指”


刘巾杰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一位女性“金手指”。2022年10月31日15时37分,随着01指挥员宣读倒计时点火口令,刘巾杰稳稳地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金手指”所负责的发控台是地面测试系统的中枢核心,有100多个按钮,300多个状态灯,要成为“金手指”,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更全面的工作统筹思维。为了这轻轻一按,刘巾杰7年间参与20余次任务,把控制系统每个岗位几乎都轮了一遍,不仅对整套火箭测发流程了如指掌,更是练就了在上千个预案中迅速定位到异常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能力,她说:“我特别爱哭,但很难被打倒。”

这些扎根航天一线的女性,从小事学起,从普通岗位干起,把努力和奋斗砥砺在每一次航天发射、测控、卫勤保障的最前沿,用行动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航天“种梦人”,点燃科学梦想


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并直播“天宫课堂”


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格物致知,叩问苍穹”。意即航天人将继续秉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探索未知的决心,推动航天事业发展,致力航天强国建设,也意即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向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倡导敢于追逐梦想,锻造致用人才,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

“建强青少年科普教育人才队伍,提高科技成果在科普工作中的转化和应用,从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推进新技术、新形式的运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亚平建议,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从天宫一号到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始终与科普教育紧密相连,“天宫课堂”更是成为传播太空知识、播种航天梦想的重要平台。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王亚平第一次将课堂搬上太空,成为我国首位“太空教师”。十年来,王亚平参加了近百场青少年科普讲座、授课以及互动等科普活动,深刻感受到青少年对于科学的热情和对太空的向往。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面向未来,中国航天正在规划新的中国高度,中国女航天人正在中国航天“后浪”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