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来居上“重庆造”!她为重庆轻轨的“网红爆款”按下启动键

巾帼风采 2023-04-11 10:47:46

外地人去重庆,都喜欢坐坐重庆的轻轨,随着列车翻山越岭、上天入地,忽而掠过江面,忽而穿过楼宇……过足坐“过山车”的瘾。亲历重庆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引进到领跑,乐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21年2月,重庆轨道2号线佛图关段开通,那一路鲜花盛开,列车犹如在花海中穿行。重庆轨道登上央视屏幕,成了热议话题。为这趟列车按下启动键的就是乐梅。

这列轻轨让世界“刷屏”

重庆是山城,每年一到暴雨季节很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有些滑坡地带的滚石、树木压到轻轨轨梁上,严重影响轨道列车的安全运行。2018年,重庆市政府开展坡坎崖整治工程,乐梅是市政协委员、提案委副主任,又是轨道人,在做了大量实地勘察后,她整理了一份提案,建议解决轨道沿线的滑坡问题,实施植被覆盖,为坡地增绿添彩,让轨道成为一道真正的风景线。市政府采纳了她的建议,这才有了“美翻了”的花海及“开往春天的列车”,重庆也多了一处网红打卡地。

2号线是重庆跨座式单轨正式运营的第一条线,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所谓跨座式单轨,即轨道只有一条带形梁体,列车可以跨着梁走。这种制式的车辆爬坡能力远远超过普通地铁,非常适合重庆坡陡、弯急的地理特点。”

重庆轨道第一次实战大考就是2号线试运。当时单轨制交通在国内还是空白,大家都是“第一次吃螃蟹”,不知道运行中到底会出哪些问题,预案编写成了难题。某大城市富有地铁设计施工经验的公司表示“可以试试”,但实地考察后发现有60‰的坡度,而他们所在城市的坡度最多不超过10‰,风险太大,于是放弃了。

乐梅当时任运营部经理:“既然与运营相关,那我们自己干!”她带人到北京学习考察地铁运营经验:“各个岗都跟,现场观摩,特别是发生事故时,一定要弄清事故的处置措施。”就这样边干、边写、边演练。重庆单轨有自己的特点,不能照搬其他城市,她又与日本专家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一年后,3000多页、10万多字的综合预案编写完成,为2号线试运营扫清了障碍。

依山而建、沿江而行的2号线景观性极好,一开通就受到热捧,尤其是李子坝站的“轻轨穿楼”更是令人惊叹,成了重庆轻轨的“网红爆款”。


天堑变通途不止在梦中


乐梅入职时重庆轨道刚成立一年,一切还在起步阶段,她和同事一起着手轨道建设的筹备工作。但山城重庆的地理条件,对于轨道交通建设来说就是“巴道难”。曾有专家断言:“在重庆建轨道交通几乎不可能。”

正因为“巴道难”,才更希望“天堑变通途”。“项目审批很难,项目申报需要大量的前期论证,我们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楼下保安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吼:“楼上‘搞轨’(鬼)的搞完没得?一直都不走,觉都睡不成。”

整理、修改、汇报……然后又是下一轮的整理、修改、汇报……资料一摞又一摞,有一次乐梅独自进京汇报,因资料太重,把拉杆箱的拉杆都压坏了。

筹备工作漫长又艰难,考验着人的耐力和毅力。“干什么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28个申报城市我们排在最末,但我们申报材料扎实,线路规划、技术方案、可行性分析等样样条理清晰,负责审批的国家部委领导一看:‘这才是干实事的。’重庆轨道于是绝处逢生。”项目从最初的申报到获得批准,用了10年时间,公司董事长当即写下一行大字:十年磨一剑,今朝梦成真。“那一刻没人欢呼,大家百感交集,一起抱头痛哭。”

10年间,乐梅也迅速成长,综合管理、行政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所有的管理岗干了个遍。2002年,通过中组部和国家外专局的层层选拔,她得到了去香港地铁学习的机会,她格外珍惜,所有的岗她都跟,包括维修、供电、巡线等。巡线大都在夜间进行,一走就是十几公里,她从头跟到尾,“就是想看看人家怎么干的”。当时她住在港岛,培训地在新界,每天往返要3个多小时,有时为了跟班,她干脆就睡在办公室沙发上。碰到应急处置,更是“黏”在现场,事故处理几天她就跟几天,她吃苦耐劳的干劲和毅力,得到培训单位的肯定和赞誉。

后来居上“重庆造”



香港之行成了乐梅人生的转折点,也让她牢牢记住了一句话:不断回顾,日臻完善。学习结束,她为自己列了一张大表,表里详细罗列了筹备运营及运营之后应该注意的事项。

2004年,随着重庆2号线顺利开通,重庆轨道交通迎来了蓬勃发展。然而新的问题也来了:运能不均衡、换乘压力大、资源共享效率低等。而且轨道延长或信号系统更新时,还会受到信号商的制约。2014年6号线准备一、二期贯通运行,由于一期用的是国外厂商信号,二期也要用同样的信号,“别无分店”,对方直接将价格抬高了三倍。

当时国外信号厂商占据着中国80%的市场,国内地铁行业普遍存在着受制于人的问题。“不打破垄断,永远都会被别人‘卡脖子’。”

2015年,刚刚被任命为重庆轨道总经理的乐梅,首抓的项目就是申请国家发改委批准,联合国内信号厂商,共同启动全国轨道交通CBTC示范项目的攻关。

CBTC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通过CBTC升级改造,将不同的信号整合到一起,实现列车的互联互通。一般来说,地铁线路通常都是相互独立的,1号线上的车在1号线上跑,2号线上的车在2号线上跑。实现互联互通后,两条线可以混着跑,“换句话说,哪儿客流量多就往哪儿跑。从而实现轻轨的跨线运营、共线运营、网络化运营。”

攻关历时5年,终于获得突破。2020年,重庆轨道率先在全国实现了CBTC的互联互通,做到了资源共享,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及维修成本应声而降。国内信号厂商通过实战,也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从原来的个位数上升至今天的80%。

重庆轨道终于实现“后来者居上”。“现在我们不仅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能技术输出。”重庆轨道的互联互通技术输出到了缅甸,韩国大邱轨道线也是“重庆造”。国家发改委专家组对此点赞,称重庆轨道“用中国智慧为解决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世界信号》杂志也发文称:重庆轨道的互联互通必将改变世界信号的格局。

2018年重庆轨道环线建设,因征地延误了工期,就在大家担心能否按时通车时,乐梅站出来,立下了“军令状”。从此她白天盯现场,晚上听汇报,每天下班回家,街上都空空荡荡。经过连续的“白+黑”“5+2”之后,环线终于按计划通车。

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之独创的工艺,2022年,重庆轨道交通环线工程荣获国际工程类大奖——菲迪克奖(FIDIC Project Awards),这是继2017年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获此殊荣后,重庆轨道交通再次摘得这项被视为国际工程领域“诺贝尔”奖的国际大奖。项目采用了适合山地城市轨道的As车辆,“这种车辆爬坡能力更强,而且是我们重庆轨道的独立首创。”乐梅对此很自豪:“最初从日本引进单轨,设备国产化率仅有70%,而现在我们的单轨已经实现了100%国产化,95%本地化。”

“为了山城有坦途!”当年重庆市市长在重庆轨道项目启动时说的这句话至今仍是乐梅的精神激励。“多点时间,多点生活”是香港地铁的经营理念,乐梅希望,轨道交通带来的便利也能让山城人民“多点时间,多点生活”。她满怀憧憬地说:“2022年是重庆轨道集团成立30周年,重庆轨道运营里程跨过500公里大关,预计到2025年,重庆轨道交通在建和运营里程将达到‘1000+’公里,那时山城的路会更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