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帐篷、喝河水,差点把命丢了.......她拼死守护的“精灵”为青海湖带来春天
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的生态一年比一年好。未来还要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与发展有机结合的美好未来。
“我是来自青海的一名生态保护工作者。青海湖是我国最美的湖泊之一,那里有一种特有鱼类叫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曾经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被列为濒危物种……”祁洪芳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后走上“党代表通道”,在媒体镜头聚焦之下,为大家讲述青海湖水生态保护的故事。记者关注并追踪采访到她,从而为我们揭开了她守护青海湖精灵——裸鲤30年的动人故事。
裸鲤见证青海湖生态变迁
祁洪芳?党的二十大代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副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
青海湖裸鲤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从濒临灭绝到鱼翔浅底,一条裸鲤的兴衰见证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迁,也记录着无数生态保护工作者辛勤工作的足迹。
1993年,祁洪芳从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淡水渔业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当时的祁洪芳成天穿着水衣水裤,拿着桶下湖捞鱼,每天搞得一身泥。但她乐此不疲,当她第一次看到湍急河道中成群的鱼拼命上溯的奇观时,被深深震撼了。她感佩于裸鲤不畏入鸟腹,不惧被水花拍上岸失去生命的危险,也要完成洄游使命的精神,从此便爱上了这种鱼。
但不了解裸鲤的生存环境何谈保护?2001年,祁洪芳和同事们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沿着青海湖360公里的水涯线,埋设200余块标石。徒步走过险象环生的沙滩、沼泽、泥泞草地,经历过夜宿荒漠等种种险境,建立了青海湖湖泊面积、海拔高程监测点坐标系。
此后每年祁洪芳都要“出海”对青海湖渔业资源进行监测,搭建青海湖裸鲤基础数据资料库。为了保证裸鲤资源监测的准确性,避开裸鲤在河流中繁育的关键期,她把时间定在8月。湖区水生物、浮游动物数量、质量,水体水质,五条入湖河流的水体检测都是祁洪芳的工作范围。青海湖面积大,码头少,单船作业,手机没有信号,每次都要在监测船上吃住五六天,风险极高。
2005年立秋后的一次“出海”,祁洪芳差点把命丢了。监测船锚链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挣断了,船体被5米高的风浪抛向湖水深处,在300多米外的暗礁上搁浅。风浪中,祁洪芳和同事紧紧护着重要仪器和数据资料,她当时以为自己要“交代”了,“我可以回不去,但仪器和数据必须得回去”,在渔政人员的及时救援下,最终得以脱险。回忆起那次经历,祁洪芳仍心有余悸。从那之后,祁洪芳“学乖了”,每次“出海”都提前一个月盯着天气预报,至少三个连续晴天才敢下决定。
“海上”历险后,有人建议取消监测或减少监测频率,祁洪芳没答应,在她看来只有足够了解、及时更新裸鲤的生态环境数据,才能支撑裸鲤救护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繁育裸鲤就像养孩子
“青海湖里的鱼十年长一斤”的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记者向祁洪芳求证真伪,她给出了肯定答案。青海湖海拔高、水温低,导致浮游生物少、藻类也长得慢,由于食物少,鱼自然就长不快。
自身生长慢,每年洄游,逆流至上游淡水河产卵,遇上枯水期,还容易半路夭折。为帮助裸鲤种质资源数量尽快恢复,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开始了人工繁殖裸鲤。
为了采鱼卵,祁洪芳住帐篷、喝河水、啃干粮,白天采样分析,晚上挑灯夜战是常事。回到救护中心进行孵化,祁洪芳就像妇科医生做试管婴儿手术一样,帮助裸鲤体外受精,时间快慢、孵化期长短、水温高低都会对繁殖效果产生影响,掌握不好“火候”就可能造成畸形或降低繁殖成活度。每隔两三个小时,祁洪芳就要观察一下鱼卵的发育情况,用手抖动孵化盘,把粘连在一起的鱼卵分开,力度不能重也不能轻,“力度大一点会伤到鱼宝宝的神经发育,很考验操作人员的经验与耐心。”
鱼宝宝破卵而出后,祁洪芳又做起“月嫂”,不断优化鱼宝宝的第一口饵料,让人工繁殖的小裸鲤“赢在起跑线上”。小鱼吃的“辅食”从蛋黄、猪油到特调药粉也要不断优化升级,“目前我们正在培育龙虫,专家说龙虫是动物蛋白,对小鱼更好些”“最重要的还是不生病,孵化的时候容易得水霉病,要预防好卵和坏卵相互传染”“车间不能断电,还得保证水质,24小时都得有人看着”……说起这些繁育鱼宝宝的故事,祁洪芳滔滔不绝。人工增殖的鱼苗需要人工饲养一年左右,才能达到放流标准,在这一年时间里,裸鲤宝宝都要在救护中心生活和成长,祁洪芳笑道:“其实养鱼和养孩子没啥区别,外界称救护中心是鱼宝宝幼儿园,我们这些研究员就是裸鲤的育婴师、育幼师。得把每一步都想周到,才能让它们健康地回到青海湖里自由生长。”
从2002年大规模增殖放流至今,来自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1.56亿尾青海湖裸鲤原种种苗,对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贡献率达到了23%。祁洪芳每每来到河边,看到河道里的裸鲤成群结队,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她坦言:“濒危物种保护工作不容易,青海湖裸鲤却实打实地在高原上实现了种质资源数量的大跳跃,看着成群的鱼,就想到这些年青海各部门同事共同的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生态保护没有终点
青海湖湿地是世界七大湿地之一,青海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对我国生态安全与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裸鲤作为青海湖里唯一的鱼类,发挥着以鱼净水、以鱼养水和以鱼抑藻的功能,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中的核心物种,其种质资源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好坏。
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期过程,对于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人来说,有据可查是一切的基础。祁洪芳自2002年第一次“出海”以来整整过去了20年,年年“出海”雷打不动,逐年探明青海湖裸鲤总尾数、条体重量、资源总量,建立连续的资源监测体系,不但为青海湖封湖育鱼效果评价和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今后的生态保护者了解青海湖打下基础。祁洪芳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态保护没有终点,我现在做的工作就是给以后的生态保护打基础。”
十年来,青海对裸鲤进行了多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11.41万吨,比2002年保护初期的3000多吨增长了42倍。面对庞大的数字,祁洪芳却说,“10多万吨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随着青海湖湿地面积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改善,每年来越冬的候鸟数量、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每年有1万吨以上的裸鲤是被候鸟吃掉的,即使目前裸鲤资源量恢复的势头良好,但对于面积巨大的青海湖来说,还远远不够。祁洪芳时刻提醒自己,要头脑清醒、保持警惕,“绝对不能因为现在的成果沾沾自喜、掉以轻心,裸鲤仍然是易受环境影响的易危物种。”
祁洪芳说:“在坚持增殖放流,做好繁育保护的同时,我们还要向青海湖流域周边群众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形式上跟基层治理、旅游业相结合,提高群众参与度,让保护青海湖裸鲤、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人人参与,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才能真正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
如今青海湖这颗高原“蓝宝石”,呈现出鱼鸟翔集、碧水蓝天的生态美景。祁洪芳的下一步想法很简单,不但要让候鸟敞开肚皮吃鱼,还要想办法让人们吃上裸鲤。目前祁洪芳已着手进行青海湖裸鲤子二代的繁育工作,在保证青海湖裸鲤原种资源数量的同时,让百姓也能早日享受到经济水产带来的舌尖上的美味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