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有爱,“巧姐”巧手为听障群众架设心灵的桥梁
她是全国道德模范,也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她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也是听障群众的知心“巧姐”。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努力践行红岩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关爱之歌。
《中国妇女/法律生活帮助》
封面人物:何巧
再次采访何巧,不过相隔半年,她还是那么温和善谈,但语气中又多了 几 分 担 当 与 责 任。2021 年 12 月28 日,她刚参加完重庆市沙坪坝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这是她第一次被选为党代表,心情特别激动:“站在新的起点上,我要振奋精神勇担当、善作为,充分发挥自己懂手语的优势,引领听障群众一起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无声有爱,“巧姐”暖民心
何巧 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磁器口派出所社区民警、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
何巧是四川绵阳人,父亲是社区干部,也是共产党员。在她的记忆里,父亲经常不在家,即便在家也总是和陌生的叔叔阿姨聊天,倾听他们的困难,解决他们的问题。耳濡目染之下,她从小就明白,关心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
特别是来到重庆上大学后,何巧经常从红岩精神中汲取丰富滋养。白公馆、渣滓洞,她去过很多次,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观看红色歌舞剧《江姐》,革命先烈的信仰和意志一直鼓舞着她。
何巧渐渐明白父亲为什么总是说,共产党员必须讲奉献、不能讲条件,因为这是无数先辈用鲜血与生命凝结的精神信念,值得一代代人去追随、去践行、去弘扬。2010 年参加工作没多久,她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考验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如今,何巧所在的磁器口派出所,离红岩魂广场也不远。辖区内的磁建村社区有 161 名听障群众,他们的交流和生活习惯有些特殊,很容易因生活不方便和别人发生矛盾,社区接连换过七个物业经理。何巧 2014 年来到这里,自学手语成为听障群众沟通的桥梁,参与调解百余起涉及听障群众的矛盾纠纷,都有了满意的结果。
自学手语对何巧来说是工作的必需。“你都听不懂群众的话,怎么能为他们服务?”她至今仍记得因为不会手语,和听障群众交流时,他们着急地比划着手势,她既跟着干着急,也觉得失职与愧疚。
“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民警,我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民警。”就这样,社区群众有了一名会手语的民警,她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巧姐”。
在上级的支持下,磁建村社区警务室升级改建为“巧姐无声警务室”,专门为听障群众设置了调解室、谈心角、学习室等功能区域。经过不断探索总结,形成无声微课堂、无声微信箱、无声助力团、无声融乐荟等系列品牌,默默无闻贴心服务听障群众。
一言一行见初心,一举一动担使命。这些年,何巧收获了很多表彰和荣誉,也有了新的身份和职责。2021年底第一次参加基层党代会,她坦言站位提高了、格局打开了,开始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意义,领会新时代红岩精神的内涵。如何从红色资源中汲取正能量,通过社区窗口展现城市文明新风范,用红岩精神凝聚人、鼓舞人,是她新的目标和动力。
助困解忧,架设心灵桥梁
“欣喜”是何巧心中 2021 年的年度词汇。党的百年华诞、奥运健儿夺冠、航天员入驻天宫……有太多令人激动的辉煌时刻。这一年,她把平安课堂带进了聋哑学校,教会听障群众用手语唱国歌,与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携手打造法律手语实践基地,看到自己的努力逐步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她为每一份成绩感到欣喜。
随着对听障群众了解的不断深入,何巧也总结出与他们交往的“四要四不要”:交流要注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倾听要耐心专注,不要突然打断;说话要直奔主题,不要拐弯抹角;承诺要认真兑现,不要敷衍应付。
何巧表示,听障群众内心敏感,与外界顺畅沟通的渠道较少,遇到问题很容易留下心结。语言是沟通的方式,手语是连通听障群众心灵的桥梁。有一位听障阿姨住在其他辖区,她的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了何巧,就专门带着阿姨来找何巧求助。
这位阿姨要办理退休手续,她曾经换过几次工作,遇到了查找和存放档案的问题。阿姨说不出话,写了满满三页纸的情况说明,家人陪着她跑了好几个地方,却也没人能看明白。阿姨和家人满肚子委屈和失望,抱怨遇到的工作人员“不好”。
何巧接手后,仔细研究阿姨的材料,又向社区的听障居民询问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她和相关部门沟通后,告诉阿姨去什么地方找谁,对方也早早准备好材料,阿姨去了之后很顺利就把事情办妥了,心结也打开了。
其实,阿姨遇到的事并不难,工作人员也肯定是尽职尽责,关键是双方难以顺畅沟通。在何巧的带动下,如今已经有 300 多名社区干警加入了关爱听障群众的队伍,不少派出所的年轻民警来向她学习常用手语,了解听障群众经常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帮助更有效。
工作之余,何巧会向手语专家请教,希望建立和听障群众交流的便捷方式。2022 年警察节,何巧与一个手语 APP 合作,向全国的人民警察免费开放 6 个月的手语学习包。通过与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合作,无声警务室成为法律手语社会实践基地。2021 年已经有 170 多位大学生来实践,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维权普法,守护一方平安
何巧用心服务社区,受到听障群众的称赞
作为基层民警,肩负保一方平安的职责。上门入户走访、解决矛盾纠纷、宣讲党和国家的政策……帮助社区听障群众学法守法用法,鼓励他们自尊自信,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融入社会,是何巧的日常工作。
曾经有位听障老人被酒醉的邻居无故打伤,老人觉得自己是残疾人不应该“多事”,便自认倒霉忍气吞声。这件事被何巧知道后,立即展开调查核实情况,鼓励老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伤人的邻居知错就改,向老人赔礼道歉,还给予了经济赔偿,取得了老人的谅解。老人流着泪用手语告诉何巧:“法律让我挺起了腰杆!”
这件事很快在听障群众里传开了,激发了他们学法的热情。2020 年 10月,何巧开始利用无声微课堂进行普法,听障群众每次都会早早来到活动室,全程都聚精会神盯着她的手语,生怕漏了重要内容。
这样的普法课已经举办了近 10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民法典,听障群众关心的残疾人保护法、社会保障法等都在授课内容里。
听障老人有他们的难题,听障青少年也有属于青春的迷茫。社区 14 岁的听障少年小伟觉得自己是残疾人,未来没什么希望,自暴自弃想辍学。何巧知道后,联系心理咨询师疏导小伟的情绪,积极和学校沟通了解关注小伟的需求,最终说服他返回校园。后来小伟的考试成绩不错,受到学校的通报表扬,他发来微信:“何阿姨,感谢您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一定好好读书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无声微课堂里,何巧还会组织听障青少年观看励志影片,开展文体活动,培养他们乐观阳光的性格。
在何巧的倡导下,社区八名中青年听障群众成立了无声义务巡逻队。2020 年国庆节时巡逻队首次出动,八名巡逻员戴着鲜红的袖标,在她的带领下昂首阔步,表情郑重而自豪。一年多来,这些巡逻员一直热情积极,协同她为听障群众办实事。
对何巧来说,社区是个大家庭,百姓都是亲人。听障群众和普通人一样,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和期待,这就是她努力的方向。遥望社区不远处的红岩魂广场,她坚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的一年,我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牢记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