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足“精神之钙”,让“后浪”更有力量

家叙家议 2023-07-04 11:51:15

“躺平、摆烂、佛系”成口头禅,当下青少年最需要的精神之钙是什么?

最近,湖北某地一中学,老师让同学们把长大后想做什么写下来,基本都是“某局局长”“某厅厅长”之类,于是,“青春正好,一屋子领导”被推上热搜,这种“务实”的理想颠覆了我们的预期。

理想不是空谈,理想与现实也从不矛盾,有理想才能让我们明确该务什么实。此外,当下还有很多孩子把“躺平、摆烂、佛系”挂在嘴边,当成了口头禅。

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孩子可能“走”远了,理想教育要赶紧跟上。对于青少年来说,理想可以不是具体的“成为什么”,也可以是“为了什么”,也就是精神动力。眼前有方向,心中才有力量。

眼前有方向,心中才有力量


教育观察:


@吴所谓

理想的点燃需要一个火种


我家孩子一直自称“佛系少女”,自诩心态良好,在我看来,就是胸无大志。

2022年,学校组织孩子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回来后她非常激动,在感想中分享道:我也一定要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发出自己的光亮。

她说虽然还没有想好具体做什么,但老师说理想也并不一定是一个具体的职业,也可以是一种信念。

这之前,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官方”地谈过理想信念,我听完还挺意外的。她还拉着我去红楼、五四大街了解那段红色历史。她说不光是她,自从参加完大会回来,同学们也不像以前那样“颓”了,过去不少同学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很努力,现在都公开“卷”起来了,表示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王宇航

梦想开启也有“窗口期”


我曾在国内外几个很好的大学授课,发现学生们国籍肤色、成长背景各有不同,但都有共通之处,就是理想远大。

有时听听他们的理想,觉得并不务实,但自己说起来却神采飞扬。这种理想不是在考上大学后才有的,而是在中小学时代就建立起来的。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了各学科的学习,在生物、化学的学习中看是否对微观世界具有想象、观察及分析能力,科学家的理想可能就此确立;从历史、政治的学习中看是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有辩证思考能力,人文专家可能就此孕育。

这时候就要引导孩子树立理想,如果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才谈理想,那显然有点迟了。最初的理想可能只是一个亮点,但在一路不断明确中逐渐变为一片光明前途。


@梓归

给孩子“自由理想”的权力


有时候,不是孩子没有理想,而是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理想。我女儿现在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习,很多初认识的人听说女儿在职业学院上学,就觉得是不是因学习不好不得不去,其实并不是。

女儿上小学时,有一天,我们带她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她的眼睛顿时放光,对我说:“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好的职业啊!”从此,她就对工匠和民间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即树下理想,就是要当顶尖的工匠。之后,我们也带她走了很多地方去拜访非遗传承人,大师们听说孩子对这些感兴趣,特别高兴,都欢迎她去免费学习,因为有些技艺他们的儿女都不愿学了。现在看着女儿忙着几个非遗手艺项目,每一天都充满激情,我很庆幸当时尊重了她的理想。


跟进理想教育

别让孩子“走”远了

晓艳 编辑,家教栏目主笔。取得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曾出版《心理的房子》《心理的旅行》等书作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的苟且”,当我看到有好几个中学生的微信签名都是这样的话时,不禁为省略的“诗与远方”而感到遗憾。

年少时候,谁没有梦?父母们应该还能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理想,有的可能没有实现,但那些理想曾是我们的精神灯塔,塑造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所以,“有理想”“立长志”需要在家庭中传承。


让孩子接近 “理想型”


前段时间,在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颁奖典礼现场,一位爸爸在散场后把七八岁的女儿带到获奖女科学家站过的讲台前,让女儿模拟演讲女科学家的样子拍照,这位爸爸显然是专门带孩子来“追星”的。

这样的一幕让我这个旁观者都很受触动,相信一定会影响到这个小女孩的理想之路。

让孩子树立理想的一个方法就是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因为了解和接近一种事业从而产生理想。有些父母可能会说自己没有资源让孩子接近这些人,其实这在网络时代实现起来并非难事。

比如想让孩子有探索长空的理想,不一定非要和航天员同框才能实现。关注航天领域,观看航天直播,了解航天员的成长和选拔,关注哪一天发射哪一天返仓,同样会有身临其境的体验。相反,如果你天天泡在购物直播间,孩子很快就会发现网红带货日进斗金,难免不心生向往。

在父母有限的能力内,让孩子了解一些职业的高光时刻,而不是告诉他们哪些职业更“实惠”,即便这里面藏着父母的爱子之心。

我们要知道,孩子长大后,利益分配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如果只冲着利益而去,利益分配一旦转移,孩子追随的“实惠”职业已被削弱,等于孩子失去了精神支撑。

你应该告诉孩子的是,每一个职业深层的荣耀感会跨越时间永远闪光。如果你整天在家传达的是有些职业太辛苦还有潜在风险,某类单位收入高还分房子,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出现“青春正好,一屋子领导”的理想也就不奇怪了。


有理想才有内驱力


理想有什么用?有理想就是不和别人赛跑也能向前奔跑。

很多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没有进取心,干什么事都不积极,推一步走一步,还把这一切归结于生活条件太好、衣食无忧造成的。

但如果我们只因生活艰难才有动力去改变,那么这种条件下萌生的多半是很务实的目标而非理想,比如“我一定要离开这个小地方”“我要给父母买个大房子”“要让所有人都看得起我”,这种目标当然也能带来内驱力,但并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和你想让孩子拥有的理想。

所以即便是在优渥的条件下,也要引导孩子树立理想,因为理想就像箭靶,如果找不到靶子,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太阳高高挂着,却能产生太阳能,想让孩子“积极”起来,就要引导他有远大理想,理想催生的内驱力才能真正推动他勇毅前行。

有些孩子觉得没有远大抱负是认清现实心态好,“想太多”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其实恰恰相反。

理想是指向未来的有可能实现的积极想象。有远大理想的人反而心态更好,因为有理想的深层逻辑是乐观,看好未来的世界和未来的自己。而且,当你的目光投向远方时,就会看淡当下的沟沟坎坎。


在优势赛道上找理想


很多孩子并不是没有理想,而是半路上丢了理想。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小学时还有很多远大目标,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不太好,就产生了懈怠情绪或者放弃学习的想法。如果真的放弃学习,那还谈什么理想?

这时候,我们需要和孩子谈谈人生赛道的事情。

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普及教育是针对所有人的,这条赛道上选拔人才以文化课考试为主,比较单一,注定一部分人要被筛选掉。在第一赛道上落选,不等于没有前途了。

事实是社会上很多有用人才并不是在这个第一赛道上胜出的。文化课不占优势的孩子就要引导他们去发掘、寻找、开辟适合自己的其他优势赛道。

这其实也是我们让孩子从小接触各种领域、开展课外兴趣班的初心,在各种试探中,发现孩子的禀赋,观察他们的兴趣,抓住他们“眼中有光”的时刻。

人的理想的发展,都是从非现实性的理想向具有现实性的理想发展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既要仰望星空,也要写今晚的家庭作业,但无论如何,“莫躺平,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