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惠敏莉:古调新弹,唱响大秦正声

聚焦 2024-03-05 17:03:32

2023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百年易俗社首位女掌门惠敏莉,“挂帅”中华戏曲第一剧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新时代的秦腔魂、家国情、友谊颂。

2024年的第一场大雪落在古城墙和钟鼓楼上,竟让千年古都西安仿佛重现长安胜景。“暮鼓晨钟”之侧的易俗社露天舞台,惠敏莉时而婉转、时而昂扬的秦歌女声伴雪飘舞,“戏里不知身是客 戏外才见雪漫天……”这一刻,台下冒雪观看演出的秦腔铁粉和台上冒热汗演出的艺术家,以戏为媒,一起“白了头”。

惠敏莉西安易俗社社长、党支部书记,秦腔表演艺术家

百年不停更的“文化账号”

易俗社由陕西各界160余位社会贤达人士于1912年创立,原名“陕西伶学社”,旨在“移风易俗,启迪民智,推陈出新,辅助教育”,立志革新传统秦腔,呼应救亡图存的浪潮。

记者顶着鹅毛大雪探访易俗社,庭院中一株海棠卓然而立,在扑簌簌的雪花中,让人想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诗句。一袭红色大衣的惠敏莉傍于树侧,从这株海棠讲起易俗社的百年芳菲。

海棠树是易俗社的社树。海棠花素有“国艳”之美誉,早在易俗社成立之初,老先生们就在易俗社的小花园里栽下一棵海棠树,寄予对易俗社的厚望。后来的易俗社人不负先辈教诲,将易俗社发展壮大,为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秦腔艺术家,让秦腔艺术不断开枝散叶。

百余年来,无数的文化巨匠与易俗社发生互动,使易俗社成为一个112年从不停更的“文化账号”。

在易俗社中漫步浏览,可谓一步一景,每一个老物件里都有一段往事。剧场前厅,摆放着鲁迅先生的塑像和一块“古调独弹”的匾额,惠敏莉说这是鲁迅先生与易俗社的一段美谈。

1924年7月,应陕西省教育厅和西北大学邀请,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先后五次在易俗社观看《双锦衣》《大孝传》《人月圆》等剧目。在此期间,适逢易俗社成立12周年,鲁迅亲笔题赠“古调独弹”的匾额,于褒扬之中,寓有规勉之意。离开西安前一天,鲁迅还将在西安讲学所得五十块大洋捐赠给易俗社。这段轶事距今整整100年,匾额下,易俗社的秦腔正声余音绕梁,百年不散。

爱国是易俗社创社之初的信念,也是行动。

五四运动时期,易俗社大力宣传新文化;抗战时期,易俗社曾冒着日军的炮火在卢沟桥前线慰问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也是最早赶赴抗美援朝战场慰问演出的艺术团体之一。

抗战时期,易俗社上演抗战五部曲中的《还我河山》,台上台下同声高喊“还我河山”,群情激昂,民心凝聚。1938年3月,丁玲率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到西安开展抗日宣传文艺演出,易俗社为西战团提供演出场地。临行前,易俗社还赠送西战团一套完整的秦腔演出行头,这也是西北民众剧团的首套演出行头。

传统剧目《白蛇传》

易俗社始终秉承移风易俗,开风气之先。“49级”秦腔班首次招收女演员,在此之前,秦腔没有女性正式拜师学艺、演出的先例,她们也赶上了易俗社的黄金期。1958年,由陕西省戏曲剧院二、三团和西安易俗社组成赴京汇报演出团,在北京演出42天,史称“三大秦班进北京”。1959年她们还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这一批女演员在此后的几十年内纷纷成长为秦腔大家。

在文研院档案室里,惠敏莉拿起一枚“陕西易俗社”的证章说:“这是毛主席1950年为易俗社题写的,被制成证章,发给全体社员佩戴。” 易俗社的发展得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与呵护。习仲勋十分关心戏曲事业发展,多次接见易俗社演员,指出秦腔改革方向。在1951年易俗社改为公营时,习仲勋看到“热烈庆祝西安市人民政府接管易俗社”标语时说:“易俗社是进步的文艺团体,演出了那么多进步的戏曲,对革命是有贡献的。不能叫接管,应该叫接办,接着办下去,办得更好!”

易俗社不负嘱托,接办后发展得越来越好。一场场精彩演出,一段段岁月诗画,使享有中国多种戏曲鼻祖之称的秦腔被世人所熟知。

易俗社这个百年“文化账号”还在2023年上了“热搜”。5月19日,国家主席365体育足彩,:夫人彭丽媛邀请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夫人扎帕罗娃、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夫人米尔济约耶娃共同参观西安易俗社,听取秦腔历史起源和发展介绍,观赏不同时期的精美秦腔艺术展品,在《乐舞图》壁画前感受中国和中亚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

在易俗社百年手抄剧本展区,彭丽媛和来宾仔细浏览珍贵秦腔剧本手稿,高度评价易俗社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办社精神。

惠敏莉(左一)手把手教导女学员们手眼功法

惠敏莉回忆道,当时彭丽媛路过庭院时,看到小学员们正练习唱秦腔、走台步,便亲切地鼓励他们成为弘扬中华戏曲文化艺术的接班人。

易俗社海棠几度荣枯,现在这株是20世纪90年代易俗社改造时,在西安植物园买来树苗种下的,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每年春天海棠花开,灿若云霞,成为西安钟楼下的一景。惠敏莉说:“多年来,只要我推开易俗社的大门,看着庭院深深,花开花落,就觉得心里很踏实,肩上沉甸甸的。”

这个春天,易俗社门内,海棠依旧笑春风。

三生之梦入梨园

陕西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陕西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要能听秦腔;三秦城乡美丽不美丽,要紧的是看到惠敏莉。”

从五岁起父亲就开始教惠敏莉唱秦腔,“未开言来珠泪落……”她学唱的第一个秦腔唱段恰来自易俗社的名剧《三滴血·虎口缘》,虽不解其意,但一颗种子已经萌发,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14岁时惠敏莉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延安分校(鲁艺),在这里学习的四年,她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练功场里呼出的白气会化成冰晶挂在眉毛上,通往戏校的山路长得走不到头,厚厚的剧本老也抄不完……但就是在这黄土高坡之上,秦腔的“四功五法”如黄土一般,一层层夯实成为她的艺术根基。

1989年,不满18岁的惠敏莉如愿考入她从童年起就心心念念的易俗社,在这里得到了常警惕、肖若兰、张咏华、全巧民、姜云芳等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结合老师们的教学,她在表演实践中不断磨练,主演了四十多本大戏,出版多张专辑,获得多项殊荣。

2005年,面临文化体制改革的易俗社处于发展瓶颈期。当时已经是业务副社长的惠敏莉蓄力打造一部戏。“我们有一句行话叫一部戏可以救活一个剧种,救活一个剧团,还能出一批人才。”她希望通过一部戏让古调独弹的易俗社再次弹响时代旋律。

新派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柳河湾的新娘》剧本在惠敏莉身上背了三年,六易其稿,2008年,终于用48天时间创排出这部爱国主义题材大戏,参加了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她主演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善良贤惠的关中女人柳叶。

“我们这一群人能不能再次打响易俗社的牌子?在兰州比赛时,心里是很忐忑的。”演出结束后,兰州当地报纸刊发的报道是:“柳河湾的新娘惊艳兰州舞台!”沉寂多年的易俗社终于有了一部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剧目。后来经过不断打磨,《柳河湾的新娘》陆续荣获上百个奖项,不仅编剧、导演,连灯光、舞美、道具、化妆造型,都因这部戏获了奖。

这之后,惠敏莉主演了一系列秦腔剧目,在《党的女儿》中,她演绎革命者田玉梅九死一生,为解放事业奉献出宝贵生命的故事;《织梦人》中,她扮演我国第一代纺织女工赵梦桃。

尤其是《易俗社》这部戏,用了大量的文献史料,以独特的戏中戏方式展现易俗社的发展历程,她在其中扮演踏歌梨园、追梦圆梦的第一位秦腔女演员林梦云。惠敏莉说,“我在每一个鲜活的人物性格里面创造、分析、思考,也被这些在中华民族不同历史时期发出的光辉所照耀。”

惠敏莉把易俗社称为“我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她从女同学到女老师,摘取梅花奖、获得文华奖、夺得白玉兰奖,戏曲名家吃过的苦她都经历过。“我也有意志消沉、困顿不前的时候,但我有个便利条件,就是在自己最低沉的时候,排一出硬朗的戏,比如说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在唱念做打中提振自己的精气神。”

担任易俗社社长,后又成为这所“大学”的校长,惠敏莉考虑的不再是自己的一方舞台,而是易俗社的永续发展。当她发现易俗社先贤们留下来的戏文剧本等“宝贝”尘封在不到10平方米的资料室时,就腾出8间宿舍,把这些史料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

后来发现这也远远不够,作为陕西省人大代表,惠敏莉提出打造易俗社文化街区的建议。2021年,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易俗社为文化坐标的文化街区建成了,融合秦腔艺术展演、博物馆展示、戏曲教育传承等为一体,是古都西安发扬秦腔艺术、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新名片,立刻成为西安文旅的打卡地。

百年时光,易俗社仍生机勃勃地伫立于西安市井中,易俗社文化街区成为城市文旅打卡地

从2018年起,惠敏莉又以陕西省人大代表的身份多次在省人代会上提交建议,呼吁立法保护秦腔剧种和秦腔人。经过四年的奔走和调研,2022年1月1日起,她参与起草修订的《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出台,成为全国首个省发保护戏曲剧种传承的条例。

今天,如果你来到西安钟楼一侧的易俗社街区,每天上午10点,下午2点,雷打不动,无论酷暑严寒,还是风雪交加,露天剧场都会吼起秦腔,成为很多戏迷的盼头。惠敏莉龙年春节前还在这里演唱了秦歌《三生之梦入梨园》。

“莫说此生交付了,我是三生之梦入梨园,苦也甘甜,醉也不还。”一曲秦歌道尽惠敏莉的一生秦腔梦。

对话惠敏莉

惠敏莉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中国妇女》:秦腔能够延续千年,易俗社能够传承百年,您觉得这其中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惠敏莉:千年大秦腔,百年易俗社。千百年来,我们一直用戏文的方式提高人们的世界观、文明观、道德观、文化观,用字里行间的曲调和鸣来温润人心。

秦腔本身就是特别包容的一种文化,因此才能称为大秦腔,用一种黄土地上滋生出的豪迈气概,既能吼出英雄的豪情万丈、荡气回肠,也能够吟唱出儿女情长的温婉缠绵。

易俗社的精神是高台教化、惠泽百姓,以戏、文、史三位一体来弘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祖祖辈辈都在感受着质朴厚重的文化价值,这就是我们三秦大地老百姓一直都把秦腔视为“心头好”的原因。

《中国妇女》:有人说易俗社在世界上是古老的,在西安却是年轻的。能给我们讲一下易俗社的“江湖地位”和文化价值吗?

惠敏莉: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绕不过我们大长安,13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非常厚重的历史价值和文化脉络。这对生长于斯的易俗社来说是得天独厚的赋能。

虽然我在易俗社30多年了,但我依然认为自己像一个小学生,每天走进易俗社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满满的书香味传达出先贤们用文化教育的方式支撑起中国文人的底色。

现存的880多部文本,1000余册戏本,不管是从研究的角度,还是从传承的角度,都是一部中国戏剧史。同时它也是世界三大古老剧院之一,和俄罗斯大剧院、法国芭蕾舞剧院齐名于世界艺术之林,也是中华戏曲第一剧社。

《中国妇女》:您是怎么守护易俗社这个中国戏曲“活化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有哪些体会?

惠敏莉:我一直没有把易俗社只当成一个文艺团体来看待,而是当作一个文化IP去运作。

我们曾经上过“中国诗词大会”,当时康震老师和节目组来我们这里拍了很多素材,觉得百年易俗社就像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无论如何去挖掘和探寻都是取之不尽的。很多唱词、服装都是古代流传至今的,很考究,但又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物,而是正在活化传承的艺术精品。

易俗社当年有自己的服装加工厂,有一批非常专业的团队来设计图案。目前江浙一带的戏服制造厂家依然引用我们易俗社先贤们创造出来的一些戏曲剧装的花团和图案。

《中国妇女》:易俗社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在新时代又有怎样的文化担当,如何发出时代新声?

惠敏莉:易俗社人在不同时代,都以独特的大秦正声诠释着革命剧社的时代担当与文化使命。

秦腔的根永远在田间地头,在老百姓的心里,所以易俗社一直坚持把戏台搭建到人民群众中去,用蓝天作幕布,大地作舞台,党旗作背景,为人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盛世修文,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需要珍惜感恩的时代,我们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把可敬可爱的人物形象演绎给我们的人民群众。

《中国妇女》:身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易俗社在文化出海方面怎样“唱响中国好声音”?

惠敏莉:2023年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时,易俗社作为文化窗口,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我们曾经和西班牙以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地区进行文化交流。

2023年易俗社还创排了一部大戏《昭君行》,展现大国外交,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有一句唱词“大河中虽不似一瓢桶,苍穹下虽不似骨肉连筋”,就是要永远珍惜这份友谊。

《中国妇女》:作为百年秦腔剧社,易俗社在宣传男女平等、女性贡献上有什么特别的实践?

惠敏莉:就是因为易俗社先辈开风气之先,给女性同样的秦腔舞台,今天才有我这女社长和占比60%以上的女职工。

穆桂英、梁红玉、花木兰……我们把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杰出女性推向秦腔舞台,不断传唱。解放后,创排了《小姑贤》《看女》等剧目以启迪女性心智,传递女性社会价值,新时代我们创排了《党的女儿》《织梦人》等剧目,彰显半边天的独特贡献。

《中国妇女》:秦腔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怎么吸引年轻人,在网络时代“出圈”?

惠敏莉:在我们西安,不少孩子连陕西话都不会说,怎么可能会爱秦腔。易俗社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了解乡音乡情,让他们在戏曲艺术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中,感受中国戏曲的美学精神。

我们推出针对青年人的研学项目,让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中生、大学生到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亲手画脸谱、看皮影、听秦腔、穿戏服,沉浸式感受体验。

我们还不断寻找创新性传承秦腔艺术的方法。2019年,易俗社与上影集团联合拍摄了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戏曲电影奖,还拍摄了《三滴血》动画片,在海内外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