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者的方式照见人生
横断山脉的百日徒步
湘君是公众号“奇记”的主理人,荒原、雪山、森林、沙漠……高到群山之巅,遥至荒野以外,她追踪一个个远方行者,让人生一直在路上。
清瘦、文艺是见到湘君的初印象,她长发、大眼、身形娇小,标准南方女子的模样,单看外表,实在很难将她和“探险”二字联系起来,然而她游历过的地图清单却着实令人惊艳——藏北荒原、川西亚丁、帕米尔高原……她还用笔记录了一个个“在路上”的追梦故事,她说她喜欢这种一直在路上的感觉,因为前方永远有目标。
旅途,见天地也见自己
多年前,湘君只是个普通的年轻白领,过着和其他人一样朝九晚五的日子。偶尔外出旅游,也是走马观花,让她爱上旅行的是与阿里的邂逅。
“没有到过阿里,不算到过真正的西藏。”这句流传的藏地俗语,让许多人无限神往。“第一次去西藏旅游的时候,旅途中遇到一位一路叩着长头去阿里转山的藏人。阿里的冈仁波齐是藏人心目中最圣洁的雪山,能到那里转山一次,是他们毕生的心愿。”就是那一次,藏人对阿里的崇敬和狂热,让湘君莫名地产生向往。在即将“奔三”的年纪,她带着对阿里的这份神往和年少未实现的梦,放下了在上海安逸的生活,背起行囊,以拉萨为起点,狮泉河镇为转折点,一路西行,穿越平均海拔4500千米的阿里全境与藏北荒原,经过仙境般的湖泊,惊心动魄的转山,神秘的千里无人区,在这个“藏地之巅的最后净地”,找到灵魂皈依的地方,这样的一段旅程,朝向天地,也朝向自己的内心。
“行走在阿里这片藏地之巅的净土,就像是进行了一场与大地、神灵、自我的对话。”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是高原之上的高原,3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布满了数不尽的雪山、湖泊,以及各类野生动物。这里人烟稀少,“经常走了一天都不见人”。天空纯净无瑕的湛蓝和厚重的黄色大地,映衬着这片大地的荒凉。但“坚硬”的阿里也有风情万种的一面,大大小小1500多个美丽湖泊,如撒在千里荒原上的璀璨星斗,举目张望,冷不丁就会撞见一面面宝石般斑斓的湖水,这让湘君觉得,再艰难的跋涉也是值得的。
这次灵魂之旅,给湘君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回到上海,在繁华大都市浮沉,“第一次,我像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一样审视自己。”她觉得,这次旅行让她真实面对内心,割舍了束缚她的身外之物,开始追求自由梦想。她毅然放弃财经记者的工作,成了一家人文旅游组织的成员。
在一家知名户外论坛上,湘君以“当我终于面对这宛若仙境的阿里至景,天空很大,却没有你……”为开篇,开始阿里之旅的游记连载。湘君说,循着记忆的蛛丝马迹描写阿里,让她得到了365体育足彩,的感悟,冈仁波齐的风雪山路、玛旁雍错的瑰丽日落,顶着风雪转山的朝圣者、眼睛如酥油灯摇曳的牧羊女……为了以书籍形式呈现一个更独特大美的阿里,湘君前后持续两年,数度重回藏地,最终写成了《天上阿里 与神耳语》。此后,苍山洱海、横断山脉,湘君的脚步再没停下过,她说:“走了那么远的旅途,原来不是见山见水见天地。走到最后,其实是为了见自己。”
西藏雅鲁藏布江上的生死漂流
奇记,让心灵一直“在路上”
10年前,因为一个小生命的到来,让热爱旅行的湘君停下了浪迹远方的脚步。她曾在日记里写道:“要有多丰盈的羽翼,才能既承载住一个小生命的起飞,又不辜负自己那些灿若星河的远方梦想。”最想念远方时,湘君只能一遍遍看星空延时摄影,感觉自己似乎还置身天地自然中。在最茫然的时候,她进入一家旅行公司做主编,权当“曲线救国”,将目光越过长路,落到在路上的“人”。“户外旅行在中国发展40年,涌现出不少重要人物事件,也在召唤历史记录及探险文化的建设。”湘君深感国内户外文化的匮乏,叹息一串串足迹正走进遗忘时光,一颗记录的种子开始萌芽。
一个跨年夜,有种使命感隐隐召唤,33岁的湘君决定全身心系统记录这个足迹最广的群体,她辞去工作,以笔为杖,“目的地”指向走过荒野的一个个奇特身影。“旅行和文字这两样是我一直以来最热爱的事情,因此,我就想最好能找到一份工作,能够把旅行和文字结合在一起。”湘君发现,写这些“在路上”的人和故事,能让自己保持一种心灵的“在路上”,这种快乐并不亚于身体的“在路上”。她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在路上”,并不一定是要去远方,而是发现自己的热爱与使命感,不负此生地去追求。
“人生最大的幸运是遇见热爱。而真正的热爱,是即便没有报酬,依然愿意昼夜为之燃烧。”湘君开了公众号“奇记”,她说,最开始,她只是渴望远方而创作,但到后来,她更愿意以“奇记”的方式“在路上”。即便很少再去远方旅行,湘君却觉得自己一刻也没离开“在路上”的生活。
人生,唯愿不虚此行
1985年春天,即将开始《平凡的世界》创作前,作家路遥在西安等过一个沿着万里长城徒步走来的人。他拄着木杖,肤如古铜,走过莽莽山野,走了300多天后,中国第一位民间职业探险家刘雨田走进路遥的小屋。一夜夜长谈后,再上路的清晨,一方白纸上,这位独行者留赠一个“路”字,路遥说:“这才叫真正的人生。”
8年间,顺着一缕缕远方的线索,穷尽各种方式,湘君像个痴迷真相的私人侦探,寻访过像刘雨田这样的数百位中国户外行者。天南地北,在山间林野,在大江河畔,在各地居所,在民俗酒馆……经过上千小时谈心,谈旅程、谈人生、谈走过荒野的往事如烟。当一团团生命之火汇聚,湘君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共性:“坚持与死磕,只要心怀开拓,眼中有光,脚步就该向前,再向前。”湘君笔下的墨颜是一个爽直又温柔的川妹子,2015年4月,她和队友4人推车进入中国最大的无人区羌塘,历时39天,行程近千公里,成功完成无后援穿越,斩获中国户外金犀牛年度突破大奖。墨颜直言,才出发她就有些打退堂鼓。凌晨4点,零下十几摄氏度,推着重达70多公斤的车,顶着狂风,跋涉在5000米之上漆黑坡路,强烈缺氧让人恨不得扒开胸膛把肺扯出来呼吸。走向世界第三大冰原普若岗日冰川时,狂风、暴雪突如其来,即使身陷绝境、断火缺粮、油炉全废,可每天天亮,扒开帐篷周围近一米深的风积雪,望向荒原,她又会想,不如再向前再试试。就这样跋涉过无数磨难,39天后,她终于走出这片又爱又恨的荒原。作为无后援穿越大羌塘的第一位中国女性,墨颜感叹:“人的潜力有时候真的不可思议。”
阅过万里山河,阅过百态人生,湘君说,她还在一个个远方行者身上看到了无坚不摧的信念。坚持40多年高强度训练的夏伯渝登顶珠峰的眼睛闪闪发光;驾着独木舟环行中国海岸线的闪米特每天挥桨六七万次;望向“中国攀岩”最高点的何川也曾反复坠落上百次……“每一个奇迹般的闪光,都像是一盏擎起的灯,灯下不被看见的,是超出常人的执着,一次次的全力以赴。”
去年,湘君将她独家专访的一位位户外探险家的故事集结成册,出版了一部两卷本的《荒野四十年》,背包客、户外人、流浪者、探险家,四代行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为读者打开一幅“在路上”的全景图。湘君说:“我们也许不会活得这样极致,但愿这些在路上的故事会化成一种内心的引力,牵引你,去热爱、去追求、去坚持。人生就是几十年在路上的旅行,唯愿,不虚此行。”
中国妇女
全国妇联机关刊
《中国妇女》微信号
zgfn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