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面法则,妈妈“安”心大法

家叙家议 2024-02-22 17:36:10

image.png

这个寒假,有些妈妈又投入到与“魔兽”的“战斗”中,为孩子不做作业发狂,为孩子成天玩游戏抓狂,为孩子要这要那抓狂……做 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真有那么难?

曾经读过《家庭里的心理学》一书, 屡次被书中“阳面法则”这个概念点醒。 在《道德经》里,“阳面法则”意味着“生” 和“长”,是看到生长的力量、呵护“生” 和“长”的可能。 为什么一些妈妈看到孩子对大人 的要求有所延后,情绪就很容易被点 燃和发作?是因为她们总先想到事情 变坏的可能性。作者鲸歌说,在孩子 养育中,妈妈心安,孩子才安心。心要怎样才能安?这来源于我们对生命 本身的生长性的信念,要明白孩子有 向上向善的本能和潜力,这是育儿中根本的“信”。 

“信”的代际传递 

孩子的一点失误和错误就轻易“引 爆”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内心缺乏安 全感,遇到问题只想最坏的结果,从而产生担心和焦虑。这种人很容易被识别,最突出的 特点莫过于他们心里仿佛有一个巨大 的黑洞,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让他们感到满意。他们始终觉得自己不幸,世界也很糟糕;而别人都是罪魁祸首,自己则是不幸的受害者。这种人对外界的接纳程度往往很低,倾向于用一种消极的、负面的,甚至是对抗的思维方式和世界互动,因此他们很难下定决心做选择。他们总是用批评和挑剔的语气来评价身边的人 和社会。同时,外在世界的一点变动就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焦虑;他们通常过于关注眼前的事情,特别是小事,缺少对长远目标的想象和执着。他们习惯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控制,或者通过滔滔不绝的语言,或者通过对家里物品的摆放、擦拭、收纳等——一切都在掌控之下,才能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放心。人们的行为模式往往源于幼年时期亲子关系的影响。童年时期的想法 与要求总是被父母延迟满足,长期被父母否定,因此自信心被削弱,会倾向于接受自己“不行”“没有办法”“完 蛋了”“死定了”“没有希望了”。成年后,当遇到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或者否认,总是会首先想到那些让 事情变坏的可能性。受过太多否定的人,他们也很难给他人真诚的支持和积极的回应。当出现情绪波动时,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习惯于用情绪回应世界,很难看清事情的本质而做出积极回应。 长期被否定的孩子出于本能,原本用于生长的能量,不得不用在和这些负面评价做斗争上。这种斗争可能是对外部世界的攻击,也可能是向内的自我攻击,或者可能是以回避的方 式表现。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秩序 的破坏者,这种破坏表现在对人际关 系或者社会秩序的破坏上,有时候还以对自己的破坏为表现形式。另一部 分人则感到无力,进而逃避。“宅”和“躺 平”是这种人最常见的行为表现:当他 们用尽全力也无法挣脱这些负面评价 和暗示的时候,自我放弃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而阳面法则意味着积极的回应和反馈,从孩子的每一种行为中看到孩 子向上生长的努力和价值。有研究证实,父母积极的回应能够给予儿童充分的安全感,让他们更自信和松弛,从而使他们在成年后更倾向于使用建设性的情绪调节策略。 阿采是一位特别乐观、安定的朋友,她提到小时候母亲给了她无条件的即刻满足,“如果我要吃包子、吃饺 子,从来都没让我等到下一顿,都是立马安排。”阿采说正因为母亲给了她积极的回应,才让她从小到大都非常 “心安”,内心有“定”,不管外面的世界怎么变化,她都明白,家庭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从不焦躁和惊慌。所以,在积极回应中长大的孩子才会安全感满满,不管别人和世界给予自己什么,都能够安然接纳。因为他们从来不会觉得自己不幸,哪怕生活很艰难,遇到失败和挫折,他们依然能从中发现让自己满足的东西。当他们成为父母后,也能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不会轻易因孩子的错误而大吼大叫,这就是育儿中根本的“信”的传递。 

妈妈心安孩子才安心 

我们不可能改写自己的童年,但可以续写我们的孩子的童年篇章。怎样做一个让孩子安心的淡“定”的妈妈呢?首先,要保持对生命本身的生长性的信念。在日常层面上,我们要相信,即使孩子摔跤破了皮,淘气被老师批评,一次考试失败,这些都没什么大不了,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我们就不会纠结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对于孩子一生 的长远发展来说,这些都是可以忽略 不计的小事,更重要的是孩子仍然拥 有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勇气。如果 有信心,我们就会想办法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去挖掘他的潜力。如果没有信心,我们就会过度担心孩子,育儿 行为就会演变成对孩子的控制,在这种心态下,我们会倾向于不断向孩子 灌输各种外在的标准。《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 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这里的“为腹”, 就是为了事情的本质;“为目”,就是事 物表面的现象;情绪就是为目,就事论事,以及看到事情背后的动机和需求,才是真正的“腹”。实践经验也是让我们心安的重要 来源。有过很多次成功实践经验的人, 往往对掌控世界有着更强的信心,也 更有“定”。 在过去将近 7 年的时间里,我每个月都要组织一次读书会。其间无数 次遇到和场地、主讲人等有关的各种不确定性,每一次不确定性都是很大的挑战,让我很多次都生出放弃的想 法。这时,我总想起我导师的话,大约六年前因为突发事件,我在最慌乱的时候给他打电话,他对我说:“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是问题就 一定有办法解决。”我将老师的话作为 座右铭,在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过后,真的发现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根本不存在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主讲人不参加没有关系,人少也没有关系,没有场地也没有关系,反正总是有办法。 导师这句话背后有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他的定力来源于童年从父母家人身上得到的积极的正面反馈,来源于他从小就有机会独立处理各种事情并获得足够的成功经验。这些来自青少年时期的底气和信心,成 为他事业发展和影响、带动学生及团 队的基础。 拥有足够多的成功经验,能让我们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或者,我们会相信在遇到下一个问题时,一样会有办法解决。不但相信自 己遇到问题能够解决,也倾向于相信孩子有能力解决。这就是信心的传递。 一个相信自己力量的人,也会把这种 对自己的信任转移到别人身上。相反 那些从来没有做过事情,或者缺少成功经验的人,是不太能够有能量去相 信和推动帮助他人取得成功的。 因此,对于为人父母者,除了各 种育儿技能技巧的学习,更重要的是 努力使自己拥有直面不确定性的勇气 和信念,并且用一种活跃的积极的态 度,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主动找到和获 得一种掌控感。鲸歌老师在《家庭里的心理学》一书中,认真地记录和反思自己生活 里的每一件事,通过详尽的记录,“看 见”了自己和女儿、丈夫和公婆,这样的“看见”,使她获得了一种定力,这样的定力,帮助她影响和带动家人,乃至我们这些千里之外的陌生人。这种定力给我带来的影响是,我开始自觉地练习运用“阳面法则”来 处理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在和孩子的 关系上,除了比以往更加积极回应之外,我还主动提出在限定时间内让孩 子玩一会游戏,孩子说被主动满足的 感觉真好呀,忍不住感叹自己“好幸福”。当我问他为什么?他答曰:“因为 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