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奶奶、爱心婚介、钥匙阿姨……“手捧玫瑰”谱写新时代志愿服务绚丽华章
巾帼奉献展风采,志愿行动暖人心。巾帼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谱写新时代志愿服务的绚丽华章。
初春时节,天气回暖。周末的早上,天津市和平区朝阳里社区整洁如常,几位老人坐在阳光下唠家常,孩子们在广场上嬉闹玩耍。广场中央一座雕塑的造型是“手捧玫瑰”,寓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朝阳里社区广场中央雕塑
朝阳里社区是全国首个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发祥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34年了。从最初的13人义务包户到现在,社区注册志愿者已发展至3588名,占社区居民的70%,其中不乏巾帼志愿者的身影。
365体育足彩,: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要为志愿服务搭建365体育足彩,平台,更好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阳光奶奶”,用心照朝阳
1996年,刚刚退休的吕文霞加入了朝阳里社区志愿者队伍。她发现这里的很多老人除了买菜、接送孩子,几乎足不出户。曾经在体育馆街坚持晨练23年的她急在心上,召集大家组建了晨练队、晚练队,带领姐妹们学习健身操、编排广场舞,参加锻炼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队伍从最初的十几人增加到200余人。
多年坚持锻炼,有些队员患的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基本消失或缓解,几位之前体形略“丰腴”的姐妹也恢复了正常体重。为此,吕文霞专门编了一首顺口溜:“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身体不得病,儿女少受累;节约省药费,回报全社会;要想疾病退,参加晨练队。”
“冬天扫雪送温暖,夏日护绿送清凉。创文创卫走在前,治安巡逻在路上。文明祭扫除陋习,文明交通我疏导……”这是吕文霞编的另一首顺口溜。事实上,她所做的事情远不止这些。楼道乱停乱放车要管,路灯不亮要管,堆放垃圾、跑水、断电也要管,还有抄水表、扫楼道、交卫生费……事无巨细,只要她看见了都要管。看到信件露在信箱外边,她往里推一推;楼道里有自行车没锁,不管是谁的车,“啪”的一声她给锁上。楼内新搬来一户人家,她马上拎着一兜红苹果去敲门:“祝贺你们乔迁之喜。”楼里住着独居的老人,她隔三岔五去探望,有的老人头发长了,她拿起剪刀就剪,看到垃圾也顺手扔进垃圾桶……
从2009年起,每年高考时,吕文霞带领团队协助交警维持考点秩序,为考生和家长送绿豆汤。除此之外,她还随身携带铅笔、橡皮、手表等考试必备用品,帮助了很多没带齐用具粗心的考生。她说,这只是举手之劳,但却在孩子们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提供了帮助。吕文霞组织42名志愿者在公交站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维持秩序。在电子支付还不发达的时候,她带着零钱,为乘客解“燃眉之急”。
多年来,吕文霞带领的“阳光奶奶”团队,冬天是扫雪队,夏天是护绿队,创卫时是保洁队,参加治安是巡逻队,还是一支宣传队,他们慰问军烈属、孤老病残,去养老院、武警官兵驻地、民工工地等。
“爱心婚介”,用情助大家
在朝阳里社区氛围的影响下,李鸳玲也爱上了志愿活动。她发现大龄单身男女结婚难,在2009年的七夕,朝阳里社区成立了“爱心婚介”,李鸳玲成为负责人。她说,名字中的“鸳”字,也注定了她与“爱心婚介”这个志愿服务项目的缘分。
“婚介讲究一个‘介’字,没有人员信息怎么介绍?”李鸳玲带领团队的几名志愿者,前往周边各个单位询问,他们来回奔走,志愿者们认真记下大龄青年的信息。
“有些单位对我们很热情,有的人却泼冷水,说我们是‘媒婆’,对此我并不介意,因为我们是新社会的红娘!”面对冷遇和寥寥无几的信息,李鸳玲也曾彷徨,但当她看到酷暑下姐妹们晒得红红的脸,又心疼又感动,也更坚定了她一定要把“爱心婚介”做好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鸳玲和团队成员搜集了近3000条有效信息,每周进行一次免费征婚接待,慕名而来的征婚者越来越多,最多时每周达到2000人以上。李鸳玲几乎把所有闲暇时间都用在了“爱心婚介”上,她的办公桌上常常堆满了记录着征婚信息的资料,随身携带的两部手机总是不时响起。
李鸳玲还扮演起教师角色,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我常说,找一个家风正、人品好的伴侣比什么都重要,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家庭幸福了,整个社会才会安定和谐。”
有位母亲跟李鸳玲讲述家中的情况,女儿莉莉自身条件很好,在外企工作,但是由于工作繁忙,32岁还没有谈及个人问题,每每与孩子谈到婚恋就不免一场“家庭战”,莉莉的终身大事成了老两口的心病。了解莉莉的基本情况后,李鸳玲亲自和她沟通,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为她考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莉莉终于答应与李鸳玲用心挑选的男孩见面。
果然,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孩子的婚姻大事解决了,做父母的别提有多高兴。这位母亲后来给李鸳玲打电话说,小两口走到一起后,家里气氛变得明媚了许多。“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让我们怎么感谢您?”李鸳玲笑着说:“言重了,就是搭把手帮帮忙的小事,不值一提!年轻人把日子过好,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钥匙阿姨”,用爱暖四方
2001年,兰长燕当上了朝阳里社区2号楼1门楼长,一干就是22年。
碰上谁家出门旅游或逢年过节家里没人的情况,兰长燕就会成为他家的“管家”:主动垫钱替他们交纳各种费用,关注是否有水管或燃气管泄漏,为邻居代交水电燃气费、暖气费、房租费、有线电视费,甚至帮忙浇花、代收快递等。
兰长燕有一册名为“楼门小档案”的笔记本,自2001年至今一直在使用。翻开笔记本,上面详细记录着这些年居住在楼门里或者她曾帮助过的人的信息,除了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甚至具体到民族、血型,还有每家每户的水电气暖编号……
约好了维修家里的管道,单位又有事必须上班;家里的宠物需要照顾,自己又要长期在医院看护住院老人。遇到困难,楼里的居民大都放心地把钥匙交给“管家”兰长燕。2017年天津全运会前夕的一天,楼道里冒出浓浓的煤气味,兰长燕找来燃气服务人员挨家挨户检测,有的家里没人,她也有钥匙能打开门,终于查到了漏气的地方,及时解决了问题,排除了楼内的安全隐患。现在交由兰长燕保管的钥匙有近20串,面对这一串串钥匙,她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暗下决心为街坊邻居守好门户看好家,因此,邻居们称她为“钥匙阿姨”。
社区志愿者关爱独居老人
楼里有的老人独居,子女也不在身边,他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慰藉。在社区居委会支持下,2005年,兰长燕成立了“银发聊天角”。她召集大家一起聊天、唱歌、做健脑手指操。“这些老人不愁吃穿,往往因为缺少陪伴孤独寂寞,郁郁寡欢,丧失了对生活的乐趣和信心。现在我们一起晨练,一起聊天,交流编织技术,大家有说有笑,老人的精神越来越好。”兰长燕说,独居、空巢老人逐渐变成“阳光老人”,她感到无比快乐。
当了社区志愿者后,兰长燕每年都从自己的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钱帮助他人。多年来,她为老人们、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钩织了毛袜子、车座套、手套、帽子围巾、水杯套、毛衣等 880 余件,给邻居们绘制祝福卡片,抄写养生手册,在寒冷的冬天为他们送去点点温暖。兰长燕说,她只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做了一个志愿者该做的凡人小事。只要她自己还能行动,就会坚持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大家还有需要,她依然会随时守候,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