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无障碍书店,发起“小桔灯”项目,看不见光的她活成了一道光!

巾帼风采 2023-05-17 16:50:14


因病致盲的韩颖,参与了全国首家非视觉无障碍书店“逆光226”的设计,并制作无障碍电影300余部,发起“小桔灯”盲人导医公益项目……看不见光,却活成了一束光。


外立面全白的“逆光226”书店别具一格

在上海市老洋房扎堆的南昌路,外立面全白的“逆光226”书店特别又吸睛。透过形似眼眸的圆形玻璃窗,书店内景一览无余。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小的新华书店——37平方米,进门处铺设着平缓的盲道,所有家具都没有棱角,店内还分布着无障碍沉浸式电影剧院等活动区,在不大的空间里,设计处处体现着对视障人士的友好。

“阅读是很多盲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他们中很多人自从失明后就再也没有逛过书店,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书店,盲人可以再次感受书香,充分、平等地融入社区。” 书店名誉店长韩颖说,这家可触摸、非视觉文化书店的最大价值,在于让残障人士和健全人一样,拥有阅读的自由。


闭上眼睛感受阅读之光

店内设有专门的无障碍阅览区,并放置了供弱视者阅读书籍的台式电子助视器,可将书籍字号高清晰放大。一旁则是一台盲文打印机,读者可以在这里打印一段盲文,或是一幅盲人可以“阅读”的图片。比如一幅栩栩如生的花鸟山水画,其中的花鸟、山水立体凹凸呈现,用手触摸,会感觉到鸟在空中飞,水在河中流。

韩颖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创办人,曾获全国自强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好人、2022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1980年出生的韩颖是一位后天失明者,她全程参与了书店设计,并参与书店运营各项事务。她告诉记者,“逆光226”是上海市残联、上海新华书店、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三家共同支持打造的一个残疾人友好书店。之所以起名“逆光”,意味着直面困难、向着光明和美好,鼓舞正处于逆境的人,要记得向光而行。她说:“希望书店成为一处光源,照亮那些身处逆光时刻的人。”

书店摆放的书籍由盲人作家撰写,所有工艺品和画作也由残疾人制作和创作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逆光时刻,但只要重新振作起来,就可以继续向光而行。”韩颖说,书店所有的书、文创作品背后的作者都是残障人士,有些是视障人士制作的,有些是听障人士制作的,还有些是肢残人士制作的,希望通过书店这个平台,让365体育足彩,的人能够了解这一群体。“他们不仅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同时更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体现他们的社会价值。”韩颖说。有一位带孩子参观的家长感慨道:“墙上的文创作品非常精美,孩子得知是残疾人做的非常钦佩,原来他们的手艺可以比健全人更厉害!”

与普通书店到处挤满书不同,小小书店具备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元素展示功能。盲文书、气味图书、可触摸图书……在这里,不仅视障群体可以感受阅读的快乐,普通读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知世界。

“曾经有人建议只建盲人书店,但我们还是坚持面向所有读者,而不仅仅服务于盲人。”韩颖说,“我们希望非视觉文化书店能够鼓励并引导普通读者换一种方式,用一种非视觉的方式去感知这个世界,同时也能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身边的视障人士。”

2022年12月3日书店正式营业以来,每天客流量都有四五十人,周末甚至达到两百人次。书店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带着孩子学盲文”,让孩子通过体验感知非视觉文化,在他们的幼小心田埋下残疾人友好理念。

今年4月世界读书日,书店还举办特色活动,引导盲人朋友和志愿者一起开展无障碍阅读,吸引爱阅读的残障人士和普通读者欢聚一堂,共享阅读盛宴。


阅读让生命之火重燃

2001年,刚刚工作一年的韩颖因眼底病变手术失败,逐渐失去视力。这是她人生中的至暗时刻。“2005年,我是哭着办了残疾人证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盲’这个字都很排斥。但2011年全盲时,我已经能够和医生轻松说笑了。”

如今的韩颖已完全释怀,“感觉已经是另外一个人生了”。这样的转变,源于读书。“我看得见的时候,是非常喜欢逛书店的。刚看不见的时候,曾经抱着我心爱的《红楼梦》哭,一度把自己关在黑暗之中。”韩颖说,“直到2008年6月1日,我借助盲用读屏软件在网上找到了和我家里版本一模一样的《红楼梦》,这让我异常激动,失明后我第一次因有书可读而夜不能寐。”

“没有落水的人揪着自己的头发就能爬出来,一定需要有人伸出手来拉,自己也要努力挣扎一把。”韩颖告诉记者,她能一路走来,正是因为得到了很多爱心人士的鼓励和支持。

在上海市残联帮助下,韩颖学习了定向行走、盲用读屏软件上网等操作。2008年底,韩颖向有关部门申请继续完成她未完成的本科自学考试,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韩颖成为上海首位走进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场的盲人,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当时其实是很波折的,因为没有先例。比如把考卷做成盲文,会有泄题的风险,而且还需要给我单独设立考场,我答题时还需要出口成章。”韩颖说,“有人也劝我放弃,说你学这个有什么用,难不成和毕业生一起用文凭找工作吗?”但在一位姓戚的老师鼓励帮助下,她终于坚持了下来。

韩颖笑着说:“其实事情都有两面性,看不见后,我反而变得更加专注,成绩考得比看得见的时候还要好。”

随后几年,韩颖又成为全国第一个参加英语口译资质认证的盲人,第一个通过上海市人社局主考的速录考级的盲人,第一个成功申请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习的盲人。2016年,韩颖经过为期两年半的努力,取得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学士学位。

作为“盲人终身教育不断完善”的开拓者与见证者,韩颖回忆起多年来的学习经历时说:“对一个后天失明人而言,信息由视觉输入转为听觉输入,一开始是很不适应的,像语言学所涉及的一些抽象的语音符号,得让人画在手心里或者用纸板剪出形状才行。”她说,“我也有过累极了的时候,有过委屈甚至想放弃的时候,但一想起多少人为圆盲人的求学梦忙前忙后,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无论中间经过了多少困难,只要有书读,就是幸福。”韩颖说。


公益路上“小桔灯”

除了热爱读书,韩颖还是一个影迷,学生时代便有成立电影公司的梦想。虽然命运给她开了一个玩笑, 20年后,她却依然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2016年2月,经过8年读书学习的韩颖开始创业,成立了上海光影之声无障碍影视文化发展中心,投身于“无障碍电影”公益事业,为广大视障人士重塑一个耳边的电影世界。

有人问韩颖:“你看不到画面,如何服务于无障碍电影?”可她认为,正是因为看不见,她才最清楚视障观众需要怎样的无障碍化服务。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文化建设中,更需要体现残疾人自身的文化价值。

“我们现在一年能做40部电影,但在最初时,一部电影的撰稿就需要花费3个月,更别提怎么把控时间线、用什么样的格式来勾勒画面了,这些都是靠我们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韩颖说。

至今,韩颖带领团队已为盲人制作无障碍电影300多部,创作解说词400多万字,还原了数以万计视障观众耳边的电影世界。这些作品还通过数字渠道,源源不断输送到上海市残联“阳光院线”社区放映点以及商业影院,帮助视障观众平等融入社会文化生活。

韩颖还发起“小桔灯”助盲公益项目,为盲人提供规范的导医服务,日常导诊服务10万余人次;她还担任中学校外辅导员,为青少年带去励志故事的同时,将自立自强、珍惜生命、平等融入等理念播撒到孩子们心中;同时,残疾朋友也因参与青少年成长而收获了认可,成就了自身价值。

2023年,韩颖又加入大爱先锋公益网络平台,继续为盲人朋友开展免费公益培训,拓展视障群体就业创业渠道,倡导视障群体积极融入主流社会。“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结束了我的昨天,成就了我的今天,所以我决心将自己的明天奉献于公益,奉献于助残事业。”她虽然看不见光,却活成了一束光。作为公益路上的“小桔灯”,韩颖点亮了自己,也温暖了无数心灵。